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铁农具的制造工艺赵继柱铁农具是我国古代的主要生产工具,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26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中已经使用铁制农具了。历代各族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整套适应我国特点的农业生产工具,具有适应性好,构造简单、轻...  相似文献   

2.
新莽嘉量:科技史上的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莽嘉量:科技史上的瑰宝曾健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度量衡具有板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度量衡发展史上,现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新莽嘉量则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所谓“量”,是指量器;而“嘉”者,则为善、美之意;合在一起,“嘉量”就是标准量器的意思。至于“新...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探讨《墨子》一书在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对防御理论和防御方法作一探究,从而证明《墨子》一书同《孙子兵法》一样是我国的又一部兵学奇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三年"一词主要存在于哲学、伦理习俗、政治、经济、礼乐教育等语境中,对伦理习俗和政治语境有较强的优选性,在年头时间和"三"字组合中具有强势存在的地位,这使得"三年"具有了典型文化概念的价值.这种优选性和强势存在的地位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古代"尚三"文化传统;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本质;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地区是史前中国古代族群频繁活动的区域,也是古代民族文化借此扩展和传递的区域.本文采用民族学并结合历史学的方法,利用古籍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民族学调查资料,试从中国粟及粟作农业及其传播这一侧面,来看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在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星光  柴国生 《寻根》2007,(3):98-102
鼓风应用于冶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鼓风设备主要有皮橐、木扇式风箱和活塞式风箱。皮橐出现应不晚于春秋时代,是唐宋以前主要的鼓风设备,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使用时间最长的鼓风机械,对我国冶金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皮橐的源流、原理、结构及原动力的演变等相关问题加以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就形成了通过经济活动追求财富的传统。司马迁形容之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和“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开始批判逐利思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此举固然是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进取逐利设置了一大障碍,但它却从未真正消除先秦以来形成的传统。民间的追逐财富的意识和经济上的进取精神已是根深蒂固,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在古代平民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之中。中国古代的平民主要是农民,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胡晓烨 《寻根》2022,(1):54-60
丧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墓葬是丧葬文化外显和考古出土文物的重要场域.以简牍为主要载体的遣策,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以物质和精神层面送别亡人的丧葬仪式,起着沟通人间与冥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近代考察与研究1902年至1907年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向我国新疆先后派出了三个考察队。在吐鲁番考察遗址和古代石窟,发掘出许多古代写本和其他遗物。1909年俄国科学院也向新疆派出了一个考察队,主要考察吐鲁番的石窟。德国考察队在1905年列1913年间陆续发表考察简报和图象.认为在哈拉和卓高昌故城  相似文献   

10.
木偶戏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木偶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俑,本文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木偶戏起源,认为木偶起源于古代巫术中的偶人.  相似文献   

11.
仇富心理及其表现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与对抗的一种集中体现,影响巨大.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以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制度必然产生的权力失控与权力滥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仇富心理源远流长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规模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的巅峰期,在城市数量、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城池建设等方面均代表了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在清代诸省当中,四川以疆域广大、地形复杂而著称。城市绝大部分均是在清初社会经济恢复以后重建起来的,在城市形制方面全面继承了明代城市建设的成果并有所发展。本文廓清了城市规模相关概念和衡量标准,对清代四川各府州县城市规模的等级构成及其地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清代四川城市发展和空间规模的区域性特征,结合大量个案对城市规模的主导因素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以地方城市的实证研究对我国古代城市规模研究的资料与方法、城市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的相关性、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花鼓灯艺术的功能考察应该回溯到它的缘起:傩和具有浓重巫史色彩的古代农业社会.伴随着巫史向民俗不断衍化的历史趋势,花鼓灯经历了驱疫→酬神→宣泄→娱乐→祈愿→乞讨→文化展演的功能变迁.以汉族民间展演艺术--花鼓灯为个案,本文提出民间艺术是人类的需要,民间艺术是人之存在的确证,民间艺术体现民间权力观和政治意识,民间艺术承载希望.民间艺术是通向真理之途的一般性功能.  相似文献   

14.
敦煌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坤 《寻根》2005,(4):23-29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古代遗书总数超过5万件,从内容上讲,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最直接、最珍贵的材料,而从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本身来讲,它同样是我国文字书写艺术史上难得的珍品。因此,作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5.
一个历史必然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 首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三年"一词主要存在于哲学、伦理习俗、政治、经济、礼乐教育等语境中,对伦理习俗和政治语境有较强的优选性,在年头时间和"三"字组合中具有强势存在的地位,这使得"三年"具有了典型文化概念的价值。这种优选性和强势存在的地位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古代"尚三"文化传统;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本质;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7.
古代织锦蜀匠人们在流转迁徙活动中,将蚕桑织锦技艺推广至南方各地,在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经济贸易活动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巴蜀丝织技术积累时期,中原匠人流入与古蜀地蚕桑丝织本土技术融合与提高;蜀地丝织匠人以成都为中心的技术扩散时代;蜀地丝织匠人流亡迁徙的技术外迁时代。勾勒出了蜀地丝织匠人在迁徙流转过程中传播高超丝织技术的动态线条,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古代以丝绸商品为主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地带,更是一个丝绸技术传播与发展的动态空间。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圣哲之一,但对他作为古代图书馆学家的身份却鲜为人知。实际上,孔子是我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先驱,他丰富的目录学思想和影响深远的图书整理实践,在我国图书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古代官府藏书的整理是封建文化措施的重要方面,从早期文化遗产和文化成就集中于国家机构和皇家藏书这一点来看,图书整理又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清理和对当时文化成就的检阅,毫无疑问,它对封建文化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我国从西汉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在政府主持下进行规模较大的图书整理工作,历史上称为“校书”。最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成果就是国家目录。可见“校书”与图书事业、目录事业的兴起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生产逐步发展的阶段,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从遗产保护的意义上说,"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文化线路",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在我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中,"南方丝绸之路"是开通最早、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交通大动脉,具有无比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价值。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宣布中国将与陆上、海上丝路所涉及的国家向联合国共同申请将丝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尽快列入"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名单。本文主要就南丝路的文化价值、申遗及其现实意义等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