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地利汉学家、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认为,结缘中国40年是自己一生之幸:“我们的生命十分独特,人没有权利忽略这种存在。6世纪的中国人就以《文心雕龙》带我们看待世界:那就是以谦卑之心欣赏和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王阳明(1472—1529)依靠"心外无理"论述了"心之本体"的基本命题,并且在《传习录》中明确了心物关系。"心"在本体上的存在意义被揭示,其与物的辩证关系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理解王阳明的"心物之辨",是理解其将存在本体与现象世界联系起来的基本出发点。王阳明哲学对于心体的重建,使得"心即理"成为"心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他论述了"心外无理",在对心和理的阐发之中,往往涉及到心物关系。在心之本体的强调下,事与物都成为"本心"  相似文献   

3.
谢锐 《华夏文化》2011,(1):48-50
《金刚经》一共有6种汉语译本,罗什译本属于简本中的代表,而玄奘译本则属于繁本中的典型。从古到今,人们一般所说的《金刚经》特指鸠摩罗什的译本(以下简称什本),因为不论是佛教界还是世俗社会,传诵、习持、使用的《金刚经》都是什本。  相似文献   

4.
《金刚经》双遣否定法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经》双遣否定法赏析□李利安《金刚经》是最著名的几部佛经之一,在历史上流传极广,影响极大。此经以新颖的方式集中阐述了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即般若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体系,这就是反对执实,又反对执空的“双遣否定法”。双遣否定法在《金刚经》中最...  相似文献   

5.
"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以降,无不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但却有所不同。荀子提出"壹于道",注重对"道"的知与行,其主要特征是加强了"心"在"知道"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心"的修养,且始终是以"中"贯穿"虚壹而静"的修养过程中,"虚""壹""静"三者均需要在"中"的规范下完成,"中"既是其本体之依据,也是其实践之方法。荀子通过"知"构建了"心"和"圣"(道)之间的联系,通过"知"来描述"圣",通过"心"来实现"圣",以此实现儒家"成圣"之理想。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将孔子定位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孔子的思想范式是"以仁入礼",其理论形态是由中庸贯通学而、仁学、礼论形成的君子学说。孔子论中庸,首先定义"中庸之德",然后赋予其"中正"和"不损"双重规范:由于中正,"中庸之德"应普遍遵循;因为"不损","中庸之德"不可逾越。从修习讲,持守"中庸之德",是调节个人利害和生活,达到心正,涵养仁德;从践行论,持守"中庸之德",做到行正,实现公道,维护社会秩序。"中庸之德"既是"中正之道",亦是"不损之德"。其"不损"的行为原则,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正"的功能发挥,就是日用伦常。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逍遥游》中,具足"悲"、"智"、"修"三种情怀。所谓"悲",是指庄子在其所生活的战国中期,广大阶层的知识分子悲惨的生活命运,使得庄子拥有着深刻的"悲悯"情怀;所谓"智",是指庄子巧妙的利用"小大之辩",来顺理成章的引导世俗之人发现功名利禄背后的卑微和不值;所谓"修",是指庄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从强压多灾的政治场域中脱身而出,根除对于"功""名"的执取之心,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正>"心术论"是"《管子》四篇"的核心。何为"心术"?简单地说,就是统治之术,即"心治"或"心安","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心术下》)。通过"内业",即内在的心性修养,治心、治身、得道,最后将其运用到治国方面,形成"君无为而臣有为""君无事而臣有事"的治国理念,而"心"则成为重要承载。一、"四篇"的主旨是"心术论"《心术》上下、《内业》、《白心》是《管子》中哲学意味最浓的几篇,也是全书地位最特殊的几篇。现代自郭沫若、刘节之后,一般习惯称之为"《管子》四篇"。"四篇"的学术主旨和学派归属是争论的焦点。郭沫若主张"四篇"主要在谈心与情,"心欲其无拘束,情欲其寡浅","主张见侮不辱,禁攻寝  相似文献   

9.
正"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一、"有"与"无""有"与"无",是《道德经》中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第一章即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然而,"有"与"无"的具体含义,却难以轻易得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春秋》书法",历来论者甚众,观点纷呈。苏轼有一系列论文探讨了《春秋》中相关记载或表述的"书法"问题。苏轼之论"《春秋》书法",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其"《春秋》书法"观不仅有对先儒尤其是"春秋三传"的批判吸收,更有自己的独到发明。苏轼认为,孔子作《春秋》,褒贬历史事件与人物,均以"礼"为评判准则。作为孔子思想学说的坚定拥护者,苏轼论析"《春秋》书法",探究圣人之意,亦以"礼"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了一部大卫拍摄的名为《植物私生活》的纪录片,颇受触动。该片讲述的是一些植物如何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植物、动物斗争以求生存的过程。多数情况下,人类都以观赏的心态看待植物的世界,但对其求生的艰难与智慧却一无所知。看到奇妙的植物世界居然有如此美妙的趣闻逸事和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实在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2.
<正>约翰·C.凡·戴克(John C. Van Dyke,1856—1932)是美国自然作家之一,罗格斯大学第一位艺术史教授,以其《沙漠:自然现象的进一步研究》(the Desert:Further Studies in Natural Appearances, 1901)而闻名,该书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西南部沙漠的方式。美国西部作家富兰克林·沃克称赞凡·戴克是欣赏美国干旱风景的"领路人",认为他"第一个真正看到沙漠,并且写得最好"。  相似文献   

13.
宋毅 《华夏文化》2013,(1):43-44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浔阳江头夜送客之际,偶遇琵琶女,闻其琵琶声,心动身往,而后知晓她起落的身世,又联系到自己谪居卧病的境况,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遂写下了这篇《琵琶行》。白居易的诗"老妪可读",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到如今他的《琵琶行》仍然在中学生的课本  相似文献   

14.
在早期儒家心性论建构过程中,早期儒家《诗》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于《诗》言人之"情志",《诗》之情感世界为早期儒家阐发自身的心性论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思想资源和广阔的诠释空间。《诗》是早期儒家讨论和论证礼乐文化内在本质的话题和依据,也是其借以展开性情与礼义关系讨论的思想资源。在子思学派论证"慎其独"即是"慎其心"的心性哲学和天道观过程中,引《诗》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  相似文献   

15.
陈明 《中华文化论坛》2007,2(3):105-108
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相似文献   

16.
<正>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本义为"得时草生"(《说文》段注)、"出生万物"(《周礼·春官·宗伯》疏)的意思。"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汉书·律历志》)"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释名·释天》)春也指得时气暖,生命蠢蠢欲动,一派复苏景象。《易经》谓之蒙。蒙,即萌。意思是事物初萌,未成形状,暧昧不清,昏惑不明。世界原初的蒙昧混沌的状态,谓之鸿蒙。鸿蒙,乃生  相似文献   

17.
正从公园的镂空大铁门进入,宽阔笔直犹如通衢大道的公园赫然呈现眼前,公园占地50公顷,偌大的空旷世界被周围树木和草坪包围,蓝天白云下顺着大道朝纵深望去,一条中轴线连接着整个公园,巨大的"生命之柱"巍然耸立在公园的中央,它的前面是"生命之桥"和"生命之泉",它的后面是突出于地面的大型花岗岩雕塑群。从入门的"生命之桥"到"生命之泉"再到"生命之柱"、"生命之轮",整个人生生命的过程在这里完美  相似文献   

18.
正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三候分别为"凉风至""白露降"和"寒蝉鸣"。前两候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关,第三候与昆虫的活动变化有关。"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元吴澄《十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下简称《集解》)云:"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  相似文献   

19.
<正>《蓝房子》是诗人北岛写的一部散文集。诗人写散文会让一些人感到奇怪,苏珊·桑塔格写过一篇《诗人的散文》专门探讨这个问题;就连诗人们也对自己的散文"表示了最激烈的不屑",大概"散文味"意味着冗赘、平凡、普通、驯服,"散文之于诗歌,犹如走路之于跳舞",被认为是诗人写作的某种衰退。我在阅读《蓝房子》时,却感觉惊喜,而且时有感动,认为这无损于北岛"精神  相似文献   

20.
《周易》之生态审美意识"贵人""重人",认为"人"通过"进德修业"则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宇宙天地得以生成的原初域,为"两仪"的整体化、一体化。"两仪"既符指"阴阳",也符指"天地"。"阴阳化育"是"天地"之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了"天地",万物便在天地之间产生出来。而"乾坤二卦",则是"天地"和"阴阳"的共同符号。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其化生化合,尽皆因于"天地"。"天地人"一体相通,"天道""地道""人道"相兼相应,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天地"之"道"与人事联系紧密,人事吉凶正好对应于天的阴阳,"天"的阴阳可相互转化,"人"的吉凶也相互转化,天地合德。由此,"天"与"人"就实现了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