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体态语是辅助初级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体态语是一种较直观的交际工具,该文将体态语与初级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主要探索它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句子、语调、汉字、文化以及课堂组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日常用语在交际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最能体现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有着重大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中,认真探讨常用语所代表的文化内容和思维方式,认清日常用语背后的文化逻辑,以便更合理吸收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与认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这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用语存在很多差异。该文通过举例方式探析中英文日常用语所体现的中英文文化的差异,力图找到存在诸多差异的文化根源。以中英文日常用语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差异探讨在外语学习中应该如何吸收英语文化中的积极内容的同时,坚守中华优秀文化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及外语学习中的文化主流地位,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陈歆 《职业圈》2007,(20):73-74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相似文献   

4.
王端 《文化学刊》2008,(3):117-121
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语言往往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影响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解说是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民俗解说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民俗解说还要从当代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出发,兼顾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热情、开放的胸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各自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屡见不鲜,戴维·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一书中提出:“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能够相互影响、非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该文以中美婚姻观差异为切入点,分析婚姻观差异的表现形态,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动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冲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邹萍 《文化学刊》2011,(1):29-32
本文在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对大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心理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推动,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出现交流障碍不可避免。随着这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突显,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也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冲突。本文通过阐述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喜宴》中反映的中美情绪表达差异,分析中国人"沉默"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牛佳宁 《文化学刊》2008,(3):114-1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直接体现于语言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日益重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跨文化意识抓起,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采用新型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焕云 《职业圈》2007,(2S):38-39
文章从文化因素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通过教学中的实例,表明学好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好它的发音、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同时也要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即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梅兰芳让中国京剧艺术走出国门,在跨文化传播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闪亮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来了解普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如何看待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目前培养的途径,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传播"的英文名称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更为准确的翻译是"文化间传播"。但在中国,它对应的名称很多: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对话、跨文化研究,等等,这反映了对学科的定位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加强语言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加强文化导入,突出实用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做到在语境中学习、交际中使用,这都是影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亟须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各领域国际化人才不但承担着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职责,更承担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需要具备较好的跨文化语言转换能力、跨文化语言思维运用能力、跨文化思辨与话语创新能力和跨文化包容和文化自信力。在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通过转变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开拓人才培养多元路径等方式,建设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之一.同时,伴随国际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大连作为对日外包服务的主要城市之一,学习日语的学生人数及日语相关工作从业人数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该文从已从事实...  相似文献   

16.
李莉  董海琳 《文化学刊》2023,(9):193-196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华北理工大学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研究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1.研究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需求是什么 2.研究生的跨文化水平如何?通过采用SPSS22.0对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研究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需求集中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语教学能力方面。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超过一般水平,敏感度得分为3.8,效能感得分为3.1。然而,由于跨文化交际知识、技能和素养的不足,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导致交际信心不足,无法获得愉悦感和放松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成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体系的目标,该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嵘 《文化学刊》2009,(1):136-139
色彩负载着人们对生活的体验,积淀着记忆情绪。“黑色”内涵丰富,透过其传统文化观、哲学观、心理观、艺术观等来解读其泛文化意义,为跨文化交际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8.
余扬晨  李慧 《文化学刊》2022,(7):170-173
纪录片《当一天中国人》以文化碰撞、职业体验为主题,融合了短视频的形式,体现了多元化的国际视角,实现了中国故事讲述主体的创新。本文通过该纪录片构建的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视角、外国人探悉中国的途径与交际策略、中华文化对外的展现姿态三个角度出发,探究该类纪录片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如何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针对这个问题,文章阐述了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的方法,即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杨静 《职业圈》2008,(11):122-123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如何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针对这个问题,文章阐述了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的方法,即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