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达红  沉香 《父母必读》2011,(1):130-133
财富究竟是什么?怎样投资更合理?要不要给孩子买保险?孩子的财富观该如何培养?听听来自美国花旗银行高端客户理财顾问的指点,能让我们正确地理解理财的概念,实现自己小家庭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闫欢 《父母必读》2010,(4):116-118
关于孩子和电视应该保持多远距离,我们听过了太多的“忠告”。你怀疑过它们的可信度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撩开它们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提起 经济学 ,同学们常把它同艰涩难懂划等号。其实,世上芸芸众生每天从事的不都是经济活动吗?经济学反映的原本就是普通百姓的事。这里,我们请王东京先生主持 生活中的经济学 这个新栏目,目的就是让经济学轻松地走入你的学习和生活。王东京教授是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读他的文章,一定会受益不浅。  相似文献   

4.
潇湘 《家长》2002,(Z2)
1998年,一所专门为单亲家庭的家长进行心理调适的机构——方舟单亲家庭服务中心在北京成立了。每个周末,“方舟”都会请来专家学者为单亲家庭的家长进行讲座并提供心理咨询,使他(她)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在这里,记者不仅有机会接触到单亲家长,而且就目前单亲家庭这一社会关注的话题采访了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5.
卢有枝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1):68-69,79
改革开放30年,私有经济已经占据整个河南经济的"半壁江山";只有私有经济发展了,河南经济才能"活";只有私有经济发展了,河南经济才能"富";只有私有经济发展了,河南经济才能"快";只有私有经济发展了,河南社会经济秩序才能"稳"。而私有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私有企业,私有企业要发展,前提又必须是自主创新。私有企业要自主创新,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基础。因此,环境问题,将始终是私有企业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新之 《中文自修》2006,(7):109-110
2004年夏天,人均GDP已经超过一千美元的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之际,一场学者演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辩论。一位生于台湾学自美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上海复旦大学的一次商业演讲中,批评了中国最知名的民营企业所有者之一的顾雏军。郎指责顾利用改革之名侵吞了大量国有资产,而顾随即起诉郎诽谤。类似的争论在过去十年中时常有所闻,但是这一次的激烈程度、牵涉范围和反应强度则超出了大多数人(包括郎咸平本人)的预料之外。  相似文献   

7.
郎咸平就是另外一个李敖。“不,老郎比李敖杀伤力还大。”…… 2004年夏天,人均GDP已经超过一千美元的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之际, 一场学者演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辩论。一位生于台湾学自美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上海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但作文教学又是不可以等闲视之的,  相似文献   

9.
10.
正教育有考试,但是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然而分数却被很多人视为评价一个学生、一名教师、一所学校的试金石。它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片面地追逐考试分数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必须重新确立科学、理性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宗春启 《科技文萃》2001,1(6):59-62
春天里,每个男孩都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每个女孩都像一朵悄悄绽放的花儿,成长,呈现了生命的美丽   北京自然博物馆从4月中旬开始的《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展,正在吸引着许多中小学生。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个展览的组织者,并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讨论了关于性教育的一些话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诞生于知识经济逐渐兴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商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与企业界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唤起了人们对知识资产的注意,认为其将在企业未来的成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小敏的来信“最近,我们学校开设了青春期性教育课。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着那些让人面红耳赤的话题时,我都不敢抬起头来。很多女生都和我一样。而男生们呢,在下面捂着嘴笑,这样的课太让人难为情了……”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07,(5):90-90
遍布巴西全国的公立学校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但由于巴西贫富差距大,在边远和贫困地区,因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仍有不少适龄儿童谈不上上学。  相似文献   

15.
《2011版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经典的爱情诗篇,与歌曲、绘画、建筑等艺术一样对人的"感情""道德""情趣"具有感染和熏陶功能。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爱情作品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误区,其实语文教学,爱情作品是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2,(36):48-49
如何真正让学生明白考试的意义,并从中有所收获,让学生考出信心、考出勇气、考出能力,这值得我们研究。最近笔者看了一篇感人的文章,题为《木笛》,故事情节巧妙曲折,语言叙述精练生动,人物刻画细致真切,笔者禁不住连读三遍,对考试这个熟悉的话题也有了更多感悟。文章讲述的是名叫朱丹的木笛演奏者,在参加国内举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刘六良先生的小说《富商与乞丐》,看似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贫富差别,父亲是富商,儿子是乞丐;实则是反映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父与子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父亲曾经是乞丐,儿子今后可能是富翁。父亲是通过个人奋斗,在商海里几经搏杀,才打拼出来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天空。儿子在贫困潦倒中始终记得自己有一个富商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19.
戴希 《教师博览》2009,(12):30-31
苏浅老师教的是一群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他们都喜欢苏老师,乐意找苏老师交心。 “苏老师,我真的不幸福!”一天,孙方杰突然对苏老师说。孙方杰是个双目失明的男孩。苏老师一惊:“你为什么这样想?”“因为我看不见花草鸟虫,看不见蓝天白云。看不见真诚友好的笑脸,我……什么都看不见啊!”孙方杰的脸在抽搐。“哦,我晓得了!”苏老师拍拍孙方杰的背。  相似文献   

20.
正是阳春三月,一封信飞到我的案头,那是刚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杨春写来的,告诉我,她打赢了一场艰难的官司。十年前,她是我的学生。那天新生报到,我早早向学校走去。刚到校门口,隔着还没有散开的晨雾,我看到一个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