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梅丽 《教学随笔》2016,(3):139-140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处于同一语义场两端的一对词叫做反义词,它们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本文以“上”“下”为例,通过分析“上”“下”这对反义词不平衡的表现、原因来窥探整个反义词系统的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多”与“少”是一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反义词,两者在句法结构上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多”与“少”作状语的不对称;“多”/“少”作定语的不对称;“多”/“少”作谓语的不对称;“多”/“少”作补语的不对称;“多”/“少”作中心语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软”和“硬”是汉语里的一对反义词,在构词和语法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与不对称。由于大量仿译英语的专业术语,“软”和“硬”也都表现出了词缀化的倾向,应该把它们看作“新同音语素”,记作“软2”和“硬2”。类词缀“毒欠/硬”既可以修饰NP,也可以修饰VP,以类词缀“软”和“硬”为标记的新词族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词的多义性 ,几乎每个词都可以和其它的词在不同的关系上对应起来 ,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从而使语言的词汇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因为这样 ,就有可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对应关系着手来观察词义的现象。你可以从同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了解词义的“异、同、反” ,而本文也可以从反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阐述词义的“反、异、同”。1、“反”与“同”的关系一个词的反义词有多有少。如果若干个反义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那么这些同义词群就从相反的关系表明那个反义词在意义上是单一性的。如 :come来  go去 leave离  com…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四”中的第四题是:“看图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其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小组说了反义词,现在大家一起看图来说,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清楚,说得多。同学们要动脑筋,想好再举手,一次能说几对反义词,举手时就伸出几个手指头表示,好吗?(大屏幕显示题中“一个大圆柱和四个小圆柱”图画)生:我说一对:“大与小。”师:什么大?什么小?能用句子回答吗?生:有一个大圆柱是黑颜色的,有四个小圆柱是白颜色的。师:说得真好。说了两对反义词,请你说出来好吗?生:“大”的反义词是…  相似文献   

6.
“东”、“西”这一对表示方位的反义词,古往今来,颇受人们青睐。往往对应运用:从省名看:我国有山东省和山西省;还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从人名看:有春秋越国的美女西施,则有“效颦”  相似文献   

7.
“休戚”是一对反义词.“休”是“吉庆、欢乐、福禄”.“戚”是“悲伤、忧愁、祸患”。“休戚相关”指喜忧、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出《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是说晋厉公当权的时候.他怕王族公子争权作乱.  相似文献   

8.
初中英语教材中,open一词有三种用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open用作及物动词,有下面两层意思: 1.意为“打开、张开”,与close是一对反义词。如: He is opening a box.他正在打开盒子。Please open your books.请翻开书。2.意为“开办、创办”。如: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中,有一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对词,这就是反义词。它不仅是词汇中的一个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在一定的语境里还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认识它很有必要。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有些词只有一个反义词,有些词(特别是多  相似文献   

10.
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不对称性。本文归纳了不对称性的表现形式,并从无对应项、一对多现象、单用时成反义词,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不构成反义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进而结合实际对反义词不对的原因就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贺丽娟 《中学俄语》2018,(12):29-30
汉语“上、下”在言语交际中既可用作名词,也可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组反义词。作为一对方位名词时,上:指高处,如:上面;下:指低处。  相似文献   

12.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这四个词都有“拿、取”之意,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译作“带来”“拿来”;take指把某人或某物从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拿到别处。译作“带走”,“拿走”。bring与take是一对反义词,方向性都较强。通常是  相似文献   

14.
“热”与“冷”,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对气侯的一种感觉。从语文角度讲,它是反义词;从哲学上讲,它是一对矛盾,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可以相互转化。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时侯需要“热”,如对当前正在逐步深入的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如果没有热情,麻木冷淡,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应该说,对工作,对  相似文献   

15.
“和”与“或”都常用作连词。在一些方言里,读音又相近,故有时容易因混用而弄错。如:一次语文考试,有一题是:“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有的同学对所列每一词语,既写同义词又写反义词。结果,多花费了时间,还因审题不准、部分答非所问而影响了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和”与“或”的不同用法不甚明了或有所忽略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死”“活”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本文以该组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从词义、构词形式、构词方式等词汇层面对其不对称现象进行描述和研究,并揭示这组反义词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冷""热"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对反义形容词,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这对"温度类"反义词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前人"大小类"反义词的研究成果,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冷""热"这对反义词从词汇、语义演变和句法三个层面的不对称进行具体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胜彩 《辅导员》2010,(13):21-22
"子虚乌有"和"空穴来风"是一对反义词,可是,现在许多人常把它们当作同义词用。 "子虚乌有"出自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作者在赋中假托亡是公、子虚、乌有先生三人互相问答。"子"是古人对男性的尊称或美称,"虚"在这里作空无所有解,故“子虚”意为空无所有的先生。  相似文献   

19.
反义词“看过来”;对应词“面对面”;近义词“手牵手”;同音词“同期声”;缩略词“比比看”  相似文献   

20.
“火”象征“媒介”、“洁净”、“生育”、“生命力”、“群体”、“终结者”;象征的所指与能指之间存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由特定的民俗空间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