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要想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通过研究发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等课外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妙药。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语教学如何安排和指导学生的预习?根本的问题,一是保证时间,课内进行;二是讲究实效,循序渐进。预习有课内、课外之分。二者本无所谓优劣可言。不过,农村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外预习不适宜。其原因,是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与稳定,家庭劳动可以自主经营,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门路甚为广阔。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放学以后,绝大多数都要承担一定的辅助性劳动,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现阶段,农村的家庭中父母真正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多,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小学生自我  相似文献   

3.
罗玉娟 《文教资料》2012,(14):90-91
预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传统的预习一般都安排在课外,由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预先自学新课,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学习方法本该是行之有效的,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够自觉,课外预习的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基于这种现状,本学期,作者尝试把预习纳入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实行"零起点"教学。大半个学期下来,课内预习成效显著,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把握学情,捕捉生成,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预习更高效,使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正>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预习的学生意味着他还不会学习。可见预习的重要性。但面对预习,很多小学生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惰性心理。如至理名言所警示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预习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厌学情绪、依赖心理。为了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学会预习,笔者这里试着就学生预习的惰性成因及其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预习是在教学之前的预先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扫除障碍,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之一。一、科学预习的形式科学课预习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教材。科学预习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正确关注和指导之下,为学生能轻松学习新课做好准备。1、资料的收集科学课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小学生在课外  相似文献   

6.
蔡雄辉 《教师》2012,(4):73-74
笔者在本文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指导小学生数学预习方法的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有效策略,这对从小抓好小学生的数学预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预习习惯的培养曹丽华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是由预习、听课、观察或动手实验、复习、作业等几个环节组成的。多数学生往往忽视了预习这个环节,事实上预习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学好物理至关重要。预习分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课外预习固然好,但在学生没有掌握要领,没...  相似文献   

8.
课内预习是相对课外预习而言的,因为在小学教学中,一般意义上的预习,主要是在课外进行的。课内预习比课外预习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长处: 其一,实行课内预习,可以使预习在教师的直接控制和直接指导下进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较快地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二,课内预习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对学习新课进入一个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其对教学问题的“心向”,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势必会处于一种“既懂又不懂,既不懂又懂”的状态,这就等于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急于想知道自已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这无疑对学习新课是有好处的。其三,课内预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实践证明,许多比较简单的教学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完全有能力获得初步的理解。那么,怎样搞好课内预习呢?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及其效果来看,我认为这要从提高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下手,而且必须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抓才有可能见效。一、课内狠抓基础1.抓好预习我觉得文言文的预习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更重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积累丰富的有效学习经历并由此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可以直接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减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同时也可以对小学生的未来一生发展有积极影响。其中,课前预习十分关键,是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发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实现有效预习的各类工具,全面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发展。从利用导学案指导预习、利用思维导图指导预习、利用微课工具指导预习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开发并利用教学工具来保证小学生实现有效预习。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复式教学这块小天地里,对课内预习颇为重视,课外预习则有所忽略。面对实际,我们要有布置课外预习的超前意识,其理由有三: 一、课外预习是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需要。众所周知,在复式教学中,直接教学时间少是诸多不利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就教者而言,谁都想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讲授知识,力求每个年级都能实现课时计划。但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不默契的情况总是时有发生。教师主观上想把某个问题讲透,可是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得不草草收兵,或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但对于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和小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说则有利有弊。小学数学有很多定义、公式等基础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环环相扣,预习有利于学生在课前了解这些知识,分散难点,加深理解;小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模仿能力强,通过预习能有所得,基于此,提倡预习还是可取的。但是小学生思维不严密,推理能力较差,在喜新的同时厌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目标和方法的指导,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是低效的。借助"生字词记录卡""问题导读卡""预习自评表"这"两卡一表",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过程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让语文预习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讲策略地组织好学生进行预习,下面浅谈自己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尝试的“两个结合”,意与同仁交流商讨。一、课外预习与课内预习相结合我们目前所见的预习总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于课外完成。其实,这么做至  相似文献   

15.
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预习环节应注意以下三点;一、熟悉课本,夯实基础——预习作业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二、放眼课外,巧用网络——预习作业要有时代气息;三、抓住热点、焦点,结合学科特点——预习作业要体现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选择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为对象,综合运用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有组织地对小学生实验对象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安排,结果表明,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影响因素不大,但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积极意义,对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善小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充分运用创意策略,最终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肖华龙 《江西教育》2012,(Z6):119-120
笔者在篮球教学中,进行了有关预习的教学策略研究,现总结如下。一、预习篮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的积累,以达到预习目的,提高学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试谈几点阅读教学法。一、预习、复习及课外阅读指导①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重在把课前、课后及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加强预习和课外阅读指导_指导预习则针对不同内容及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②课外阅读,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年龄或特长的课外书籍,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知识或方法,学会使用工具书。③阅读训练是学生学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学生瞬时记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数学的预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地预习减少个体差异性对学习的影响;预习的内容应具有知识的框架性,体现个体差异性;预习的形式可以是课堂预习与课外预习,阶段性预习与常规性预习,自主性预习与合作性预习;预习方法有"勾"划"读"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地理教学活动不应占用课外时间,预习、作用练习、复习均应纳入课堂之中:而教材内容对初学地理的小学生来说,是较多较难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知识得到巩固,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课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要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