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天.我给小班的孩子上美术课.小朋友画画前,我为每位小朋友在画纸上写上了各自的名字.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她指着画纸上的名字,呜咽着说:“这不是我的名字.”我看了看,画纸上写着“何健欣”三个字,没错啊,她不就是何健欣吗?便对她说:“你不是何健欣吗?”“是啊!但我的名字不是这样写的.”我疑惑了,怀疑自己是否写了  相似文献   

2.
中午约好和本科时的一个老师吃饭,她看到我写了朋友儿子的趣事,很自然地也说起她自己的儿子。她儿子叫严子宽,那是一个极聪明的胖小孩,对文字出奇的敏感,才八岁就认识三千多字,整天不是看《三国》就是看《水浒》。一日看完《水浒》,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已经会背里面的一首诗,妈妈很高兴,谁知他竟扬声诵道:冰肌玉肤,粉面酥胸……唬得妈妈连忙哄他:这种不是诗,说出去别人会笑的。又一日,写作文:“魏蜀吴三分天下,最终归晋,晋帝乃司马炎也。我近日读《三国》,早已习惯了这样说话也。”老师批语:你懂得真多。他的小朋友极崇拜他,都说什么事问严子…  相似文献   

3.
花,你要记得     
在我和花成为同桌的第一周里,大家几乎都没有说话。花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寒气逼人。她总是一个人看书写字吃早点走路,脸上永远都是面无表情。然而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温暖的冬日,老师在课堂上提到我的一篇周记写得很特别。花怯怯地问我要这篇周记看,她看完后脸上竟掠过一丝浅浅的微笑,我听到她用细小的声音说:“写得很好啊。”就是这样,只是突然一下子我们单刀直入地闯进了对方的世界。之后,我们频繁地交换自己的文字。花在周记本上写很漂亮的诗和小说。透过那些尖锐的文字,我感到她的身上背了不少故事。就在这样相信相知的间…  相似文献   

4.
女儿参加百米长卷书画展,要写“红旗幼儿园”这几个字。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了这五个字,然后对女儿说:“你看着这几个字一个个地练,等会儿写给妈妈看。”我忙完了事回到女儿身边,满以为平时聪明伶俐的女儿肯定早已会写了,没想到女儿竟一个字也没写。我只好让她再照样写,不一会儿,女儿的“作品”完成了,我一看,没一个字写对的。我耐心地教女儿如何写这几个字,可她总是不按我教的笔顺书写,而且老把“纟”写错,不是起笔错了,就是多了一笔,看来这个横不像横竖不像竖的“纟”,对女儿来说很有点“纠缠不清”。后来我灵机一动,换了一种方法,我把笔划用带节奏的词来表达,把“纟”念成“起钩起钩,嚓”,把“幺”  相似文献   

5.
我奶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今年已经63岁了。每到深秋时,她那鬓发花白的头上戴着一顶棕色的毛线帽子。她很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但是我发现她很少看电视,即使偶尔看一下也是什么京戏、黄梅戏、越剧等一些戏剧片。我想:那么多好看的电视剧她都不喜欢看,偏偏看那些我最不爱看的戏剧,是不是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呢?有一天,我禁不住问:“奶奶,是不是人老了就不喜欢看电视了?”奶奶伤心地对我说:“不是哟,小时候我家里穷,没钱读书。电视上的字没一个认得的,电视里的话又听不懂,看也没味道。”我听了同情地说:“奶奶,不用难过,我现在…  相似文献   

6.
王芳 《中学教育》2004,(11):38-38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去接她,女儿高兴地说:“妈妈,老师喜欢我。”我问:“老师告诉你的?”女儿却说,不是老师说的,因为老师今天摸了我的头。看  相似文献   

7.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8.
我的女儿三岁的时候,一位朋友送给她一本图画书《骄傲的小鸡》。这是她生下来所拥有的第一本书。这本不知道被她翻看了多少遍的图画书,伴随她读完了幼儿园。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最早对“图画书”这个概念的认识,也是得之于这本书。现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找出了这本图画书,又看了一遍。书中最后一页上有一行字“:鸡妈妈朝小鸡跑来,她怜爱地抚摸着小鸡,把小鸡搂到自己怀里。就是这样。”看到这里,我仍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温暖。这使我想到,虽然并非所有的图画书都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是,也只有图画书,才是真正属于小孩子的书。可以说,世界…  相似文献   

9.
教育随笔     
我碰过这样的“钉子”:有一次,我检查一个学生的作文是否重抄,不料打开本子一看,这个学生在我的批语旁边写了两个字:“你呢?”我一时不得其解。我的批语最后一句是“字迹潦草,重抄一遍,把字写端正。”我仔细揣摸了一会,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学生的意思:“老师的字不也潦草吗?”我顿时感到刺芒在背,十分内疚。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爱好     
女儿刚上幼儿园时,我就发现她特别喜欢认字,每次从幼儿园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看到认识的字就念,看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在家里,她看见电视广告里面的字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我描述出来,然后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她还会指着报纸上不认识的字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总是抱怨作文难写,没有题材。于是在一次师生共同写检讨的活动中,我开始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我写1000字,他们写400字。后来,他们虽不是每天都写,我却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四篇文章。这样,当学生再说400字写不到时,我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我1000字都写了,更何况他们的400字!但也常有学生“狡辩”“:你喜欢写,也会写,当然难不倒你了。”喜欢?该怎么告诉这群孩子,很少有人天生喜欢写作?写作是一件很累的事,特别是想写出好的文章。或许对于那些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写作确是乐事。但是,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一个普通人,偶尔心血…  相似文献   

12.
吃完晚饭,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又让老师朗读了许多诗歌。”在学校里,老师总要给我们读许多孩子喜欢的诗,凡是我认为好的就尽可能地背下来。今天老师读的诗当中,有一首题为《妈妈》的诗。因为我很喜欢这首诗,所以就一面回忆,一面背给妈妈听。我打开家门,门发出“吱吱”的声音。屋里空无一人,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我伫立在雨中,冻得都想放声大哭。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但欲言又止,沉默无言。也许妈妈就在邻家烤火聊天。一直在倾听我背诵的妈妈十分感动地说:“嗯,这首诗写得真棒!”我看妈妈这样激动,就又把关于这首诗的说明告…  相似文献   

13.
亲人之间     
一、唱一唱或读一读。(唱出美好的情意。)学习提示:这首《摇篮曲》,莫扎特曾为它谱曲,请你边唱边回忆,体验自己曾被妈妈抱在怀里,安静入睡的美好感觉。二、读一读(边读边把文中你觉得新鲜的词语圈出来。)小侄女上幼儿园没几天就能歌善舞了,时常溜进我的书房,伏在我背上,甜滋滋地喊:“大伯,你写的字我都认得,老师才教的。”“大伯给你写个字你认得吗?”我在纸上写了她名字的一个“洁”字让她认。“认得,就是我呀!大伯真笨,连我都不认识。”她反而考我了,逗得我大笑不止。小侄女又抓住我的笔,自己在稿纸上写上她的名字:张洁。然后把纸放在我眼…  相似文献   

14.
同事的女儿特别有灵气,上幼儿园时在几十个孩子中很是突出。去年,她开始上小学 了。有一天晚上我去她家,她父母不在,奶奶又不识字,她正在为家庭作业的家长签字问题焦虑不安。于是我自告奋勇地帮忙签了个“阅”字,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孩子看了以后,为难地说:“老师要求签‘家长已阅’4个字,签一个字不行。”我解释了好一阵子,并保证如果老师“骂”她,愿意被她刮鼻子,她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5.
到一家瓷器商店买餐具,去之前,看了一本书,说挑选瓷器有四字诀,一看、二听、三比、四试。,除了“听”,觉得其他三种方法需要专业积累,不是像我这样的门外汉能掌握的。而“听”,这个方法简单又实用。质地好的瓷器轻轻相击,声音往往清脆悠长,  相似文献   

16.
(一)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毕,乾隆看了看折扇,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臣子奉命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漏写了。但他稍动脑筋,便镇定地说:“没丢字,我写的是词不是诗。”乾隆吃惊地说:“如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聪明得很,狡猾…  相似文献   

17.
当了三年的“孩子王”,酸甜苦辣样样都品尝到了,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不是么,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难道不是一种甜蜜吗?你喜欢他吗?小敏是一个大胆的孩子,她给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写了两次“情书”,全班都知道了。我想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了,于是在班上我问她:“你喜欢他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我又说:“老师也喜欢他。”她抬起头很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看,他学习好、品德好,爱帮助同学,真的很招人喜欢。你喜欢他什么?”她说:“他学习好。”我说:“你信不信咱们班还有好多同学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9.
问:女儿已经5岁了,2岁半时读幼儿园小班(幼儿园没安排读小小班),半年后读中班,该班老师因她写不好数字“3”,便罚她站到大班的班上去,使她的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和刺激,再也不肯去上幼儿园了。于是,我们在她3岁半时给她换了幼儿园,又读了一学期小班,现在她在班上年纪较大,各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喜欢,她也高兴。我现在是否可以让她跳级读学前班呢?入学前应做什么准备?(北京商杭)答:一般说来,孩子6岁半上小学正好,因为提前上小学,往往会出现像写不好数字“3”之类的事———其实不是孩子不努力,孩子的学习是以相关的成熟为前提的,3岁的孩子写不好…  相似文献   

20.
观点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兴趣十足曦俊一二年级的时候作文比较差,到了四年级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想,有一点我做得比较好,我善于抓住他的闪光点,并将它放大。曦俊在农村爷爷奶奶家的时候,玩着玩着帽子被风吹走了,就大声说:“秋姑娘抢走了我的帽子,她要和我一起玩!”我一怔,这不是一句诗歌吗,赶紧把它记下来。之后我鼓励他进行童话诗创作,并把他的作品记下来,发布在微信和微博上。有很多人为他的作品点赞,我就跟他说:“你看,大家都喜欢看你写的东西,你真的很厉害!”从此,曦俊对写儿童诗、写作文有了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