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邮市絮语     
谢元宏 《中国集邮》2001,(12):28-28
根据对8月行情趋势的分析,可以得出“强势徘徊,希望不远”的结论。因为市场底部构筑十分坚实,反弹条件早已具备,加之大事、喜事接二连三,又到了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多条理由表明9月的行情应该向好,起码会好过8月。但事与愿违.大盘不但没有丝毫上行,连横盘维持也艰难,使9月成为4月反弹后杀伤力最大的回调盘跌月。看着行情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快速背道而驰,一些邮评人大跌眼镜,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2.
李伟新 《收藏》2001,(2):61-61
持续低迷的中国邮票市场。令邮迷深感困惑,也使邮商如坐针毡。邮市到底害了什么病.苦口良药何在?时至今日,仍是耐人咀嚼的话题。本刊再次选编一组评论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探讨。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刘楚 《中国集邮》2000,(5):16-16
1997年3月邮市见顶回落。从当年年底开始,邮评界便流行底部之说,人们按照这个思路去操作,结果却是屡买屡套,损失惨重。到如今部分市场人士茫然不知邮市底在何方。出现群体性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人士对于1999年的诸多重大历史性题材,尤其是世界邮展和万国邮联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期望过高。然而邮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牛短熊长,一曝十寒是中国邮市的特色,一厢情愿地指望邮市在暴跌后短期内恢复元气,只能是最初希望越大,最终失望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1979年以来,邮市即伴随邮人形影不离,成为集邮者调剂余缺的主要渠道。20多年来,邮市经坎坷、上下沉浮,给众多涉足者带来了悲欢离合。但邮市依然沿着其固有的方向和规律运行,成为90年代国民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邮品投资也家喻户晓,被众多家庭视为储财增值保值的一个有效途径,80年代出现的“以邮养邮”格局已被90年代的集邮投资理念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时间过得真快呀。从收集到第一枚信销票算起,我的集邮之路已逾40多个寒暑。40年来,无论衣食无院还是身处逆境,始终都难以割舍对集邮的挚爱,从一路风雨中走来,收获了—盼份甜蜜与快乐。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春以来,中国邮市似乎从连年低谷中走出,并出现了可观的“井喷”景象,对于此一轮行情的形成,有那些值我们得思考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0,(12):36-36
11月份的新邮热点纷呈,而市场表现却依然平淡。这是因为许多近期邮品在抛压的影响下价格不断滑落,导致投资者浓厚的彷徨心态,冲淡了新邮引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红木 《集邮博览》2001,(8):42-42
从80年代初,特别是1985年国内兴起集邮热及集邮投资热以来,出现了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即邮票的发行量,这也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惑集邮、投资和邮票发行部门的一个难题。以至于有人认为发行量多少为宜也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邮》2001,20(7):14-14
4月,邮市在量少邮品的带动下全面升温。5月,由于部分量少邮品涨幅过猛,加之各地公司向北京、上海邮市集中放货,使4月份那些超涨邮品的市价跌去了一半.有的甚至跌去2/3。5月20日以后,止跌企稳。6月初,邮市反弹,人气又开始聚集。在此情况下,《中国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一次集邮茶座,就今年邮市歇夏还是不歇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癸巳年”蛇生肖邮票开始亮相。除了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外,上海82个邮政网点于1月5日清晨6时30分准时出售“癸巳年”蛇生肖邮票。由于壬辰龙票全年表现尚可,作为“小龙”的“癸巳蛇”自然吸引着爱好者,仍有一些人不顾刺骨的寒冷,彻夜不眠排队,据悉,1月3日上午,位于上海虹口的吴淞路邮局已经迎来了痴迷的爱好者,4日晚各支局关门后,营业大厅内都留下了不少执着的邮迷,他们成了第一时间买到了蛇年邮票的幸运者,每个支局对外出售近千套蛇年生肖票,排队靠前者还可以购买大版张、小本票等紧俏邮品,另可购买若干集邮总公司的首日封、邮折等,各邮政窗口在2、3个小时内即告售罄。  相似文献   

11.
江夏  苏明 《收藏》2001,(2):26-26
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职台新“总统”。在就职演词中,回避模糊“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并将其说成是“未来”的,令中国人反感。  相似文献   

12.
百年邮票     
何时为新旧纪的交替点?人们似乎众说纷纭。1999年的年末,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欢呼新世纪的来临.各国首脑也纷纷出来讲话,参加各种盛典。现在似乎清楚了,1999年末、2000年初只是“新千年”的开始,仅仅是个数字游戏.而2000年末、2001年初才真正迎来2l世纪这个“新世纪”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黄剑波 《收藏》2011,(4):140-143
邮票市场作为广义的收藏品投资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行情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变化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新中国的邮票市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起几落,火爆时引发排队抢购,新邮预订供不应求,新邮出门即暴涨数倍;低潮时也曾低于面值抛售,最低时仅仅是邮票面值的一折,邮品无人问津,市场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14.
宋琛 《中国集邮》2001,(9):28-29
邮市在不断的运行过程中,会表现出上扬和下挫的走势,也是一般性投资市场的最主要现象。我国的邮市属于不规范的初级市场,因此,总体的走势以整体上扬或下跌来表现,形态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邮市在下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反弹表现,如果力度强的话,则会形成中级反弹行情,但中级反弹行情不是在每次下挫趋势中出现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以弱势反弹为主。那么如何区别中级反弹行情呢?经过多年来市场的表现与各种反弹行情的特点,可以将各种邮品在中级反弹行情中的特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年酷暑中的邮市如同坐了一趟"过山车",追高赶涨后,急速滑落的行情让部分人的心脏开始难以承受。近一阶段,传出邮政管理部门又要销毁邮品的信息,同时,受国际黄金价格暴涨等的影响,邮市上部分热门品种"涨声"一片,市场里人流明显增多,各热门品种继续高歌猛进,继去年底发动的这波"空前"大行情后,第三轮生肖邮票大版张、双连小型张、  相似文献   

16.
李毅民 《收藏》2007,(4):184-187
有人戏称,中国的股市是政治股,政策市。细想想,中国的邮市也与之有颇多相似之处。50多年来,新中国的邮市变迁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太多的传奇,太多的举世无双。面对先后出现于四次邮市热潮中形形色色的猛攻强占,总难免使人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17.
朱卫平 《收藏》2001,(2):61-62
本文“双赢”所指,含义如下:一、中国邮政及其下属集邮企业,在新邮票发行、经营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与经营策略,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并能激发他们持续的购邮热情。中国邮政两个效益同步增长,中国集邮事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8.
宋琛 《中国集邮》2001,(2):30-31
2000年的邮市在邮人的声声叹息中走过,一年来的低迷徘徊令市场人气更加萎靡?当新世纪的曙光再次照亮大地之时,邮人将继续而对新一年的邮市,毕竟在底部区域盘桓的市场,离黎明已经不会再遥远了。于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再次埘2001年的邮市充满美好的憧憬。尽管这种憧憬有勉强的成分,反映出邮人信心的不足,但路还是要走下去的,邮同样应该玩下去。  相似文献   

19.
宝木 《上海集邮》2001,(7):39-40
近期邮品经过5月份的下跌后,6月上旬出现了企稳迹象。部分跌幅逾半的品种,出现了止跌征兆,如《奥运会》双连张、《神舟飞船》全张票与小版张、《蛇年》小版张、《君子兰》小全张和《财富论坛》、《高新技术》邮资片  相似文献   

20.
阿松 《中国集邮》2000,(11):30-30
进入2000年以来,国家邮政局先后发行了“2000-特1&;#183;港澳回归,世纪盛事”双加字金箔张和“2000-2&;#183;春节”小版张两种计划外邮品,且发行量分别只有500万和50万,明显低于2000年新邮的平均发行量。在一些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看来,这种“计划外邮品”的发行表明了管理层有“救市”的意图,与1995年发行的“世乒赛”小全张、“桂花”无齿小全张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被认为是“济市良方”,然而,它们发行至今已有几个月了,邮市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