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再见了,可鲁》,听蓄这个书名,再看着封面那只小狗正可怜巴巴地望着你,我不禁翻开了这本并不厚的书。可鲁是一只导盲犬,它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教练将可鲁带到训练导盲犬的学校,可鲁是一只聪明的狗,很快就学会了导盲技巧。因为它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所以很快就有了工作。可鲁带着盲人走过了春夏秋冬,从不抱怨。而这位盲人呢?他也越来越喜欢忠诚的可鲁了。盲人很不  相似文献   

2.
追踪着可鲁12年与人相依相伴旅程的数张黑白照片,与娓娓道来的文字一起诉说着它的一生。在充满淡漠与疏离的世间,可鲁勾起人心中最深沉、最温柔的情感,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悄然动容。第一次看到你时,你正躺在高高的书架上,那清澈的眼神直直地望着我,没有一点世俗的尘埃,似乎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作为一只导盲犬,可鲁身上背负着更多的责任,这使它早早失去了撒欢的快乐,告别了放肆的嬉闹,而养成了可以出色地克制自己的性格。它的一切感情的流露全在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那幽幽的一眼就可以让你知道它其实一切都已了解。多么乖巧的一只小…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动物的世界和感情。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千世界正是因为各种生物才丰富多彩。动物往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细微的情感,它们教会我们爱、真诚、善良和向上。在这里,向你推荐三本与动物有关的书籍,希望它们能在寒假里带给你一些欢乐,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再见了,可鲁     
1 可鲁真可谓一只顽皮的小狗,让它安静简直是不可能.它刚到仁井家那天所表现出来的毫无生气,仿佛是一种假象,它把小狗所特有的调皮,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6.
再见了,可鲁     
年前,也就是1986年6月25日清晨,在东京杉井区水户太太家的一个房间里,六岁的拉布拉多猎犬生下了五只小狗。水户太太看见其中一只小狗腹部的一侧有一块黑色的印记,有点儿像海鸥飞翔时张开的羽毛,所以,马上根据一部畅销小说《海鸥乔那》为这只小狗起名“乔那”,它就是后来的可鲁。由于乔那腹部黑色的十字形印记,给了水户太太某种也许是命中注定的感觉,于是,她决定“就是这个孩子了”。乔那成为导盲犬所迈出的第一步,就在这一瞬间被决定了。培养导盲犬的目的就是让它成为有视力障碍的人的“眼睛”,给他们以安全、体贴的道路与方向的导航。15在…  相似文献   

7.
再见了,可鲁     
《再见了,可鲁》是一本“感动一亿亚洲人心”的书。它以80幅图片配上一段段平实而动人的文字记录了一只“导盲犬”——可鲁的  相似文献   

8.
再见了,可鲁     
文章虽然措辞简单,也没有出奇的架构,却有着对互动的诚挚情感最真实的描写,一只不会说话的狗用自己的一生向你诉说了忠诚、仁爱、信赖和永恒。  相似文献   

9.
再见了,可鲁     
一只狗的一生,却能牵动全亚洲人的心,你相信吗?这本书记录了这只可爱的导盲犬的一生。可鲁身上如沙鸥展翅般的十字形斑纹,像一个小孩子般打着哈欠,深情忧郁、专注忠诚的双眼,细雨中与主人一起渐行渐远的身影,还有辞世前恋恋不舍的最后一瞥……你多久没有感动过了?如果你觉得眼睛日渐干涩,那就翻一翻可鲁吧。前言:1997年3月13日,在日本三重县的名张市开展了一场由父母及孩子共同参与的社会福利活动,这次活动的会场设在杜鹃丘小学,大约有上百个家庭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活动会场,父母和孩子们坐上轮椅,一同体验怎么下台阶,还观…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伊始,一条温柔、诚恳的狗可鲁成了全亚洲人心中的最爱。可鲁12年来与人相依相伴的数十张黑白照片,与娓娓道来的文字一起,诉说着它的一生。在充满淡漠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大姐姐写的读后感。她读的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一种可贵的真情。她为真情所感动,写下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有感而发呀。  相似文献   

12.
<正>曾几何时,对我来说,看书完全淡化为一种消遣,转化为忙忙碌碌生活的一种点缀乃至填充,再也找不到学习的感觉,再也沉浸不了那种不言而喻的境界,有多久没有在看完一本书后静静地回味思考了,有多久没有在小说中触摸到如此鲜活的场景了,又有多久没体会到这种难以自抑的感动了?  相似文献   

13.
《再见了,可鲁》记述了导盲犬可鲁的一生。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可鲁1986年6月出生.在出生后的第43天就离开了“生父母”(生育它的母亲及保育员),被送给“养父母”(养育小狗的人).这是培养导盲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仁井夫妇收养了可鲁.给了它无微不至的关爱。8个月后,可鲁又经历一次离别.来到导盲犬训练中心。如果说第一次离别.可鲁是毫无感觉.这次就不同了。仁井夫妇透过渐渐远去的面包车的后窗.能看到车上的可鲁将视线始终凝在他们的身上。  相似文献   

14.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九五八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时,在火车站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人物和四件典型事例,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教学时,为了突出讲读重点,先板书志愿军称为“亲人”的三个主要人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代价”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雪中送炭、唯一”造句。2.继续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能注意用准确的语句表述中心思想。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在并肩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  相似文献   

16.
写文章先要确定中心,再紧紧地围绕中心选材。《再见了,亲人》一文中,作者魏巍是怎样围绕着“赞颂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赞  相似文献   

17.
初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有点缦不经心(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假期的学习作业而读的)。但细细读来,我的内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运用“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读中有悟,悟后再读,探究学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设计一、用录像介绍背景,借假设带入情境1.放纪实录像,介绍时代背景。2.朗读、思考、讨论、感知、了解、释题。(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思考讨论释题。(2)指导学生用志愿军的口吻,用发自内心的深情朗读课题。(3)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这样难分难舍?本文重点写了与哪几个人告别的情景来具体表现中朝人民的情谊?二、引读、导读、朗读,学习第一自然段1.感情引读,了解段意。2.感情导读,理解内容。(1)出示导读问题。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板书设计再见了二、设计说明1.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再见了,亲人》一文字里行间涌动着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学生学习时应知道“亲人”是谁说的,志愿军称哪些人是“亲人”。于是,我课前预先把“亲人”两个字用美术字体写于黑板上,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再把“大娘”、“小金花”、“大嫂”写在“亲”上,这样一目了然,很清楚文中所说的“亲人”是谁。2.板书设计有利于将文章知识点集中形象地再现《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中朝人民用鲜…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