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看板     
《新高考》2009,(9):61-61
为出彩用古文字作文,仅得8分《成都商报》:四川考生小黄用古文字写高考作文,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仅为8分。小黄说  相似文献   

2.
许国申 《语文新圃》2009,(10):30-32
高考作文连年新闻不断,今年又冒出一个“古文字达人”黄蛉,用甲骨文写了一篇“最牛高考作文”。据《北京日报》2009年09月16日消息:“甲骨文考生”作文仅得8分特招入川大。看到这则消息,我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3.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4.
王俊 《新高考》2010,(10):7-7
高考作文题中的"文体自选",不等于不限文体,考生选用了某种文体,就要符合该文体的基本特征。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有考生的作文是用"元杂剧"的形式写成的,阅卷时就要按照元杂剧的要求来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参赛作文"和"作家创作"三类"作文"中,"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该类作文要求"作者"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写作范围、规定的写作字数等硬性条件下去"创作"。参加考试的"考生作者"需要克服诸多"写作障碍"去"创作",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倍受写作的"煎熬"。"考生高考作文"成为"天下第一难题"实属"当之无愧"!如此说来,作文大赛选手、作家不一定能现场写好"考生高考作文",他(她)们不一定能现场答好高考语文试卷也就  相似文献   

6.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出了一篇连古文字专家也拍案叫绝的“奇文”!这让我班的王云飞迅速蹿红,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城学生,瞬间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人。他得到了作文高分,所以成为高考最后的赢家。  相似文献   

7.
黄娜 《语文天地》2013,(7):10-11
历年高考作文,总有令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上乘之作。然而冷静地思考,对凤毛麟角的佳作举国欣赏并不可取。因为,不能凭公众推崇的上乘之作来"窥斑见豹",高考作文中,被称为"烂作文"的平庸之作比比皆是,理智地把目光投向这些作文,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使所有学生都能写一手好文章,让更多优秀作文从中脱颖而出,才是课程改革之要义。一"、烂作文"的表现1.机械模仿高考作文或记叙或议论,学生爱写记叙文  相似文献   

8.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汹汹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逃过一劫,得以继续享用他凭记忆挣来的高分。"高仿"之作终得高分,我以为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教育界的领导专家慈悲为怀——学生寒窗苦读十数载,熬到今天颇不容易,因  相似文献   

9.
于景宁 《成才之路》2009,(24):I0003-I0003
被网友称为今年“最牛高考作文”的“甲骨文作文”的评分情况终于有了着落,经专家“破译”,阅卷老师因其内容“偏题”,而给了很低的分数。按照评分标准判卷,这倒无可非议,问题是教师们对这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义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显露超群才华的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令人十分寒心,其不仅没有发现人才的惊喜,反而多有指责和嘲讽之语。  相似文献   

10.
作文差不多占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考作文又是一种特殊的作文,选拔与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要有严格的"比赛规则"。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新材  相似文献   

11.
备考到了最后阶段,作文该怎样训练、训练些什么?高考作文的备考通常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如今距离高考仅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之管见,作文的备考训练应该着力在"怎么写"上下一点工夫。一、抓审题训练,突出角度意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高考作文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审题。限制性,是近年高考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高考作文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审题是跨越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2.
<正>高考作文历来为全社会关注之焦点。考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高考作文整体质量主要取决于考生的作文能力、临场发挥和语文素养,但高考作文的命题水平,命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对高考作文整体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孔子云:教学相长;而命题与写作的关系也是互为辨证,相辅相成的。自1999年起,高考语文试题首次考及"话题作文",其相应的"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题自拟",便成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命题形式和要求,相对于原来单一甚至呆滞的命题和材料作文来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作文积极性,诞生出一大批高考优秀作文和满分作文。因此,话题  相似文献   

13.
在《考试大纲》中对高考作文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考试要求的"基础等级"中,第一条就规定了作文要"符合题意"。要做到"符合题意",必须在审题上多下功夫。本文主要根据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5.
<正>观察高考作文试题,一直都有"作文要求",似乎也一直都有"任务驱动",但是为何很多专家学者只是将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尤其是全国课标卷试题)看成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大概能说明,在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识里,"作文要求"中的"要求"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所指对象有不完全相同之处,以往高考试题里的"任务驱动"仍然没有将"任务"完全刚性化。这里请看两道高考作文试题。(2012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16.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曾提出:应请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当一回"考生",先写一篇"下水作文",然后正式阅卷。2007年江苏高考,为了使高考作文的评析更加科学、客观,江苏《扬子晚报》约请南京中学语文教师叶嘉禾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刊登在《扬子晚报》2007年6月8日的A4版上。  相似文献   

17.
辣客 《教育》2009,(19)
近日,有网友在国学数典论坛曝光:今年四川语文高考,有一位考生用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欣赏作文时,常常有这种情况:文章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感人,整篇阅读后却感觉散乱,主题不明确。追根究底,是文章没有在适当的地方点题。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文章,高考作文有几个"定",即特定的读者、特定的题目、规定的完成时间。这就要求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吸引,曲折过度,含蓄过度,都是高考作文的大忌。考场作文,善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种类花样翻新,命题、材料、话题、各显其彩,作文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阅卷者形形色色、各有所好.但不管类型如何,阅者是谁,写作者一定要以不变应万变,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自信,拿下高考作文这块阵地.现制定一组"拳法",针对高考最大限度地让作文出彩出新,以夺取高分.  相似文献   

20.
郝翠英 《现代语文》2005,(8):116-117
"首届中国作文教育高峰论坛"于2004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对当前作文教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张伯华在列举了1998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的一篇"范文"后谈到,该作文完全是考生胡编乱造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时间、地点、故事情节与这位考生几乎雷同的作文,同一考场上就能发现好几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