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批改,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既能使老师减轻负担,又让学生学到知识呢?叶圣陶先生发表了很精辟的见解:“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这段话指明了作文批改的方向。这里我谈谈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几点做法: 一、从作家的未定稿和定稿中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不应该那么写》一文里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  相似文献   

2.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0):51-52
语文教学中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 :语文是什么 ?语文教学又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答案不同 ,教学时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 ,终结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程式” ,其核心是紧紧地依靠课本 ,按教学进度计划授课、布置作业、组织复习、迎接考试 ,这样做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成份 ,但总的说来效果并不理想。 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吕叔湘先生《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 ,文章就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发表感慨 ,说 :“十年的时间 ,两千七百多课时 ,用来学…  相似文献   

3.
培养良好语感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另一位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一、感情朗读感情朗读可以说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敲门砖”,也是有经验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黄贺通 《学周刊C版》2015,(13):178-179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鲁迅先生也说过:“我每写一篇文章最少要修改三四遍。”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几易其稿。可见,修改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如何批改却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严峻课题。教师精批细改,耗时费力,结果却是学生的主动性被阻碍了,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而让学生互改自改,学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陈旧而难解的话题,它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而又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切实际,不顾效果地要求“精批细改”,实在累苦了教师,而真正能做到“精批细改”的又有几人?重温叶圣陶先生“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等有关作文批改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一效率第一吴老师几乎每次讲话中都谈到效率问题。他十分赞同1978年吕叔湘先生关于“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效率低”的观点,他在1980年前后发表的文章中就曾指出:改进语文教学应该多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上作文章。他赞扬老黄牛的奉献精神,但不赞成“老牛拉破车”的效率。他曾多次引用听课中发现的实例阐述效率问题,例如讲《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位教师用一课时上,其效率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口语教学就是“普通话教学加口语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既会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又具备较强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我国普通话口语教学从整个发展进程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艰苦创建阶段;(二)奠定基础阶段;(三)积极开拓阶段。 第一阶段:艰苦创建阶段 60年代初期,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分别就语文的性质以及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等问题发表了很多中肯的意见。1964年2月17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一文,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这条腿长,听说训练这条腿短,如不及时得到扭转,就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发表后不久,当时教育部有位中层领导竟化  相似文献   

8.
一、先说“关键”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吕先生感叹地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 ,把命题、批改视为教师的“天职” ,于是 ,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就心甘情愿地隐入作文批改的汪洋大海之中 ,事实证明 :教师劳苦倦极、疲于奔命 ,而学生却漠然置之。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 :“教师本人批改 ,而所批改或当或不当 ,询之学生 ,学生又不尽明晓教师之用意 ,如此者即属劳而少功。”对学生的作文一开始作些示范性的批改是非常必要的 ,但一味地包办下去就只能是作茧自缚了。所以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段力佩同志很有胆识地说 :语文教师要少改甚至不改作文 ,要把精力集中到指导学生作文上来。他的话 ,道出了作…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刚》要求“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刚》更强调“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时习惯和能力,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这要求完全是正确的。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学生“自会”,而“自会”出于“自悟”;这件事任何教师都代替不了。占往今来事实上从来如此:文章总是靠自己(学生)写好的,而不是老师“改”好的;学生要写好,首先必须学会自改。而单靠教师辛勤批改作文,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学生并不认真阅看、钻研,徒事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而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语文教学犯了什么“病”?如何确诊并对症下药?这的确是值得深人探讨的一个世纪性问题。近期,《湖南教育》发表了李维鼎先生的一组文章(以下简称“李文”),就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阐明厂看法,读后颇有收益。但文章认为,语文教学长期发生重大偏离,原困在于“工具论”的误导,我则不敢苟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朱作仁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12.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3.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4.
读了《人民教育》发表的刘国正同志的《也谈“教师下水”》一文,很受启发。文章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指出了改进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既令人折服,又催人奋进。由此我联想到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情况,想对“下水”问题再赘一笔。常听到有些教师这样说:“教语文最轻松的  相似文献   

15.
“爸爸,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放学回来,孩子兴奋地告诉我。“是哪一篇文章?”我问。“《海底交通警》”儿子说。是《小学生作文》上的看图写话!这让我想起上半年孩子写日记的一个场景。那天,儿子坐在桌前构思日记,好半天都没有动笔,原因是“无话可说”,思忖良久,他拿出《小学生作文》问道:“爸爸,小学生作文搞看图写话征稿,我可不可以写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写话提出的要求是:“有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乐于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说话是写话的前提,那么,作为一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好厚实的基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挖掘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17.
过去各校对教师批改作文的要求是每篇都要“精批细改”和“满纸见红”,并把它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度的标准,这种作法的工作量大,学生也得不到多大益处,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所关心的只是“分数”,有的连评语都不看,更谈不上看批改的内容了,这就无从领会教师字斟句酌的良苦用心。这种批改方法可以说是“无效劳动”和“得不偿失”。怎样才能做到既能减轻教师的繁重工作量又能使学生得到较大的效益呢?根据实践经验的体会,我认为发动学生批改是个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作文教学方面也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批改和评讲,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改与互评,正是为了达到使学生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修改自己的文章这个目的。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谈谈笔者关于作文教学评改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其实质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试题,除了少数语文基础知识(语音、文字等)、文学常识考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教师都在努力实践,试图摸索出一条好办法来。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老早就阐述过了,他说:作文批改,“其意义不谬误而尚存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炼高古者,不必为之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50页)叶老这段阐述,就是对作文批改的一种改革。我们知道,传统的批改方法强调“精批细改”,逐句逐段地改,其劳动量远超出其它学科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