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坐式排球特殊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坐式排球是排球的又一分支,它是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设定的比赛项目.在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国将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了推动坐式排球的发展、普及,作为甘肃省男子坐式排球队教练,作者通过训练比赛并对其特殊技术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总结出它与健全人排球不同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坐式排球是残疾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0年我国把坐式排球列为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坐式排球运动水平已进入世界六强行列。为了完成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男女双获金牌的战略目标,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二线队伍的建设,加大运动员的选材力度。经过三年的跟队研究,总结出坐式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特殊性:放宽运动员的年龄界限,要求队员有较长的上体和上肢。残障程度:以小腿截肢和两下肢不等长的运动员最适合参加坐式排球运动的训练。在挑选攻手时,注意残障腿与扣球手成反向;在挑选二传手时,残障腿是右腿的运动员更适合。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坐式排球运动员年龄在20~25这个年龄段最多.文化程度基本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主要来源于工人、个体和其他职业.伤残原因小儿麻痹和车祸居多.月收入基本是在500~1 000元和1 000~1 500元两个档次.从事坐式排球的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地方残联推荐和教练员选拔.参加过最高级别的比赛分别是全国性比赛、国际性比赛.参加坐式排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个人爱好和为本地争光.运动员家人对他们所从事的坐式排球运动是非常支持的.为发展和提高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应加强省市级的坐式排球竞赛工作.  相似文献   

4.
坐式排球特殊战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坐式排球是排球的又一分支,它是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设定的比赛项目。2000年我国把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坐式排球的技战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研究坐式排球训练实践发现,坐式排球特殊战术一般具有进攻打法趋于简单化、个人战术要求精细、立体进攻发展趋势明显、接发球阵型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坐式排球运动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式排球运动是残疾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第一次摘取集体项目桂冠,为我国坐式排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综合各方面因素,现有男女坐式排球运动员的竞技状况,已无法完成2008年残奥会上双夺冠的战略目标.因此,加大选材力度,增设训练基地,健全输送奖励机制,发挥竞赛作用,加强教练员培训等工作是我国坐式排球运动良性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摘 要:以坐式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即在“完成非常规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工作能力”下,对该项目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蹬地能力、上肢支撑并移动身体能力、手臂挥击能力、腰腹肌的快速发力能力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橡皮筋组合训练法、坐姿状态下克服人为阻力训练法及小力量快速力量训练法等专项体能的特殊训练方法,并依据残疾程度提出有针对性地训练要求,系统阐述坐式排球特殊体能训练的特征、构成和主要训练方法,旨在为该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文中引用作者担任国家坐式排球队教练期间所使用的专项素质训练组合及体能成绩测试表,经长期针对该项目运动群体训练实践探索与总结,继承、丰富并发展了坐式排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坐式排球运动员与普通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坐式排球运动员与普通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坐式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普通残疾人,在“强迫、人际敏感”二因子上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而且在满足锻炼身体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需求方面,坐式排球运动均比较适合残疾人。  相似文献   

8.
软式排球教学脚步移动与垫球成功率的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学实验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软式排球教学中脚步移动与双手正面垫球效果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与硬式排球相比 ,脚步移动动作亦是影响双手正面垫球效果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论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排球运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排球运动意识”的内容和特征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对排球运动方法与规律的认识及对胜利时机把握是构成“排球运动意识”的主体。建立了在对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取胜时机把握的强烈意识基础上的场上自我控制行为与意识是“排球运动意识”的深层次内涵,并对排球运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排球运动产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献资料等方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排球运动的产业化趋势及相关难点与对策进行论证,认为排球运动产业化是该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目前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一产出效益低下、人才流动困难、内部竞争机乏力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排球竞技运动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实行排球运动产业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动感知觉对排球发球技术教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步确定与排球发球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六项感知觉指标后,进行了发球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感知觉指标中,用力与知觉反馈对发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显著相关。利用运动感知觉体验的方法进行排球发球教学,提高了发球的准确性、稳定性,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当今排球比赛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较量。运动员临场意识、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对抗中,哪个队能稳定、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就可能获得先机。因此,排球意识是排球运动的灵魂,必须把它贯穿到整个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从细小的环节开始,一点一滴的培养,并不断地总结、提高、丰富,才能逐步形成较高的排球意识,提高排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科学定向的研究,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技术统计法,对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对接发球进攻的拦防反击是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制胜的关键,它决定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运动性质的基本特征;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移动、手臂挥击、跳跃等运动动作为表现形式,以速度力量为核心,以一定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为基础,是一种间歇式速度力量性运动能力;排球专项所需要的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和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1998年的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弹跳力进行了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训练后硬地原地纵跳的弹跳时间比训练前显性延长,训练后纵跳高度及与纵跳高度相关较密切的动力学指标较训练前都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表明沙地训练对提高硬地弹跳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排球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体育院校排球运动面临发展的机遇,排球教学要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革,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方法陈旧,教学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评价方式的片面是体育院校排球教学的发展现状,体育院校做为培养体育事业传播的基地和摇篮,为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排球的教学要向培养全面素质的复合性人才方向发展,树立“授技育人”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6.
沙地排球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排球将于1996年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该项目在我国还处于开始阶段,比赛中仍沿袭6人排球技术动作。把硬地排球技术搬到沙地排球中,对沙地排球的发展极为不利。必须充分了解沙地的特性、规则的特殊要求及该项目的特点,探索出适宜的技术动作,才能跟上世界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