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重要精神基础,建设法治国家首先需要培养国民对法律的信仰。信仰的多元是中国的特点,中国当前面临着信仰危机。树立法律尤其是宪法的权威,使国民参与到法律治理的过程中,是培养国民法律信仰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为使中国走向富强与现代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他认识到改变国民心理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形成了对国民心理系统而独到的分析。他客观评价了国民心理的优劣,分析了产生这种国民心理的内在原因。这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将"引导发扬国民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原则;将"因人而异、分层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构建内容;从"中国国民特有的心理规律"中发掘方法。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第一个把"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推向国民法律素质思想层次的思想家。他对近代中国国民法律素质的理想模型、国民法律素质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国民法律素质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深邃的见解,这些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想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板块。中国已进入改革关键期、攻坚期,不仅要重视公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重视公民意识的国民心理发展。要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国民的公民意识,分析当前思想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积极克服教育难题,并从教学框架、教学宣传等方面强化引导和教育。增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中华民族,从而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导致整个国民社会心理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本文拟从国民对西学优势地位的社会认同心理、近代爱国主义意识的强化以及对清政府权威的不信任心理加深等几个方面分析甲午战后中国国民社会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法治国家要求国民对法律具有信徒般虔诚的崇信,而法律信仰的培育、形成,有赖于国家对国民进行持久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实现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人的法律观念的现代化。这是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也是社会法律精神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8.
调整国民心态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利益分配不公、法制局限性、道德观念弱化,导致国民心态的失衡。重塑国民心态:立足传统文化是重塑国民心态的起点,创新各项制度是重塑国民心态的关键,发展教育事业是重塑国民心态的基础,完善立法、公平执法是重塑国民心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申报》舆论的分析,有利于透视《马关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国民心态的变化:不承认甲午战争的失败,对战争的结局抱有明显的侥幸心理;对俄国等西方列强对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割地的干涉,抱有很高的期望心理;反思洋务运动、反省中国强烈的图变心理;关注西方国家的全面改革的开放心理。  相似文献   

10.
股票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从生产商品化、商品货币化发展到信用证券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新式企业及新的生产关系的认识,使国人心理抗争意识增强,促进了国民心理开放,培育了国民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1.
情感对理性的超越和向理性回归是小说创作的重要审美范式,它是小说创作的必然规律,情感超越必须制约于理性,超越的回归是多向的、终极的,而回归于深层的民族化心理中和无意识潜意识心理层面。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设的道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范畴对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置于一切目的之上,这无疑是对生命存在之肯定。但“经济人”作为一种从西方移植而来的理论假设,有其存在的限度。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经济人”做了分析:(1)“经济人”假设的嬗变及其道德风险;(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人”的作用;(3)“经济人”假设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性决定了法律基础课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必然性。法律基础课的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法律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将法与德相容并进的思想有机贯穿于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和大陆法系的实例研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应该根据我国法学教育实际,同时引进两大法系的案例教学法,相互配合,注意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其发展不仅有着自身的规律,也充满了创新精神和创新经历;不仅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市场发展息息相关。对国外大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对大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有价值的思路,也有助于人们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并能为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条件下,为保障公民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应以法治的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建设法治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法治社会。而软法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应当根据法制统一的原则,把民间规则等整合为软法,并纳入国家的法治体系,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以适应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并回应法治中国的新要求。软法与国家法治体系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制约软法、保障软法的实施。软法与国家法治体系整合的途径:一是创立软法制定与实施的程序规则,作为与国家法治体系接轨的桥梁;二是完善软法实施的组织机构体系,并与国家法治体系执行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18.
从1949年到1966年,作为权威文学杂志的《人民文学》-直重视图像的视觉表达.这里通过对发表在这一时期《人民文学》杂志上的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的分析,阐述在功利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图像如何成为《人民文学》杂志建构民族文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程翠平 《高教论坛》2009,(10):55-5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应当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入手,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表现出"逆反、排斥、乏味、无用"的心理,其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来看.怎样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必须从学生入手,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才能做到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试从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阐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民族国家"界定了我国的民族组成和民族结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指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指各民族是平等的兄弟民族。各民族增强祖国观念首先要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