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业余时间从事新闻报道好多年了,对写好导语积累了些经验。新闻写作,不能没有导语。而新闻导语,应该是妙语。不然,它就不会像吸铁石一样,吸引受众看下去或听下去。所以说,写好导语,是记者和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一、开篇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些新闻导语没有“磁场效应”,最主要的毛病在于文字枯燥:“板着面孔说教”,受众不易接受。如果开篇就描述现场,把受众巧妙地“带入”现场,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受众不知不觉很轻松地看完或听完你报道的新闻,其传播效果就会明显增强。比如今  相似文献   

2.
一条新闻要吸引读者必须具备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一条使人非读下去不可的导语。有人认为,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导语的写作,标志着作者的水平。 导语的主要作用一是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就是“立片言以居要”。再就是要紧紧抓住读者,使其欲罢不能,引导读者读下去。如何使导语写得吸引人,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报刊上出现了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的好导语,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请看羊城晚报的这条新闻导语: 本报讯“怪事!武汉市有两幢新盖的居民大楼,竟然无人管业,住户要求立约交租,也无人理会…  相似文献   

3.
徐小燕 《新闻世界》2008,(12):75-75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它比作新闻的“诱铒”,也有人把它比作“眼睛”或“生命”。它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如何,对这条新闻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欣赏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广大受众对于各种传-播媒介和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有着极大的选择自由。受众可以读报,可以听广播,可以看电视、也可以上网,可以读、听、看这条消息、这一个节目,也可以读、听、看那条消息、那一个节目。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和选择心理,对新闻消息的导语写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消息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拓宽生路,就必须讲究消息导语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6.
系列报道具有形式多样、气势恢宏等特点,因而一直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快速增长,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得以最大化,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为例,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系列报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陈忠实《白鹿原》开篇第一句,引人人胜,非常精彩,读者阅读的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若从新闻导语的角度看这句话,笔者认为亦是上好之作。能让人调动起十二分精神读下去的导语,往往预示着整篇新闻报道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各家报纸年度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同题材竞争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独家新闻,如何与新媒体争抢受众,这是摆在所有传统媒体面前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2014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京华时报》走出了一条新闻报道数据化、可视化的新方向。其数据新闻报道全面利用大数据的威力,在数据的纵向挖掘和横向对比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制作了一批优秀的报道和版面,这对于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做好新闻报道的数据化、可视化来说可作为一个范本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纸媒要想做好深度性新闻报道,一般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系列报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是纸媒新的发展需要,也是吸引读者、留住受众的重要手段。七台河日报通过晨会策划,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作连续的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作深度报道,来突出新闻的深度性,这是地方纸媒发展的独特优势。本文以七台河日报为例,试析如何用系列报道突出新闻深度性讲好七台河故事。  相似文献   

10.
《深情的黄土地》是一部内容丰富、多集结构的农业系列报道,接触这种体裁我还是第一次。有人认为新闻报道应靠新闻事实本身去吸引听众,主张不配乐,也有人认为如果是“广播特写”,是可以配乐的。农业系列报道《深情的黄土地》,是综合了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记、录音特写等各种录音报道形式组织编辑而成的。此节目从1989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系列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在新闻报道中都常常使用这一手段。中央电视台对外新闻报道从初创起,就开始采用这一形式。在近年来一些重大的新闻宣传报道战役中,连续性的系列报道更是被广泛地使用。电视系列报道有哪些特点和传播优势?如何做电视系列报道?怎样更好地发挥电视系列报道的传播优势,克服其在电视新闻播出中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加强和改进电视对外报道必须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陈力 《东南传播》2022,(10):96-98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受众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让受众想看、爱看国际新闻节目,提高它的可看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融媒体环境下,有效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做好国际新闻报道,更是地方电视媒体需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制播的《环球报道》节目整合各种国际新闻,融合发展,以福建人的角度看世界,讲好福建故事,不断提升地方电视媒体的国际传播力。本文以《环球报道》节目为例,阐述如何用好融媒体,增强电视国际新闻报道的可看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凯 《中国广播》2006,(12):35-37
如果说,《万里长歌》开播以来,得到了业内外好评,我认为主要是在主旋律题材广播直播节目的感觉化和故事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新闻直播节目的感觉化何谓新闻感觉化?它是指受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受众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愉悦等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当事人、见证人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给新闻报道一种生命力。可以说,能让受众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采编人员为了更好的利用新闻资源,提高传播质量,满足受众的需要,丰富报道的内容,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通常都会对要报道的新闻在报道前进行一系列的谋划与设计。而这一系列的谋划与设计就是新闻报道的策划。而作为新闻报道策划中比较常见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也是如此。经济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经济改革的风起云涌,还有市场经济的如火如荼都给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提供丰富的材料。因此如何利用这些题材做好策划,抓住经济生活中读者所关注的热点与疑难点是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所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987年,系列报道《改革在你身边》取得成功,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好评和一些观众的称赞之后,不少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系列报道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兴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系列报道,其势头是一发而不可收。1991年,在这个节目里播出的43个专题报道中,除了冬运会、民运会和城运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连续报道以外,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系列报道,其中《祖国大家庭》56集、《共产党人》55集、《振兴之  相似文献   

17.
黄礼福 《今传媒》2014,(7):99-100
《一虎一席谈》(Tiger Talk)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档多方参与讨论的评论节目,本论文从新闻心理学角度,以《一虎一席谈——中国该不该拒绝转基因》为例,研究传播者是如何在节目中进行观察判断,及如何满足受众需要的,研究发现传播者和受众是高度互动的、相互作用的,节目制作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定量分析及比较庄鸿明,许清茂,陈家华90年代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迅速发展的年代,电视国际化的大趋势已不可阻挡。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是以全国性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我们特就此作一内容分析,以期对受众了解我国新闻报道有所助益。1977...  相似文献   

19.
顾宁 《记者摇篮》2006,(2):21-23
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网络新闻导语写作的特性。网络新闻写作当中,层次化写作形式从客观上强化了新闻导语在新闻报道写作中的地位。在论述了层次化写作如何强化了新闻导语的重要性之后,从4个方面结合例文论述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导语:1、精心构思,了解网络新闻受众的阅读习惯。2、灵活写作,建立在新闻写作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3、明确作用,最大限度地引发受众的阅读欲望。4、追求“爆料”,切记要遵守新闻写作真实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经济报道成为大众追逐的目标,很多新闻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不少尝试和努力,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走近听众、服务受众。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生活》节目以及各地新闻媒体开办的《百姓理财》、《大众经济》等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受众群。而它们之所以同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以下八个受众关注的经济报道热区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