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作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传达,接受是欣赏者的审美选择,而构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关联的重要一环就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批评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立足于探索作品的审美因素、文化内涵及表现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一道真诚地传达艺术作品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价值范畴是对事物满足某种需要的功能的概括。价值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它具有相对性。社会行为的显著特点是目的性和选择性。所谓选择实持上是价值的发现、选择与发扬。所以,任何社会行为都有相应的价值标准。所谓新闻批评价值,就是体现在被批评的新闻事件、事实中的一种满足受众和社会正义或正当需求的功能。这种功能越强,新闻批评价值越大,批评报道就越能得到社会的欢迎。可以说,新闻批评价值的大小决定着批评报道的成功与否。探讨新闻批评价值,对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证新闻批评的有效性,提高批评报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电视剧批评?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拥有的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现象,总是伴随着人们对它的理性思考一起生存和发展的.这种理性思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就是批评.批评表现这个民族在相应的时代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这种审美理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在人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风尚、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品格和情趣,又是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外化的、物化的生动而又鲜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曹轲 《新闻界》2000,(1):29-30
我们正处于一个二元结构及双重价值并存的大过渡时代,最为痛苦的莫过于,拿起批评的投枪却不知投向何方,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批评报道面临的这种尴尬处境,是我们常说的采访难、写稿难、追结果难之外的“第四难”。 这种选择的艰难和艰难的选择,是大过渡时代必然产生的深层困惑。难以选择又必须做出选择,正视困惑才能走出困惑,而道德判断的重建和历史判断的确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定位的坐标。 一、从一篇“模棱两可”的批评报道谈起 搞了这么长时间的批评报道,有一篇并不引人注目的报道,对我来说,却是写得最艰难、也…  相似文献   

5.
黎霜 《新闻界》2002,(5):33-34
电视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必须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批评对象,即是说,选题要好。好的选题一开始就赋予了电视批评成功的基础,一旦选题错了,“那你所展开的批评就意义不大,或者根本没有意义,也就谈不上批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1)。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是好的选题呢?就电视批评的研究范围来说,大到整个电视文化,“包括了人类电视现象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社会积淀”(2);小到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文化现象、电视文化思潮。电视批评的对象无论大小,都脱离不了电视文化的圈子。而电视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新华社多功能厅召开了一个“中国质量万里行”新闻研讨会。“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这次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很多,但是批评报道几乎成了各个发言的一个共同话题,这种现象可能与“万里行”最使人注目的是它的批评报道有关,但是是不是与当前深化改革开放也有关系呢?深人改革开放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这一方面使批评报道显得更为必要,一方面使批评报道极其难于驾驭。在众多发言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是唯一专门讲批评报道的。艾丰的工作和文章充满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辩证法的艺术,这篇发言和他实际组织的“万里行”一样,使他的这种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批评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工作有所帮助,又能使各有关方面易于接受甚至于积极支持,“万里行”的实际工作和艾丰的发言始终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的度和各方承受能力、实际需要的切合点,“万里行”批评报道的成绩可以说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成功。本期卷首发表了艾丰同志的发言,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它可能会为读者研究和把握批评报道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闻仲 《今传媒》2006,(4):21-22
近些年来,由于文化环境的相对宽松和引进多、输出少的对外文化交流日渐活跃,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些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了问题。“我们以什么立场、观点来评价媒体”,就是这种反常现象在媒介批评领域的一个反映。某大学的一名教授一直想为研究生开一门媒介批评的课,这本来是值得大加赞许的一件好事,但这位教授却感到开这门课“难度太大”。他在给一本取名为《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以下简称《解读》)的论著写的序言中说:“最大的困难是媒介批评的一个理论框架——我们以什么立场、观点来评价媒体。对于媒体的表…  相似文献   

8.
撞车,对交通运输来说,是不应有的一种事故,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在我们宣传报道上,有时却也会发生这类“交通事故”。具体地说,就是今天宣传这种观点或做法,明天却又宣传反对这种观点和做法;今天褒颂的对象,却成了明天针砭的目标;今天所批评的,正是明天被表扬提倡的。试举几例: 某报在宣传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时,在通讯中赞扬他在调整工资时主动把应该给他调资的指标让给他人,显然报纸在提倡这种风格;但时隔不久,在报  相似文献   

9.
不久以前,有一位讀者在大公报上批評搪瓷用品上的花样——千篇一律的大朵紅花。他还挖苦美術設計师們是否平生就是見过一种花。我想口杯、臉盆上的花千篇一律固然不美观,但也不是十分要緊的事。宣傳工作若是千篇一律,那就有害于人。尤其是新聞寫作,若是千篇一律,或是“一般化”了,那就不僅是不美观,不僅是影响宣傳效果,甚至它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所以說,新聞寫作中的“  相似文献   

10.
某地委宣传部长常批评那里搞新闻的同志。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只能搞一些几百字的“豆腐块”,拿不出有“震动性”的东西来。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写的新闻“不全面”。他的全面,是指大而全。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不认真报道地区召开的一些会议。实际上,这种各地区到时候都开的会,省报、省台都不报道,写去了也无用。  相似文献   

11.
文娱新闻中不乏批评稿件,但多是所谓的曝光,某某和女明星开房了,某某明星又离婚了。看这类稿件多了,业内都以为文娱新闻没有批评报道,只有捕风捉影的猜测。在这种氛围中,文娱新闻需要有建树的严肃批评,获得齐鲁新闻奖的《山东曲艺有三大遗憾》,就是这样一篇严肃的文娱批评新闻。  相似文献   

12.
1不只是苏珊·桑塔格才有对政治批评的热情,许多作家和批评家都有这种热情。但热情并不一定有效,当充满热情的批评变得无效的时候,那种热情并不能传递给公众,而只能返回他自身,就像偏执狂那样。苏珊·桑塔格的政治批评是有效的,它将一种公共关怀的热情有效地传递给了公众。她让“政治”回到了日常生活场景,也让公众在日常经验中发现了“政治”。苏珊·桑塔格的政治评论有一种特殊的效果,即宏大的“政治”概念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图穷匕现,没有立锥之地。产生这种效果的秘诀在于其介入问题的独特角度和言谈方式。她介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英 《当代传播》2006,(4):77-79
所谓电视理念批评,就是在具体的现象和节目的分析中探索普遍性的理念,既是对于具体现象的批评,同时又是一种对于普遍性理念的建构与解构。新时期以来的电视理念批评实践取得了不菲的成果,通过选择、导向、制衡与监督,加速了一批老化的电视理念退出历史舞台,催生了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型电视理念,对于电视理论的建构、电视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对传统电视理念的扬弃中,对新兴电视理念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追问中,电视理念批评自身也在不断地建设、嬗变、整合中。本文将在探讨电视理念批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把握它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以电视批评著称的李幸先生在《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一书的封底有一段话:“如果电视没有批评,不是因为它太霸道没人敢吭声,便是因为它太傻了没人搭理它。”笔者认为,电视如果缺乏正确的批评和批评方法,不是电视创作者“弱智”,就是电视批评者缺少自知之明。为促进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良性互动,重构其批评逻辑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电视批评内在逻辑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的文化内质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电视批评是一种文化选择,这是一个现实的电视实践问题。它具体表现在电视媒体宏观政策法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5.
文娱新闻中不乏批评稿件,但多黾所谓的曝光,某某和女明星开房了,某某明星又离婚了.看这类稿件多了,业内都以为文娱新闻没有批评报道,只有捕风捉影的猜测.在这种氛围中,文娱新闻需要有建树的严肃批评,获得齐鲁新闻奖的<山东曲艺有三大遗憾>,就是这样一篇严肃的文娱批评新闻.  相似文献   

16.
批评报道的价值选择与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正负作用都十分明显。一方面,一篇好的批评报道能充分行使媒体的监督职能,揭露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不够严谨的批评报道常常会对受众的价值观进行不良的引导,影响事情按正常规律发展并解决。因此,批评报道的采写更需要记者无畏的勇气和审慎的态度。批评报道的价值选择价值选择是批评报道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批评本身即意味着以某种价值观为标准的评价、判断。而且,批评报道的意义恰恰也就在于它所维护的价值观:通过对违背该价值观的现象的批评,媒体捍卫了这种社会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说,正是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英国学者朱利安·沃尔弗雷斯(Julian Wolfreys)出版了《21世纪批评述介》(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21st Century)一书,该书的第12章为戴维·庞特撰写的"幽灵批评".看到这个题目使人感到有一种阴森森的诧异:有一种批评理论叫做"幽灵批评"?此前似乎还鲜有所闻.这种"幽灵批评"是一种"幽灵式"的批评,还是对"幽灵"的批评?后一种理论似乎应当属于灵魂学、精神学,或者精神现象学之类,大概不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属于文学批评的,大概只能是前者了.那么,什么是幽灵批评呢?  相似文献   

18.
“被”字句是被动句的一种独具特点的结构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被动句式的主要区别是用“被”字表示句中的被动关系。例如: ①他被批评了。②他被哥哥批评了。③他被哥哥所批评。以上例句是“被”字句的三种不同的结构形  相似文献   

19.
大凡每一个新闻采写者都感到搞批评性报道难。那么,采写批评报道有无方法可循呢?经研究近几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批评报道,归纳成十种方法,以供广大通讯员、记者和编辑借鉴。一、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种方法能使被批评者取得一些心理平衡。这种报道,一般是在事情有了明显的结果和定论后加以报道的。二、正反对比。这种方法,只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记者不加任何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的层次性 根据要批评错误问题的性质,批评报道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摧毁性批评报道。这是最严厉的一种批评报道。它要摧毁的,是被批评的对象。例如,对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的报道,就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舆论上的摧毁,是应该不留任何余地的。 二、批判性批评报道。这是比较严厉的批评报道,它要批判的是涉及大是大非、严重违背四项基本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