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面顶板观测的目的在于: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和回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分析支护强度及支柱布置的合理性;检验切顶支柱的支护效果和切顶性能;寻求落煤和放顶等各工序同时作业的合理步距,以便提高设备利用率;提供可靠数据,使回采工作面达到安全、高效的综合效益:同时为无煤柱护巷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糯东煤矿11702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受支架工作阻力初撑力、安全阀开启、支护状态及顶板周期来压影响,工作面出现顶板切顶事故,本文通过对上述5个关键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监测分析。基于理论及观测结果总结出该工作面切顶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止工作面切顶事故预防措施,加快了工作面的推进进度,有效提高回采经济效益,为后续开采提供有效理论支持与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发生的冒顶事故,绝大多数出现在使用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尤其是重大的切顶伤亡事故,一般都是支护能力不足所造成,致使现场盲目增加支拄密度。如何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确定各种单体液压支柱的合理密度,是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根据山东矿业学院矿压研究所矿山压力及顶板控制理论,单体支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可用下式表示:n=P_T/R_T 式中n—支护密度,根/m~2; Rt—采场支架合理的承载能力,t/m~2; Pt—单体支柱的实际支撑能力,t/m~2; 利用上式计算求得的支护密度,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杜绝采煤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切顶事故。支架的承载能力除了必须平衡直接顶的岩石重力外,还要尽可能避免老顶运  相似文献   

4.
针对下分层综采工作面托顶煤回采顶板管理困难的难题,通过选择合理的回采层位;借鉴巷道托顶煤掘进超前控制顶板技术,打超前控顶孔控制顶板;加强顶板支护。实现了平煤股份一矿戊8-10-21023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今后类似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采煤机割煤时对深井回采工作面中部单体液压支柱上压力的观测,了解到采煤机割煤时对一固定单体柱上压力的影响变化规律,为深井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采煤机割煤时对深井回采工作面中部单体液压支柱上压力的观测,了解到采煤机割煤时对一固定单体柱上压力的影响变化规律。为深井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叫做爆破采煤,简称炮采。炮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有:破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回柱放顶等工序,炮采劳动强度大、产量和生产效率低,是一种较落后的回采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永飞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168-168,217
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控顶面积大,要求支护强度高,特别是在高地压、破碎顶板条件下顶板管理难度异常突出,本文介绍了朱庄煤矿在高地压、破碎顶板条件下架棚巷道率先使用金属限位梁配合液压单体复合支护技术并分析了较工字钢单一支护的优缺点。同时对切眼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后此类条件下切眼支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平煤二矿庚20-21070工作面大断面切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锚杆+锚索+单体支柱支护方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锚杆索支护参数。切眼成巷至工作面开始回采期间,巷道变形数据能够满足设备安装要求。表明:采用锚杆+锚索+单体支柱支护能够实现庚20-21070工作面大断面切眼一次支护,该技术可为相似矿井工作面大断面切眼一次成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工作面上下巷受支撑压力作用下岩层移动变形的规律、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参数和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顶板岩石受力改变情况、直接顶岩石破碎特征分布规律等一些参数和规律,对工作面区域岩石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对壁式体系工作面支柱支撑阻力、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回缩量进行定期的观测与研究,从而了解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移动规律和来压冒落规律。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了解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分析顶板岩层的运移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确定合理施工工序、采煤参数、顶板控制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龙湖井田范围内的54^A层,煤层厚0.75m,底板有0.2m原砂质泥岩及2m厚中砂岩,回采中使用DZ0.8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钻底,造成顶板下沉量大,且顶板破碎经常发生的切顶支柱扑倒和局部冒顶事故,不但严重威胁安全,而且单产只有0.3—0.4万t/月,初期支柱均穿铁制底鞋防止支柱钻底,但操作复杂,工效低,铁鞋管理难度大,丢失严重,不但材料费大幅度提高,而且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54^A属上部煤层,提高54^A煤层的单产对释放其它下部煤层,保证我矿生产接续,意义非常重大,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采用气囊与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在一采区右四片54^A采煤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2.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奈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煤矿针对该层伪顶厚度大、易冒顶、较难管理的实际情况,对该煤层的巷道布置、项板管理、支护形式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在二采72左一片炮采工作面,43002采煤队经过八个月的开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漏冒顶事故,为以后的类似复合顶板煤层开采积累了经验.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措施:在巷道布置上,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面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控顶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5.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j}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雷磊  张伟 《科技风》2014,(8):74-74
为进一步研究掌握特厚综采放顶煤工艺下高韧性煤层顶板控制规律,特对我矿Ⅱ020203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破碎等特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工作面使用ZFD100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PM32电液控制系统监测支架压力状况,同时对来压期间顶板破碎带与顶煤回收、中部夹矸等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表明,特厚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来压期间受顶板支护状况受煤层韧性及节理产状对顶煤破碎程度较明显,选取较高支撑工作阻力的ZFD10000型综放支撑控制顶板。该研究对类似特厚煤层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具有较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巨厚砂岩顶板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对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煤矿1432(1)工作面深孔预裂爆破控制性放顶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爆破前后高抽巷抽采效果及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进行对比分析,考察综采工作面巨厚砂岩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控制性放顶瓦斯治理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深孔预裂爆破控制性放顶技术能有效保证工作面巨厚砂岩顶板正常垮落,增强顶板的裂隙,从而充分发挥高抽巷的瓦斯治理效果,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整个回采过程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应是初次放顶和收尾,而对于坚硬顶板来说,初放顶的安全生产又远远大于收尾的难度,对于底板软,支柱易钻底的坚硬顶板的初放顶列是难上加难。新安矿东翼三采区负160九层左五片吨煤的条件就具备了以上种种不利条件,在回采过程中初放顶悬顶面积达11165平方米而安全放顶,在坚硬、难放顶板的管理方向,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河矿首次采用6.2米液压支架回采特厚煤层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数据,了解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分析6.2米大采高工作面老顶来压特征,以此确定6.2米大采高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强度等特征,得出回采空间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全面掌握6.2米大采高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基本规律,为今后6.2米大采高采煤工序安排、顶板管理方式、采煤机械和支护设备的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部8#薄煤层软底工作面的试采,采用单体柱配墩柱联合支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顶板的下沉量,防止了单体柱钻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同时对该面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为今后薄煤层软底工作面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