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好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看准题目,认真思索,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含义、要求、重点,明确题目与材料对体裁、内容、选材范围的基本要求,要仔细理解文题中每个词语。找准题眼法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亦称“题眼”。只有抓住了题眼,才能把握中心,恰当选材,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题眼又是题目的灵魂。命题作文在审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抓题眼,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重点。抓题眼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主谓短语就应重点关注一下谓语,是偏正短语就该紧抓定语或状语。如“我真行”这个命题就该写“真行”的题材,而一个“真”又限定你必须写自己干得很棒的内容,是样样都棒而不是偶然间出色一回。半命题作文审题也有一些规律:先用抓关键字眼法读懂给出来的半个命题,再运用语法分析法圈定题目里要填的是什么成分或什么性质的短语。如审读“我,我快乐”这个题目,给出来的半个命题是“我快乐”,快乐”…  相似文献   

3.
审题准确,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考场作文时,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题型,采取不同的审题对策。一、准确把握已知项全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给全了题目或话题。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找准题眼。所谓"题眼",主要是指题目中标明主要限制的关键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一般而言,它是指主谓短语类文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文题中的修  相似文献   

4.
黄丽华 《作文》2023,(7):27-28
<正>单元要求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2.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3.抓住“题眼”,确定文章重点。写作指导审题要细,题目中的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心词往往决定了写作对象和事件,修饰成分则进一步细化了对象和事件的属性特点等,这都必须在写作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一、审好题是做好文章的前提。高考作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在审题时抓住“要害”。如果是命题作文,就要弄清题目的含义,注意题目上关键的词语,明白作文到底应写什么,同时还要注意文体、字数及其他相关的要求。如1996年高考  相似文献   

6.
“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学生在作文审题中所反映的问题,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面对文题,摸不准题眼;二是对有些含义深刻的题目,不能透彻理解;三是不能理解有些文题的比喻义、引申义,只能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7.
朱碧玉 《现代语文》2005,(12):31-32
审题篇“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只有新的文章才能令人赏心悦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新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创新应从审题开始:一、命题作文审题的创新命题作文的题目已给定,那么审题的第一步是弄清题目的意思。如《凡人小事》,题目中凡人就是指普通人;小事就是指看似不值一提,实则令人怦然心动的事。其次,应扣住题眼。如《人间真情》这道题的题眼是“真情”,写作时就应扣住“真情”这一题眼来写,写出人间的真挚感情。第三,创造性地思考题目含义。如《我的一家》这个题目,若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审题,就只能想到实实在在的家庭;若能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8.
现在不少中学生写命题作文往往只看题目的表面解释,而没有很好地理解题目中的深层含义。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是有比喻意义的,我们在审题时应注意。例如,《说花》,这个标题是个动宾短语,本题极易写成说明文,说“花”的结构、生长、形状等。其实中心词“说”要求解释、阐发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的标志词,要求写成阐释性议论文。本题要求写“花”,就写“花”的本义是不够的,没有多大价值。而必须写“花”的比喻义,这样才能展开论题,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花作类比,找出议论对象与花这两者之间本质属性上的相似点进行说明。“花”的比喻义很多。例…  相似文献   

9.
“千古文章意为高”,自古以来,立意往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高明之处。“意”同样是半命题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着作文能否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在上期中,我们讲解了半命题作文审题与填题的技巧。其实,审题与填题的过程,也正是立意由朦胧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作文的题目已经确定,我们如何让作文之“意”完全确立,为作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0.
补充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空缺内容,其实牵涉到了审题、立意、选材等写作构思过程的一些重要环节,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完美地补充出一个文题是半命题作文写作出奇制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话题作文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命题作文已经完全成了全国各大城市中考试卷的主角。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该如何审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它往往是文章题目的表意重心。有些作文题,只要我们能准确把  相似文献   

12.
第一单元材料和主旨题目一:我的初一生活审题及写作指导:从整体看题目,这是要求写一篇反映学校生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眼(即中心词)是“生活”,题眼前面有两个限制词语:写谁?“我”,第一人称。写什么时候的事惰?“初一”的生活。显然,这里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的穿衣吃饭,而是要求同学们回忆校园里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这是半命题作文《第一次×××》经补充文题后写出的,题目一般要求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除了要写具体,老师会要求你写出“第一次”特有的感受和心情,否则就写不好这篇文章,这也是审题时自己的心要站高望得远的一个要点。重点是要紧扣“第一次”这个题眼来写,要写出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学生初写议论文首先感到困难的是不会审题立意。尤其是命题议论文的审题立意。本文就专门谈谈命题议论文的审题立意的问题。命题作文是对写作能力进行测试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是我国传统的考试形式。写命题作文要紧紧抓住审题这一环,决不能一见题目就不假思索,提笔就写,而要对题目进行认真地分析,要抓住命题的中心词或词  相似文献   

15.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辨析作文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准确无误”上提几条实在的方法:第一,立即抓住“题眼”。例如《神圣的爱》这道题目,“眼睛”就是“爱’宇。写作时,从开头到结尾,都要让字词句篇洋溢着爱的热浪。“题眼”的表现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keywords)”,也就是信息蕴含量最大、最丰富的词语。而该词语所蕴含的信息,有的是题目本身提供了暗示的,有的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加上去的。我们知道,一般性文题是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一个词。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中当然…  相似文献   

16.
小学毕业班的作文复习要抓住五点:审清题意;明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学会修改。一、审清题意命题作文首先要审题。题目审得清,不但可以不走题,还可以打开思路,写出立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怎样训练学生审题呢?可从三方面做。 (一)分析题目,防止走题。 1、辨析写作对象。要辨清题目是要求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 2、定写作范围。要审清题目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的限制。 3、找文章的题眼。题目中往往有一个重点词,透过这个词就可确定文章的中心及内容,这个词就称为题眼。例如《童年趣事》,它的题眼是“趣”,要求写出童趣来。 (二)比较题目,防止混题。为了不把题目写  相似文献   

17.
命题作文是一种好的传统文化的训练方式。它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 ,能较好地训练、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功底。因此 ,命题作文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而要在命题作文的训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明题意则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所谓审题 ,就是剖析、研究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按题目限定的内容和形式来写。审题的主要内容是选定文章的体裁 ,分析题目的含义 ,弄清文章的内容范围 ,确定文章的中心 ,选择适宜的人称 ,简言之 ,就是“五审定题”。第一 ,抓标志 ,定体裁命题作文中 ,各类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标志。抓住了标志就可以确定文章…  相似文献   

18.
师:命题作文,对作文题目的字面意义的理解是我们审题思考的起点.要理解题目中每个词语的意义,分析词语的组合方式,进而理解作文题目的短语或句子的含义.2009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请大家对题目中的词语逐个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抓课题 ,揭思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题目就直接或间接揭示了文章的思路。故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审题和释题。如《别了 ,我爱的中国》一文 ,教学时先让学生审清题中的每一个词的意思 ,重点弄清“爱”这个中心词在全文中的含义。据题得知 :作者通过写“我”与祖国的告别 ,来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国心。这样就把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了。二、抓内容 ,引思路“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文章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表现形式。如《桂林山水》开头先以总的形式交代“桂林山水甲天下” ,然后分写了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  相似文献   

20.
抓题眼、审题意是作文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抓准题眼呢? 如果是句子做题目,题眼往往在谓语上,谓语有附加成分宾语或补语的话,那么题眼往往就是宾语或补语;如果题目是短语,题眼往往在附加成分上,特别是靠近中心词的那个,如果是词语做题目,题眼往往是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找到了题眼,那么如何弄清它的含义呢?查字典词典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