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专利遏制战略是隶属于其宗主国的国家经济战略的子战略。专利遏制战略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专利遏制战略源于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两种安全战略。并受国家经济战略特征的影响。在高新技术领域,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不断强化专利遏制战略。我国企业崛起于世界舞台的过程,就是一步一步打破外国专利遏制战略。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列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IC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对传统产业具有极大的渗透性与带动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IC专利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技术安全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征。IC技术是提升我国专利竞争力的关键。我国IC产业专利竞争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需从指导思想、组织模式、重大专利技术突破口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以纯电动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从专利发展趋势和主要专利技术等方面对比分析全球及我国在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由此分析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发展态势.对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对纯电动汽车专利技术研发的引导作用,增进纯电动汽车专利的协同创新,形成专利竞争合力并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专利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又使得跨国公司在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时不得不加紧防范.本文从影响跨国公司进行专利战略规划的六大因素着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又使得跨国公司在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时不得不加紧防范。本文从影响跨国公司进行专利战略规划的六大因素着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形式,对于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专利数量与质量、产业与技术布局、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发现,江西省目前在专利发展中还存在各地市发展不均衡、战略新兴技术少、企业创新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应通过加强专利保护意识、提高成果转化率等方式,努力提升江西省专利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专利战略的目标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中国企业要想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分析竞争对手,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强烈的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发展壮大之动机,但与重视创新相对应的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专利运营过程的实施、转让许可与变现三个阶段中存在着从属专利侵权、专利检索不当、技术秘密泄露等各项风险。基于此,制定专利运营战略、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合理取舍专利技术、主动购买专利保险等措施是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提高专利技术含量的有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建新  盛媛  吴光豪 《文教资料》2010,(24):189-190
高校科技人才济济,科技实力雄厚,具有良好的实验设施和科技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专利战略处于整个专利战略层次的基础位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大,但商业化、产业化实施却相对不足,目前的"专利实施率"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高校专利实施的真实情况。造成高校专利实施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利技术本身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在专利运用和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因此,高校应从政策和管理上积极引导专利申请的目的更多地趋向于专利实施,以公开技术获得法律保护,通过实施应用实现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专利池的发展历程显示出专利池制度在众多领域有降低授权成本、减少恶性竞争、扩大产业联合的积极作用。但基因专利池同时面临着成本高、必要性低、容易造成垄断、保护无效专利等质疑。我国的基因产业亟待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允许基因专利的存在,对于基因专利池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同时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努力避免基因专利池的缺陷,而不应该在还没有试验的时候就畏首畏尾。  相似文献   

12.
核心能力的培育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核心能力是一个合力,是企业各种运作机制全面改进的结果。实证性研究表明,零部件生产、宏观政策利用、自主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技术的提高与物流机制的优化对我国汽车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合作制度改进与创意设计对核心能力的改进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企业是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促进江苏省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策略。江苏省生物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包括五个要素:战略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发能力、生产运营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根据江苏省生物技术企业运营实践的数据调查,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实证性的研究揭示了企业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相似文献   

15.
相子国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3):27-29,34
当前,山东食品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明确食品经济管理研究基地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山东食品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研究。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是位居食品经济管理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这一研究的关键是食品企业核心资产(技术资产、人才资产和管理结构资产等)的构建,核心是提升山东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及其后的配套法规、指南相继出台,反垄断法躯干日益丰满,但对专利联营的规制依然是一片空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出台,高举创新的大旗,但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联营的问题日益突出。结合近年来最新的学术成果、国外的优秀经验和具体的实例,对专利联营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立足中国实际,以“拿来主义”的眼光,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格局视角,从细分技术领域和行业两角度搜集数据,以国外五大在华车系、国内十强省作为参照,通过专利占有率和排序、专利所有权属性结构、技术比较优势指数分别研究福建省汽车产业发明专利格局。研究认为,福建省汽车产业总体及其细分技术领域或行业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且仅在零部件、电动汽车和底盘技术领域维持一定的技术比较优势。建议从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开放式创新模式等方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产业是典型的创新型产业,也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广东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而知识转化是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性策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在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现实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知识转化对核心能力促进路径的微观机理,从而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the indicator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of the nanotechnology-based sputtering system industry based on industry requirements and analys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industry for promoting the human resource of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technology. The document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 and Delphi technique surveys were considered and the survey items with 32 items divided into 7 domain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consensus opinions of 10 experts by the Delphi survey technique. Through three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alysis,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cales for the K–S tests showed a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for nanotechnology-based sputtering technology by applying surface heat-treatment industry. These guidelines can also reveal the practical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of nanotechnology-based sputtering technology to deal with any subsequent challenges,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invisible services for students in a technology institute program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