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果简介:双模TD-LTE/TD-SCDMA射频收发器芯片是为用户设备(UE)而设计,该芯片支持在TD-LTE/TD-SCDMA标准下的2300—2400MHz及2570—2620MHz频段(TD-LTE)、2010—2025MHz及1880—1920MHz频段(TD-SCDMA),用户设备能于TD-SCDMA3G网路内操作,并且于LTE4G网路内自动提升至极高速模式。其主要技术特点有:(1)双模多频段3G/4G射频收发器,支持频段TD-LTE频段38∶2570—2620MHz、TD-LTE频段40∶2300—2400MHz、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介绍和分析了TD-LTE系统RRC子层的功能结构,并将传统的RRC子层的2状态再细分为5状态,有效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重点阐述了RRC连接建立的过程,为下一步的LTE协议栈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2,(7):1-6
自主创新成果落地TD-LTE全球部署加速经过四年的产业化、国际化推动,我国主导的TD-LTE已成为全球移动宽带主流的TDD技术,得到国际制造、运营等产业和市场的广泛支持,有望在TD-SCDMA实现获得"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我国主导技术的"国际应用",实现我国通信产业由"跟随""突破"到"引领"的大跨越。TD-LTE获得广泛支持全球化产业链日渐成熟TD-LTE为长期闲置的非对称频谱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为全球各类运营商带来了广泛机遇,也为缺乏有线宽带资源的发  相似文献   

4.
跟据目前国家重大专项重点项目“TD-LTE规模技术试验”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线索,对TD—LTE技术的演进路线、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对TD—LTE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分析研究了TD—LTE产业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TD—LTE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机接入技术是LTE协议栈MAC层的功能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在LTE中,随机接入的主要目的是上行定时同步校正,用户功率调整和用户资源需求的申请。文章为了实现LTE协议栈MAC层随机访问过程,重点研究了MAC层协议,分别提出实现随机访问过程的方案和测试仿真平台的搭建方法。文章详细描述了随机接入的流程、有限自动状态机的设计原理以及具体实现方法,为了提高LTE协议栈的性能,文章提出了零拷贝技术。使用两台PC机做了仿真实验,得到了基于竞争模式下的随机访问过程实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Vo LTE是中国移动基于TD-LTE网络的主要语音解决方案,本文对Vo LTE的原理以及架构进行了分析,还对Vo LTE组网测试及智能网业务的继承测试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促进Vo LTE组网测试及更好继承和发展智能网业务,在从而促进我国通信行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邱仰林 《今日科苑》2010,(11):122-123
中国移动在世博园推出的TD—LTE是我国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被电信界业内人士认为是准4G技术。理论上,LTE的传输速率大约是现有主流3G网络速率的几十倍,它所能达到的每秒100兆位的理论下行速率,可以引发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新一轮革命。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手机终端不仅需要支持在FDD/TDD LTE、WCDMA、GSM模式下能独立通信,而且需要支持FDD/TDD LTE、WCDMA、GSM系统间的互操作,包括系统间小区重选、重定向以及切换等。  相似文献   

9.
聂超 《科技风》2011,(14):141
本文首先多FDD与TDD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阐述,而后重点论述了LTE TDD和FDD的关键过程———HARQ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TD-SCDMA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享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G网络数据标准,它受到国家的重视迅速推广,目前中国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系统已然成为公众注视的焦点。现研究者以TD-SCDMA系统实验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阐述了TD-SCDMA网络数据的提取及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分析结果的具体应用,为目前TD-SCDMA网络规划和优化以及TD-LTE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2,(1):19-23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作者:王映民等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231161出版时间:2010-06-01版次:1页数:514装帧:平装开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科技>电子与通信《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是一本专门介绍TD-LTE系统与技术的图书,书中全面介绍了TD-LTE标准及技术,详细探讨了TD-LTE的特有技术,并对LTE系统技术与标准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完整描述。  相似文献   

12.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能够提供比3G更高的网络性能和更优的用户享受。功率控制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用于补偿无线信道的衰落影响,使得信号能够以比较适合的功率到达接收机。本文研究分析了Android平台的系统架构和组件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与TD-LTE功率控制过程相结合,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TD-LTE功率控制过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设计。系统实现了对TD-LTE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并能够在不同信道情况下计算功率控制值,还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使用户了解TD-LTE的功率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科技通报》2013,(8):43-46
研究了TD-LTE系统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LS信道估计、LMMSE信道估计、基于DFT的信道估计3种算法的原理。利用MATLAB搭建LTE系统下行仿真链路,分别在3GPP EPA5,EVA70和ETU300 3种信道环境下,测试了LS算法、DFT LS算法、LMMSE算法和DFT LMMSE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DFTLMMSE算法的性能比较优良,为实际TD-LTE系统下行链路的信道估计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智能天线在基站之间相干传输,天线之间实现发送定向信号,可提高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对于TDD系统,由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共享相同的传输频率,所以认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在相干时间相互缠绕,即信道经历相同的衰落。TDD系统可以使用上下行信道互易的特征,利用智能天线技术提升LTE-A的整体性能。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在TD-LTE系统中的应用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赵璐 《今日科苑》2009,(14):173-17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工作于2000MHz频段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ITU于2000年5月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5种3G技术,包括3种主流的CDMA标准:WCDMA、CDMA2000和CDMATDD;以及2种非主流的TDMA标准:UWC-136(目前已全面转向GSMEDGE和WCDMA)和DECT(因频谱原因而保留的)。其中,CDMATDD又包括由我国提出TD-SCDMA(又称为低码片率TDD,LCRTDD)和欧洲提出的TD-CDMA(又称为高码片率TDD,HCRTDD)。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时分双工技术的两种主要通信制式:低码片率的TD-SCDMA以及高码片率的TD-CDMA。文章从应用的角度比较了两系统的物理层技术、适用范围等多个方面,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制式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LTE组网及2G、NB-IoT、TD-LTE、FDD-LTE四网协同的要求并具体从规划、优化纬度阐述了协同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成果简介:LTE小基站基带核心技术包括了应用于硬件原型机上的全部物理层参考设计。硬件原型机包括了针对小基站而优化设计的可编程器件。技术指标:(1)符合LTE 3GPP Release 8的标准;(2)支持TD-LTE和LTE FDD;(3)支持10MHz和5MHz带宽;(4)拥有发射分集、下行2X2多天线输入输出和上行多用户多天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杨磊  苗丽 《大众科技》2009,(1):57-59
文章描述了第二代移动通信上网的现状,展望了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上网技术的三种标准,并介绍了基于TD-SCDMA标准进行了3G移动通信网卡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方案,TD-SCDMA无线模块、USIM卡、USB接口等硬件模块及TD-SCDMA协议栈软件、AT指令集、驱动程序、相关应用软件等软件模块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2)
目前TD-LTE网络受频率限制,穿透能力不足。而在住宅小区或城中村中的基站选址难度非常大,如何提高LTE网络的覆盖能力,是无线网络建设中的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城中村或开放式小区中,建设分布式系统,充分利用分布系统深度覆盖能力强的特点,提高LTE网络的深度覆盖能力。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新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22)
TD-LTE全称为Time Division Long Time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被各大媒体称为4G网络,实际上目前已投入商用的TD-LTE技术还未达到4G标准要求,只是介于3G与4G之间的一种过度技术。本文对影响TD-LTE网络覆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