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方式,在非遗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使命。笔者针对地方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际,提出从校内的文化研究基地、课堂、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多种传播媒介、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通过多样的教育传承,拓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为保护、传承、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凝聚力和认同感。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教育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需要坚持传统音乐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原则,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可以采用优化生产、销售、流通的商业化过程,再次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提升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效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基础上,结合其保护与传承意义,探究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以期实现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和教育是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在文化传承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名师工作室”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推进非遗传承教育的有力载体。现以无锡市新吴区社区学院“名师工作室”为例,分析其在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非遗传承融入社区教育的策略,以期通过发挥非遗的内在价值和社区教育育人功能的整体合力,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少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站在非物质文化的高度以武术为例,借鉴国内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经验,探讨武术文化作为民族瑰宝在青少年中传承的途径,诚希望能为我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受自身传承方式的影响、传承人制度的缺陷、受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地理环境因素等方面。针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保护传承策略:找准定位,充分挖掘其非物质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保护好传承主体,充分发挥地方馆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范畴,加强法律保护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优秀的文化,意义深远。使用标准化技术与文化有机融合,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原有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区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但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被忽视和遗忘.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加强相关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传承和利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区各级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刻予一个民族的印记,彰显着民族精神和文化多样性.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着巨大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巨大挑战.具体表现在行政法保护的立法缺乏规划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缺乏实施细则[1],行政法保护机制不健全.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是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与竞技"类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切实加强高等院校传统武术的教育与传承,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未来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呼吁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自2005年起,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岭南醒狮产生的渊源进行回顾,并分析了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的必要性。最后,就岭南醒狮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以期为弘扬醒狮文化,并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必须提高自身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应用,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显著地变化,因此,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必须采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从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教育现状入手,详细探讨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政府在建立完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方面的主要职责,以及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传承人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几年来国家政府下大力气支持和保护的项目.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大德育观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进行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是继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开展青少年及社区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与学校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和目的抽样对江苏省8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对传承人行为动机进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路径.结果显示:1)对于项目最初的喜欢和选择是传承人坚守传承的动力源;2)"身份"、"责任心"、"认同感"是传承人传承行为的条件和保障;3)"荣誉感"是传承人参与项目和传承行为的"价值追求";4)在传承路径上,除政府支持、专家研究以外,更需要项目所在地的乡村宗族组织、大学生村官以及对传统文化富有热忱的退休教师、干部等群体借助传统节日等文化活动平台,最终实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共同体的自我救赎,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等,对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蔡李佛拳)的价值特征;提出了佛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为了加大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我国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塑造大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基于此,本文以花鼓灯健身舞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资源和文化宝库,对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介绍了高职设计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存在传承观念落后、传承内容单一、传承队伍薄弱、传承环境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高职设计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需要转变传承观念、设置传承课程、加强传承师资、营造传承环境等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民族文化根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依靠传承人的活态传承。目前瑶族刺绣已建立比较完备的传承人体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传承人队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传承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建构由抢救性保护、赋能激励、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活态传承机制十分必要,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一个良性的“活”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