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现行的认定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针对现存的问题,从完善量化内容、合理制定量化分值、规范认定流程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期探索出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新方法,不断推动高校资助工作向科学化、公平化和精准化迈进.  相似文献   

2.
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比例相应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日显突出,在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困扰了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为了更好地将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本文认真研究了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针对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索并总结,希望能够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确保扶困助学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环节是各项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提,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高校在贫困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量化评价的具体方案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高校贫困生认定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校贫困生的困难等级认定复杂程度日渐增长,本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模式进行了系统探究,并设计了一套以个人家庭状况信息、个人在校情况和班级民主评议三位一体的量化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对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伪贫困生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针对助学金发放的个人申请——学院审核——发放消费三个重要环节,探讨规避伪贫困生现象出现的较为优化的贫困生认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要对贫困生认定进行新的构想:根据谁申请谁举证的原则提供证明材料,提出明确的建档条件和标准,对拟建档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出建议名单,经班级民主评议、异议申诉、公示后进行建档,同时对贫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芮智刚 《教师》2011,(17):16-16
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主要问题是认定标准模糊,认定方式不当以及家庭情况的调查不详细。认定工作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能很好地避免主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还应建立贫困生动态信息库,并在单纯资助以外加入能力培养,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一部分贫困生由此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要关注其“心理贫困”问题。要在认真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独立学院为样本,在大量文献研究及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并深入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评定条件的认可度,也试图对国家助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两免一补"自2001年出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试点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和完善阶段。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政治诉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两免一补"政策加快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步伐,对降低中西部贫困程度、丰富人力资源、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它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家长和教师。15年来,它发挥了强大影响力与作用力,因而它是一项成功的政策。有三点经验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从路径上看,它走的是农村贫困县-农村-城市的路径,覆盖面依次扩大;从资助内容、资助标准上看,也是依次拓展,不断提高,这不仅保证了资助行动的有序进行,也保证了资金的切实有效,因而是最经济的。第二,这一政策的设计是自上而下的,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谱写了一曲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华丽篇章。它既反映出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也由此开拓出中国教育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对此,我们应感到制度自信。第三,政策设计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锲而不舍向前走,这对我们制定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大多存在自卑、自闭、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障碍。物质补助虽能缓解经济压力,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精神扶贫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挫折教育、扬长教育等,注重从精神上塑造人、从灵魂上培育人,从思想上感化人,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实现心理上的脱贫。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扶贫助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困惑和尴尬: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未能有机结合;对于困难补助存在“我不要”与“不要白不要”的尴尬;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来说叫好不叫座;对于勤工助学来说想拥有不容易,而奖学金只属于幸运儿。扶贫助学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未能尽如人意,有限的济贫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进一步对扶贫助学体系进行思考,提出了完善高校助学体系的对策。以充分发挥扶贫助学的济困助学和教育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收费上学制度对蒙古族贫困生择校、入学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内蒙古地区高校助学贷款起步晚、成效迟、覆盖面小。国家应设立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专项助学基金,加大资助力度;同时要简化申贷手续,不断完善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做好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化改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贫困生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中思想上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教育功能、健全心理教育、深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从而完善贫困生的教育救助,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1985年以来,我国通过地区开发持贫战略的实施,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地区开放扶贫战略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人口、更快地消除绝对贫困,应当及时地从以地区开发扶贫为主的战略转向以贫困人口为对象的扶贫战略,并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提高扶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量特困生享受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进入大学校园。以某高职三名特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从他们在校经济收入、消费支出、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多视角来探讨特困生的生存状态,结果表明特困生社会支持资源缺乏,收入来源有限,消费支出项目多,生活压力大;无偿资助造成心理困扰,他们更渴望有偿资助和匿名资助;因兼职打工多,影响学业和发展;他们心理状态有好的特质,但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及收费制度改革等现实问题的出现,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对全校贫困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