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分别从隐性知识转移主体、隐性知识转移双方间的关系、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和转移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特别是对近年来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与借鉴,力图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转移:动因、影响因素及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是高校教师非常宝贵的资产。高校教师间进行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对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激励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型团队、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估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有利于知识转移的高校组织文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袁龙  郑大宁 《华章》2007,(12):20-20
技术转移是推动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企业层面的理解,雄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保持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文献研究出发,论述了技术转移其实是一个知识系统的转移,认为技术知识系统包括产品、人员、设备、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和原理性知识.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是技术转移的重点问题,以及隐性知识转化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隐性知识转化保证了技术转移中各个环节有效性和完整性,对技术转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是技术转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试论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转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馆员隐性知识转移条件及方式。明确促进馆员苎譬知识转移的对策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及和谐的组织环境,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搭建人才竞争机制平台等。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转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导师负责制中师生隐性知识的转移分为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的转移,伪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使用语言知识或符号规则编码进行,真隐性知识的转移只能在特定情境中以联结学习的方式进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伪隐性知识转移的编码———诠释模型,提出了真隐性知识转移的触发模型,探讨了导师负责制中促使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来讲,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对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其策略有建立限制垄断的机制,关注隐性知识拥有者的需要,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企业组织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7.
构建产学研合作中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产学研合作企业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直接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绩效;隐性知识共享氛围和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产生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在隐性知识共享氛围、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亲密关系与隐性知识共享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隐性知识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也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点.文章在阐述隐性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高校有效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若干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知识的内涵以及知识存在的层次,依据SECI模型的基本原理,系统研究了企业内部三个层次之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移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实施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特殊的知识传播组织、学习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高校隐性知识就足高校知识创新的源泉,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其隐性知识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知识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分析信息化视野下高校隐性知识的涵义、分布和价值,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鸿雁 《中国德育》2006,1(8):62-64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实行导师制在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人才储备、学校环境、信息技术以及学生的主观愿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条件。普通高专在充分考虑制约导师制实行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具体措施实行导师制,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主要来自学校、学生和辅导员自身。多元化的角色期待易引发角色冲突,令辅导员无所适从,要从学校和辅导员自身来调适和化解这些冲突,走出一条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职业化视域下甘肃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现状,梳理出甘肃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甘肃高校发展实际,分别从完善制度设计、增加辅导员编制、理顺晋级序列、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等方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互补性。两支队伍的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思想与行动、系统性与针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渠道和主阵地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和现实体现。应从教师的教育协同意识培养和学校的体制机制创新两个方面着力加强两支队伍的教育协同,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相似文献   

15.
对嘉兴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基本满意,但对辅导员工作不同方面的满意度有差异。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最低的是深入学生情况。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最迫切的的需求是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需要建立规范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制度体系缺失的症候有:身份不明、职责不清、专业薄弱、队伍不稳、激励不足。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需要:规范准入制度,健全培训制度,完善激励制度,使辅导员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建设有规划,结构能优化。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包括问题意识、必要的知识储备,科学的研究方法、良好的科研品质。辅导员的科研应重点关注热点问题、交叉学科的课题,加强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辅导员应从加强学习、增强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把工作和科研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安徽省芜湖市2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调研,分析高校辅导员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应用、媒介批判、媒介道德、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认知等方面状况,从树立媒介素养主体意识和建立培训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如何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不同的研究角度建议不同。目前的相关研究少有从大学生的视角来认识和讨论这个问题。用"我们的视角"了解大学生、用学生能接受、愿接受、想接受的有效方法引导大学生、用主动的、温暖的、耐心的真诚爱心关注大学生这是从学生的视角对相关研究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强化问题意识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要重视解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面对现实中价值冲突和思想困惑的矛盾,辅导员的前置经验与学生成长的滞后性矛盾及特殊类学生的教育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