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帮助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在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以及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入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对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首先要充实教学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交代清楚历史脉络与宏观背景,引导学生由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适当介绍相关的学术研究理论。其次,要提高教学艺术,采用学生接受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最后,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本文从以上三大方面出发总结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心得,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解建红 《文教资料》2008,(26):212-2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学习中承担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任务,加强人文素质素养的任务,但开设以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到课和听课率低,认真研究的少,应付考试的多,为此,可采用专题讲座、问题探究、中外历史比较教学、有针对性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等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个双向互动,主客体相互呼应的过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政治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政治信仰地位受到挑战,价值选择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色彩加重,抗挫折能力的下降,心理问题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史实教育学生,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思想政治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设4年多来,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在数字技术条件下,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法、研讨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都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是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更新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摆脱对历史教科书的依赖,恢复历史应有的趣味性,丰富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进而为建立多元性的历史解释框架提供可能性。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影像教学一般应遵循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增强师生的互动性等原则。紧密结合专题教学,认真回应课堂提出的历史的断裂性与延续性、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反映整体的历史等突出的问题,是完善影像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4):157-1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回归历史学科的本真,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学会辩证、历史地认识、研究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法应当坚持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观点与材料、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求真与求信等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产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既有利于纠正旧课程体系忽视历史教育的弊端,又给新课程建设提出新问题.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来看,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已经达到了国家设定的主要目标,而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是如何把握理论课程属性与历史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调适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与学生主体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实现"历史理论化"与"理论历史化"的交互循环,开展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应是课程教学探索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实践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围绕实践教学,阐述了参观实践教学法、多媒体实践教学法和辅助实践教学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涉及若干重要环节,要注重调查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打好教学创新的基础;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以"专题问题"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主导教学过程;在教学思路上,重在贯穿历史逻辑,传授和阐释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行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时效性,有利于更好发挥思政课的教育功能。以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为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设计六个基本专题进行讲授。同时,专题的设置不固定,注重专题与高校所在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中新近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程,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进教学效果,必须明确课程定位,围绕课程目的,厘清其与中学历史课、专业历史课、"概论"课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要围绕课程内容,正确分析、比较"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人民共和国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研究型学习方式。教师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应发挥引导作用,注意典型性、多样性和差异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世界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方法。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待中国近代落后挨打与现代化进程,从国际背景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然性与曲折历程,从世界眼光和发展眼光认识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纲要》课是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加大"第二课堂"的活动力度,把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新增设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讲史为平台,通过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课程,显示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的性质和体系,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部分高校已采用这种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情况、必要性及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体现遵循教学大纲及时代性的原则,依托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个平台,构建校内课堂实践教学、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和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内心体验,有效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努力实现:文本话语范式与人本话语范式的结合;求真与求信的结合;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