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段]师:险峻的天游峰上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扫路人,想认识他吗?请大家浏览课文,用“”画出并朗读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生轻读、圈画)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在天游峰你所见到的扫路人?生:(1)“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相似文献   

2.
【教材解析】《天游峰的扫路人》写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在天游峰上来来回回地扫着石阶,把别人看来单调、繁重的工作当做乐事,简单生活,融入自然,是一位真正的自然老人。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天游峰的险以及游人爬天游峰的累和老人面对这一切的坦然的态度进行对比,赞美了老人充满享受的工作态度,又通过我和老人的一番对话,赞颂了老人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教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片断:师:无限风光在险峰,饱览了天游峰的险峻之后,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采访那位天游峰的扫路人,随时记下你的采访收获。(学生读书、批注。)师:把你了解到的关于老人的情况交流一下。生1:老人性格开朗,衣着简朴。他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生2:老人很健康,他性格开朗,充满自信,他每天扫九百多级台阶,也不嫌累。生3:老人穿着一套褪色的衣服,脚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生4:老人年过古稀,但身体很好。他喝雪花泉的水,吃自己种的菜,过得很快活。生5:老人快乐、自信,对生活充满…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第十册13课教学实录:师:险峻的天游峰上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扫路人,想认识他吗?请大家浏览课文,用“~~~~”划出并朗读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生轻读圈划)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在天游峰你所见到的扫路人。生:(1“)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2“)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师:还有谁也划出了这些句子?没有划全的赶紧补上。反复读读这几句话,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简明地告诉大家,你见到的是一位怎…  相似文献   

5.
林月吉 《陕西教育》2004,(10):39-39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通过对话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达到实践语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在对话中感悟,张扬个性 案例: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3—12小节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你又是从对老人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紧扣关键词句,通过语境创设、品读比较等方法感悟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精神及其生活境界。3.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走近天游峰,知其险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扫路人》,读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紧扣关键词句,通过语境创设、品读比较等方法感悟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精神及其生活境界。3.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走近天游峰,知其险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扫路人》,读题。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 《天游峰的扫路人》写的是作者在攀登天游峰时遇到一位扫路的老人,通过与老人交谈,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老人深深的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中国教师》2010,(12):45-47
<正>不久前,笔者做了一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本文描写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每天攀登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清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听了两节语文开放课。听罢,脑海里唯有一大片散乱庞杂的知识点,没有一条清清楚楚的主线贯穿其中。先看《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主要教学环节:(1)抓住关键词句,联系生活经验及画面,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2)理解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是为反衬出扫路人的自强  相似文献   

11.
王鹏 《成才之路》2011,(23):91-I0020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在游天游峰时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呢?一、创设情境,品扫路之难教学中我紧扣"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这句话,通过两次情境的创设,引导学  相似文献   

12.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攀登天游峰下山时邂逅一位年届七旬的扫路人,被他那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感染,与老人相约30年后再去拜访他.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决定把朗读课文、感悟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三重对话.  相似文献   

13.
《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这篇课文笔者教过多次,也听过不少教学研究课,但总觉得有平铺直叙和琐碎之嫌。究其原因,是没有选准教学的突破口。在实践中,笔者选择作者对老人的两个"疑惑"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  相似文献   

14.
今天在南京市电教馆拍摄录像课《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上,我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话题——“这是一位(  )的老人”。深入文本之中潜心会议。在随后的讨论交流中,学生们抓住课文中描写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有关语句,  相似文献   

15.
孙卉 《小学生》2013,(8):40-40
新时期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通过感知课文的语句,从一位质朴而又豁达乐观的老人联想到名人及生活中的身边人,培养学生豁达、宽容的美好品质。教学本篇课文,我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一开始,我先谈话揭题,让学生知道本文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在自读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十分传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践行着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课上,我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拘泥于作者的文路,而是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共同走进文本的深处。一、与课题对话———…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理念】《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散文,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一位扫路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文本以生动的人物言谈举止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同时注意运用对比映衬,突出扫路人的老当益壮。这样的文章教什么?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精彩片断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饱览了天游峰那美丽的风光,还认识了一位老人。(揭题: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伊始,学生在教者亲切温馨的话语中很快进入了新的情境。)师:这位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请大家边读课文,边划出有关语句。(揭示要求:用“—”划出老人神态的句子;用“”划出老人的语言;用“△”划出老人的动作。)生:(边研读课文,边划出有关句子。小组交流,讨论研读成果。)师:大家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请把你研读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全班同学争先恐…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十分传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践行着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课上,我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拘泥于作者的文路,而是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共同走进文本的深处.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王永林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紧扣"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主题,立足文本,精心设计问题,以学定教,引导学生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将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与领悟表达方法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言、得意又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