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特立老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作为编辑人员在审稿时则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稿”的习惯.坚持做审读笔记,起码有以下四点好处:一是有利于责任编辑写好初审意见书.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审完稿后稍一拖延,有些印象就会淡忘,写初审意见时则会出现若明若暗之感,不重读原稿则很难做出中肯评价.如做有详细的审读笔记,即可唤起初审时的鲜明印象,为写好初审意见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些青年编辑在审读中懒于动笔,只凭自己初审后的整体印象写报告,签意  相似文献   

2.
不动笔墨不看稿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回,学生们向他求教看书的经验,他回答了七个字:“不动笔墨不看书”。举一反三,我想到,看书与看稿,似有许多相近处。借用徐老看书的七字诀,编辑看稿,能否将“书”字更为“稿”字? 如果说,“不动笔墨不看稿”是被编辑生活的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6,(3)
“思维存档”赖笔读──三谈审读的“读”文/叶子,胡武亭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审读笔记对搞好报刊审读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审读是一个思维活动极其活跃的过程,有许多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如不记录下来,很可能看了前面...  相似文献   

4.
编辑应重视写审读报告时培育审阅完一部书稿以后写审读报告,是编辑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编辑发稿量的增大,在一些编辑那里,写审读报告成f应付差事。“无政治问题,符合出版要求,可以出版”似乎成了审读报告的固定格式。其实,写好审读报告不论对出版社还是对...  相似文献   

5.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崔庆喜【武汉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六艺”中的一艺,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出版社所约稿还是作者自投稿,都要进行审读。这种审读方式,一般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级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个合格称职的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六艺”,即: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读校。但是,市场经济需要营销,在出版业内,也提出了“全程营销”的要求。对于编辑来说,也相应提出了新“编辑六艺”。传统的编辑六艺,主要侧重内容的合格优质,新“编辑六艺”,则主要侧重形式的合格优质。  相似文献   

7.
图书质量的高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引文质量的高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编辑实践来看,引文是图书编校差错的高发区,著作稿“十引九错”者比比皆是,甚至谬误大错也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在出版界这一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这是人们对引文审读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盲区”所致。本文结合编辑实践,讨论引文审读中的“盲区”,并提出若干引文审读的方法和技巧。一、审读引文错误面面观———多、漏、错字。这种出错比较普遍,其原因很多。从作者方面看,有作者转抄转引、以讹传讹、谬误流传的原因,也有引用旧版本的原因;从…  相似文献   

8.
克服编辑心理误区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科技编辑在审读稿件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陷入某种心理误区而影响工作质量或效率。笔者分析了造成编辑审读心理误区的“专业势垒”、“剧场幻象”、“单向刺激”、“语言究形”等4种现象,并提供走出这些误区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谈编辑手记——供青年编辑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编辑工作,不仅要“编”,而且还要“辑”。大凡编和辑都要动笔做些记录,这就是我们说的手记。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札记之类,应用到新闻采访和图书编辑方面,就是指采编过程和审读过程中随手记下的具有新鲜内容和心得、体会的短文。新闻采访中,这种文体较为常...  相似文献   

10.
“三审制”的误识及辨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践中,人们对“三审制”的执行有着不同的态度。比较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将编辑审读与编辑加工混淆起来.书稿审读的“三审制”在执行时就变形为所谓发稿的“三审制”。  相似文献   

11.
吴万平 《新闻知识》2005,(8):69-70,51
报纸越出越厚以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Zāo审读。它的大体职责是多把一道关,以减少报纸的差错。但审读在编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体应发挥什么作用,各报的作法不一。2003年8月,深圳商报出台了《审读工作要则》,规定审读“主要负责消灭报纸大样上重大导向性差错、重稿、标题差错、重大常识性差错及版面重大技术性差错”。基本厘清了本报审读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2.
编辑审稿误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心理是编辑审读文稿时的心理状态,它贯穿于编辑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软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编辑的一些审稿心理误区,有助于编辑在审读活动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稿的科学性差错与编辑防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万武 《编辑学报》2001,13(3):138-139
阐述科技文稿中科学性差错的隐匿性和复杂性。认为防范科学性差错是编辑的社会职责,决不能一味依赖审稿专家。编辑应把科学性差错的防范贯穿于初审、复审、编辑加工、校对和印前审读等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的“把门人”。  相似文献   

14.
谈谈编辑的能力结构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李会珍编辑作为一个“通才”,其能力要求是非常全面的。除对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空间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外,编辑对书稿的审读能力,对书稿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文字加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更是亟待...  相似文献   

15.
审读稿件是目前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无论是编辑组织的稿还是自发寄来的稿件,都要审读,审读就是对稿子作出评价和提出处理意见,这是决定稿子是用是退,还是需要修改的一项工作。出版社实行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室主任复审、总编决审。审读稿件后,要写审读报告(也称审稿意见)。审读报告要对稿件的处理提出明确的意见。因此,审读报告是每一个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必然用到的一种编辑应用文体。审读报告是在对稿件进行认真、仔细、全面地审读之后写出的。稿件如何审读,这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6)
报刊审读与阅读报刊叶子报刊审读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审读的基础。首先要当好一个读者,“钻进去”认真读,然后再“跳出来”审。但是,报刊审读又不同于阅读,二者的区别王要表现在下列方面:关于“读”的目的。阅读报刊是为了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抑或为了了消遣。阅读完...  相似文献   

17.
赵航 《中国编辑》2006,(2):35-36
审读,对编辑出版业而言,从来都不是陌生的。有的叫作审稿,近年又有学者将其与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加工改稿环节合一,称作“审理”,认为这样更为科学。编辑出版活动包括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组稿、审读(审理)、校对和市场宣传推广等环节,其中,审读是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审读一般是指出版后的审读,而书稿审读则是指出版前的审读。从自然顺序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图书审读是在书稿“三审”之后的“第四审”。图书审读与书稿审读都是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从审读的目的来...  相似文献   

19.
审读清样──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祝匡三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本权威的编辑学专著或教科书.有的将宙读清样放在编辑加工稿件的工作程序中,有的则放在编后工作中。但无论怎么安排,审读清样都是编辑职责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部书稿,特别是几十万字的大篇幅著作,审稿...  相似文献   

20.
强化编辑的校对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出版工作中,编辑的基本职责是收集、研究出版文化信息,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著译队伍,审读、选择、加工整理稿件和其他资料.进行美术和技术设计,以及宣传介绍、了解读者反映等等。其中,校订原稿、审读校样,常常是编辑不可缺少的操作环节。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编辑工作者对自己的校对责任意识日渐淡化,认为校对是编辑以外的校对人员的职责。重“编”轻“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编辑心理现象。由于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