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针对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去思想化"倾向和高校教育中轻视"两课"教学的现象,指出"两课"是社会精神生产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重新树立信仰体系,光复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正确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Educational gerontology》2013,39(9):739-756
While there is ample evidence that introductory aging courses can enhance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older adults and aging issues, few studies report the impact of such courses on students' view of their own aging. We developed a one-credit, undergraduat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Aging," to sensitize students to the aging experience, the diversity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value of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e curriculum was developed and taught using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methods that emphasize attitude and belief changes through self-reflection. This article shares the responses of students to an experiential, web-based exercise "Calculating Your Life Expectancy" that was assigned to "situate" students in the aging proces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is exercise is an excellent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tool to stimulate student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f their own aging.  相似文献   

3.
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在课程设置、学科定位、教材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语文课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学好专业课与其它文化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考试形式可以搞好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观是以"能力本位"为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当代最新职教课程理念。本文从思想基础、运作机制、课程模式三方面论述其基本概念,又详细分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育过程、考核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全面评述其结构。最后强调实施"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生涯、职业资格证书、生产岗位规范充分协调。  相似文献   

5.
“两课”是教育部规定包括高职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的必修课,“两课”课程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必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外,还必须做到“六多”,即多看,多思,多记,多背,多写,多听。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与对抗"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课程,在借鉴各高校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设计出一套更具实践意义及普及性的"四阶段"教学方案,能够使学生在步步进阶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享受互动式教学的乐趣。主要介绍中国海洋大学该授课体系的具体授课方式与过程,旨在分析其创新性的同时,为各大高校此门课程的开设与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的教学过程中,山西电大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条件的学员,充分借助导学群服务平台,扎实运行114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导学、助学、自学、协作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确保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两课”具有理论性、教育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而其教学也具有其特殊性,理论联系实际是“两课”教学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尤其是联系学生的实际,为此,讲解要精粹、深刻,要为学生释疑、导行,只有这样,才能让理论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使“两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校"两课"教学中教师"主导"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愿望出发,教师的“主导”功能可以通过“导向”、“导读”、“导思”、“导论”、“导行”等五个方面得以实现,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基本教学原则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把"大学生网络技术论坛"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种重要的互动教学手段,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多层次地展开,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结合专业能力的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价值冲突是客观存在且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现象,高校“两课”教学应对此予以重视。价值冲突由于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等因素而形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应对价值冲突,高校“两课”教学应当:坚持主导价值观念的灌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转型、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自主性;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新增设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讲史为平台,通过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课程,显示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的性质和体系,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字以《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为例,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进行了"讲座式"设计,同时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新荣 《成才之路》2021,(13):16-17
疫情之下部分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引发人们对信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道德的重新思考。认真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部分高职学生带来的“信息疫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如何组织和有效实施“信息素养”课程线上教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两课”是教育部明规定的大学公共必修课,“两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大学生却并不完全这样认为,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认识差异即“异识”是客观存在的。应对这种“异识”的普遍性、产生原因、危害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两课”的开设 ,是为了引导学生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精神建构。这种精神建构 ,只能以对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客观精神”的“文本”的理解为根据。因此 ,“两课”的教改宜以教科书改革为前提 ,教科书的改革宜以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为基本取向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始”“文本”再阐释的教科书宜居于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面对就业及生活的压力 ,应对挫折能力较差的现状 ,从“两课”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挫折感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求通过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应对挫折 ,有效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建筑材料”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工程监理等课程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培养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的重要方面.重新认识课程的定位,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程考核的改革,是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提高工程材料的验收、检验、质量控制等职业技能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要围绕"精"、"实"、"工"开展各方面的建设。所谓"精",就是要求专兼职教师队伍要精,要有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教学包和课程包;所谓"实",就是要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所谓"工",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解放学生,缔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提高办学质量。通过"精"、"实"、"工"三个维度的全面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