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贺潇 《金秋科苑》2012,(14):46-48
——太空育种—— 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认定太空育种,又称航天工程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太空植物,就得先说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很多生物学知识都有密切的关系,是生物高考联系生产实际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是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新的遗传性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另一方面,目前实际生产中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还有: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无籽果实等,但这类培育方法并没有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只是改变了农作物的性状。这些方法的原理、具…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每天吃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人工培育种子种植长成的。但是,在地球固有的环境下,育种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育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于是,人类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空。来自太空的种子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或试验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  相似文献   

5.
太空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对太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成为一门新兴和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太空农作物诱变育种便由此成为当前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的热点之一。尽管我国还没有实现载人航天,然而,依靠返回式卫星同样领到了“入场券”,所开展的一系列太空农作物育种试验和技术开发,同样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将传统诱变技术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相结合,较传统诱变育种有高效快捷的优点,近年来不断被应用于制药、食品制造、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的菌种改良研究中.本文综述了Geriome shuffling的原理及在育种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研究,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领域萌发出来的-个新分支,它已成为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利用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已经在许多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上取得成功,并且已经与常规杂交育种、远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而有效的育种技术体系,已经成为工程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植物花粉培养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等相关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现代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华  朱东亮  俞超 《科技通报》2010,26(1):88-92,119
阐述了现代育种技术在几种代表性药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如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诱变技术、组织与细胞工程技术等。同时,对药用植物育种技术与种质改良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8-289
963号紫玉米 辐射生物诱变育种技术,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在植物诱变育种上的应用,采用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培育新品荷花,营养型栽培基质——NSR,特种油料作物好好芭的研发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院特点,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农作物品种改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广泛收集优良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组织培养、理化诱变等方法,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研究培育出了一批我国缺少但又急需的具有特异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新品系、新品种)。现仅就“八五”期间在粮棉油方面育成的几个主要新品系和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9—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评估各省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定量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的影响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能够促进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强化这一效应;且上述结论在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高、中等水平地区作用更为显著,低水平地区的FDI技术溢出对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未产生显著影响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抑制作用,但二者共同作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区域育种创新。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8,(7):1-1
记者近期获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系性状表现优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5.
空间诱变育种是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利用空间特殊环境方面所做的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自开始空间探索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微重力、辐射等对各种生物系统的影响。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研究的结果可增加人类对空间环境因素作用特点的了解,从而有助于解决一些生物学上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果将为保障征服宇宙空间的宇航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和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  相似文献   

16.
泰为 《金秋科苑》2012,(14):49-49
太空育种也被称为航天育种,是指普通种子经过太空处理之后,再到地面选育、试种,最终培育形成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自1987年以来,由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努力研究,现已育成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花卉、微生物菌株等400多个太空品种。 那么,太空育种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07~2012年间涉及植物诱变育种专利的申请状况、法律状态以及审查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其不具备实用性的实质在于碱基的随机变化。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权利要求的保护主题、说明书的充分公开、新颖性和创造性以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植物诱变育种专利的申请策略,引导申请人以植物诱变育种的前期成果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可专利性的主题,建议申请人对诱变新品种进行保藏从而满足生物材料公开充分的要求,并在撰写申请文件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在保证申请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使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申请人对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相适应,从而促进申请人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1):F0003-F0003
在国内和院地合作方面,遗传发育所与昆明植物所共建了“昆明植物所-遗传发育所化学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价值链,分别在江苏扬州、浙江嘉兴、浙江杭州、河北石家庄、新疆石河子、天津建立了以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为重点研发对象的农业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此外,还在甘肃天水、陕西渭南、广东深圳、福建莆田等地建立了一批空间诱变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 1、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广泛应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生物技术对育种方式的改变就是革命性的,它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把特定基因导入植物体,达到改良品质和增加产量的目的。与传统的育种相比较,转基因技术育种简单易行,目的性强,能够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其次,转基因技术能够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即传统育种只能在同一品种中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7日,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1年11月8日,中粮集团联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培育太空粮食种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