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的责任。”陶行知的这段话,对于教学生学会语文,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一、整体感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否在"自学指导"的指引下,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是关系到整堂课成败的关键。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时,我先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  相似文献   

5.
李超男 《小学生》2013,(8):19-19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激发兴趣,打好自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的责任。”陶行知的这段话,对于教学生学会语文。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而是在于要教会学生“会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更多的,甚至是教师不曾教过的知识。做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把课教好,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学生要掌握学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学法指导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教师,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体会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语文教师不但要数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但要研究怎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得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探讨的深人,我越来越感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陈桂环 《学苑教育》2012,(21):95-95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关心的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能给学生传授太多的知识,而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去发展。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教”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阅读不是随意地翻看文章字面,而是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感悟文本中的强烈情感,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深入文本世界,感悟文本传达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4.
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著名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过“人们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有个特点: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实践,而不是依靠知识,更不是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获得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学生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用教”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此目的,我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是教语文知识还是训练语文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不是为了教语文知识,而是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是由该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既然语文是工具,那么使用语文当然就是技能。语文教学就应该训练学生掌握使用语文的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吕叔湘语),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因此,整个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足自能渎书.不待老师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足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过程。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能够点石成金的手指。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知识的真滞。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会让学生受用终生。因此.使学生学会自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课题的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就宣传这样的主张:“‘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总的原则。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学能力,就“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了,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授课时不是教具体课文而要教“知识与能力”,而“知识与能力”需要我们去建构,去挖掘,挖掘出来后还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教授学生熟练掌握使用。  相似文献   

20.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叫学生学。”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