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种子"教师研修质量,必须贯彻"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研修理念;必须注重研修参与教师学科业务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的提升及"种子"意识的养育;课程设置应聚焦问题,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培育他们引领学校教师从事校本研修的基本素养;研修组织形式应贴近教学实际,给予"种子"教师实习引领的机会;研修应以学科业务能力及校本研修能力为基本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教师这个特殊的成人教育对象群体的学习和成长规律的认识,提出应该以"教师研修"的概念取代"教师培训"。在教师研修过程中,研修组织者要明确角色定位,要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要善于利用参训教师经验,善于应用解构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要尝试用普通教师的教育经验开展研修,并将一流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师网络研修课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背景下,"网络研修"备受欢迎。当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地方教师进修院校主管。在课程开发、资源配给等"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方面,地方教师进修院校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一"、网络研修社区"枢纽建设的成功经验1.建立技术体系,搭建了丰富的可供教师研修交流的网络平台上海市属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都建立了独立的门户网站,通过信息技术研究,全面规划,逐  相似文献   

4.
教师内涵建设和发展是现阶段各地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与之相配套的研训员培训是其内核。温州市瓯海区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以"提升研训员课程建设能力"为主题的专项培训,引导研训员对课程建设状况进行思考,系统规划研修工作,逐步实现从零散的研修活动组织走向系统的研修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中小学教师脱产培训中,我们往往偏重于理论研修课程的设计,轻视实践研修环节,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培训实效性和发展性不强。为改变这种状况,重庆市在承担"国培计划"任务过程中,创设了"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特别强调实践研修的重  相似文献   

6.
"国培计划"是新时期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国培计划"的重点项目,科学制定研修目标、合理设置研修内容和课程模块、灵活采用研修的方式、适时进行考核评价、有效做好培训后服务等构成了这一项目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7.
1前期准备 1.1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班的培训 于2000年6月14日~19日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班的培训,主要内容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现代课程观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简介、新课程中学与教的变革、学校课程建设、新课程与评价制度改革、实验区如何组织好通识研修等,生物课程标准研修,并听了"关于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的思考"讲座,翻阅了实验教科书,并对几种教科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目标较高与研修模式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提出的"TMS共同体"教师培训课程研修模式,以导师、服务人员、学员协同联动为"内核",以研修任务、研修实践、研修成果、教育实践为"外框",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培训的"专业性技术服务",通过基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个性化研修任务,"研、导、辅"循环联动的研修支持机制,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相结合的研修成果,教学实践中运用并检验研修成果四个研修要素的联合运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校秉承学校科研为先,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修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能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为了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我校依据规划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与教"两大领域目标,设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并在这三大校本培训课程中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10.
学校改进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学校能否走向优质,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之所以能够从一所薄弱学校走上优质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的抓手是将"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多方搭设研修平台,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天山初级中学将校本研修作为"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借助必要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使得校本研修成为镶嵌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在职教育课程,保证了  相似文献   

11.
"金钥匙"导师团导师送培进校项目网络研修,通过前期调研分析、科学规划课程、团队协作开发等策略开发设计网络研修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软件,开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研修、教师自主研修、校际协同研究等多种研修活动,切实解决乡村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和自发展力。  相似文献   

12.
"众筹"理念下的工作坊研修,就是指工作坊管理团队,通过研修平台在研修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员的研修积极性,激励学员利用个人优势广泛参与研修活动,在工作坊内部实现资源共创、共生、共享的一种研修方式。如果将"众筹"在工作坊研修中的作用,赋之以物质形象,有三个:第一是通道,联通坊主团队和学习者;第二是载体,学习者通过众筹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去;第三是工具,坊主团队通过众筹进行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小学教师研修课程系统性和灵活性不强的问题,以开发与实施"课程链"、组建"课程魔方"为切入,对教师研修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理论上阐述"课程链"和"课程魔方"的内涵与特征,实践上介绍"课程链"开发实施四步法、"课程魔方"形成与使用三步法,论证"课程链"和"课程魔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主题式团体研修模式在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中普遍应用,它既是教育变革产生的一种外在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但当前主题式团体研修存在研修主题缺乏针对性、研修程序缺乏组织性和研修成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提高主题式团体研修的有效性,应理顺主持人与团体成员的关系,加强团体研修各阶段的组织技巧,领会主题式团体研修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研修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形式,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山东省通过8年不懈的艰难探索,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迁移","优质资源共享到协同研究过程共享的升级","统一课程到个性化课程的选择","集中研修到常态研修的转型",先后共组织350多万人次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学习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出多种远程专业研修模式,建构起省域网络研修的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6.
周益维  严映君 《动漫界》2022,(16):94-96
幼儿教师的课程研修,需要创设"思起于疑,疑形于问"的研修情景.课程研修不是让教师成为课程教材的"搬运工",而是通过追问质疑让教师在课程研修中学习掌握课程生长和转化的方法.追问是审辩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指向问题研究及思维升华,呈螺旋式的思维聚焦.追问不是一个简单问题的呈现,而是把问题有逻辑、有次序地融入研修中,逐步...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效能是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评价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从分析农村地理教师置换脱产研修课程效能影响要素入手,进而构建其内部结构关系,并探究置换脱产研修课程效能的评价方法,为深入开展农村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改革,整体提高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研制《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是当前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基于理论分析、政策梳理、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框架。该框架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训目标,具体涵盖了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研修主题。依据上述培训目标,围绕每个研修主题,我们构建了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内容,并从统筹规划、优化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师德修养培训的开展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校本研修重心下移势在必行未来十年,校本研修重心下移势在必行。学生、教师和学校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校本研修的起点,人人是问题的提出(发现)者,又是研修者,人人可参与研究。评价校本研修以"研讨是否开放"为导向,倡导人人开口说话,把缺失的话语权和自主权还给教师,培养教师"乐学"、"向学"的意识。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不同层面,构建多元的学习型组织。积极倡导案例分析式研修、反思式研修、诊断式研修、信息网络式研修等校本研修模式,激发参与,肯定创新,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起点,依托本校教师的"内差"和校外优质资源,集研究、培训、教学为一体的组织性学习。它更是以师本为基点,提升教师教育经验,形成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构建开放性评价机制,推行学分认定制、优质成果认证和星级教师评定等举措,有效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内驱力,让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