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活动,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享受认知冲突的过程;要让学生踊跃展示,经历他人赞同与建议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四基"目标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抽象的经验、归纳的经验和演绎的经验;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抽象的经验;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归纳的经验;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演绎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社会教学应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生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课内外知识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毅敏 《广西教育》2023,(16):56-60
本文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当前数学教学中长期忽视过程目标的问题,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兼顾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主张,并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学策略。策略包括: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经历探索、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归纳正方形面积计算数学模型、迁移学法的过程,强化模型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吴昱飒 《知识文库》2022,(18):193-195
<正>《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深知,数学课堂应当让学生完整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得。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们经常发现,学生虽然经历了我们设计的学习过程,但他们常常不能很好地自我构建和生成知识,经历学习过程只是流于形式。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需要关注学生的亲力亲为,  相似文献   

6.
任惠宏 《考试周刊》2013,(99):63-6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应用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爱好数学的信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探究、体会动态学习过程;采取激励机制,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经常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结合学情调查和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认识概念的过程,规范概念表述;经历理解概念的过程,建构概念模型;经历运用概念的过程,深化概念本质。通过教学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空间思维,理解概念本质。  相似文献   

8.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生命为前提的,生命只有在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中才能被唤醒,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100种经历"活动课程化,形成"100种经历"框架体系。学校通过课程化架构,于顶层设计中彰显序列性;通过学生的体验式参与,在体验中发展其个性;给学生多样化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独特经历中积淀成长财富;立体化评价,让学生在多元经历中呈现过程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历和体验,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深化概念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教学能否走出知识传授的怪圈,深度学习是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在古诗词教学中展开深度学习,教师要激发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体验古诗词的精彩;让学生建构知识,加深学生的体悟等。这样,层层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深度、有挑战的学习,实现提高学生言语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经历过程,收获成功,才能使数学课堂因学生的经历而精彩。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经历阅读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转变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会读;注重课后拓展阅读,让学生多读。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关注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获取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感悟数学、理解数学、爱上数学的过程。与过程相对应的是结果。所谓结果,通常指确定的结论、最终的答案、预期的目标,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规律等都可以看成确定的结论。关于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适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经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实验,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数学实验教学的提出是一种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更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转变评价观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从而让数学学习更高效。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先在导入环节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和习得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特别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更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展现个体建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体验成功喜悦,让学生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变换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及自我评价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由"青朱出入图"进行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观察、猜想的欲望,而且还能感受到数学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