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初三语文教师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学生很喜欢听好文章,看好文章,学好文章,但就是怕写文章,尤其是害怕写议论文。面对此种情况,本人在研究和探索中发现,初三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写议论文的害怕心理,而且为高中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了基础。因而初三进行议论文写作初始阶段的入门指导十分关键。一、初三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困惑议论文是大多数初三学生最怕也最不会写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浅探李剑侠议论文写作,历来被中学生视为畏途,尤其是初三学生,从记叙文、说明文一下子转入议论文体的练习,他们往往都有“老虎咬天、无处下口”的困惑。怎样才能使中学生由“怕写”到“敢写”和“乐于写”,也就是说如何培养初三学生议论的能力?笔者...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议论文写作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论点明确,有报有据,有点分析。”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初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对初三学生进行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我认为,应做到两点:一、有序、二、有格。有序,就是要从单项训练、局部训练开始,由局部训练到整体训练;有格,就是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心中有谱。总结几年来初三语文教学的实践,我对初三一事一议写作训练作了如下设汁。一事一议是议论文中的一种。它既具有一般议论文的共性,它的最常见的结构也是“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强论”;又具有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个性;论点的提出以引述原材料为基础,论证应紧扣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年级学生要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这一规定明确要求学生要能写作议论文.但从学生的写作水平来看,到了初三年级,真正能写出象样的议论文章的学生简直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绝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文体不甚了了,将议论文的写作视为畏途.究其原因,自然是教不得法,学不得法.那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上,如何找出一条“捷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两种教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是初三和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教师布置写议论文总要作一番指导,且一再强调“立意要高,开掘要深”。待看了学生的作文,往往大失所望。分析原因,认识水平低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低的主要症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有多种途径。就作文指导而言,教师应当先了解学生认识能力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正确地分析事物,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写好议论文。我曾用“调查·引路·领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是初三学生学习的重点,学好学坏关系到议论文的写作及其高中语文学习,甚至直接影响了高考语文成绩,所以如何高效地给初三学生上议论文课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应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应懂得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平时做好铺垫式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写好议论文,让议论文散发出迷人魅力,在议论文写作中“如鱼得水”,达到充实初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考中,作文位置之“显赫”无其他题型能比,所以对作文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转轨,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比起记叙文的指导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要比通过材料链接生活揭示生活容易得多。二、议论文“有形”结构比“无形”的构思要浅显得多。三、整个初中生活的素材宝库给议论文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根据以上优势可见,在九年级中考复习的作文演练中,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乏教师作文指导的捷径。怎样指导学生们进行议论文写作,我觉得从材料中让学生提炼出深刻新颖的立意,是中考议论作文中取胜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难教”,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感慨;“议论文难学更难写”,这是中学生的叹息。如何改变议论文教学的局面,充分发挥议论文这一文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较为艰巨的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三年级着重培养议论能力,写一般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议论文在初中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篇目不多,到初中三年级才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初三的学生要在短短的一年里形成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能力,达到大纲要求,教师就得变换课堂教学的形式,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议论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开展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长期以来一线教师进行了各种教学尝试.然而,高考的导向性及议论文“三段论”的文体特征,使得议论文写作教学陷入模式化的泥淖,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本文尝试把“语文味”教学法中的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理念应用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以期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三年级,最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议论文,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掌握议论文体的写法并顺利参加中考,就需要教师多加指导。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觉得从学习课文、关注时事、开展辩论、积累素材、写作训练几个方面训练学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深入课文学习,把握议论文体初中第六册教材前三个单元安排的都是议论文的篇目,安排如此多的篇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议论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以课文为范文,引导学生提炼观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很快读懂议论文文章,解决相关问题,为后面议  相似文献   

12.
我结合大纲对初三写作的要求,着重指导了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我的做法是,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入手,重视写作基础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作用,透彻扎实地理解基础理论而又步步联系阅读、欣赏和写作实践,分段教学而又互相配合、循序渐进。一、兴趣的培养针对议论文的枯燥性、理性化特点,要培养兴趣首先要提高并端正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我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一些精粹而深刻的议论文让学生欣赏,特别是选择那些学生崇拜的、知名度很高的各界名人的文章,比如爱因斯坦、泰戈尔、邱吉尔、毛泽东、鲁迅、冰心、巴金等,借助情感认识沟通心理阻隔,调动榜样的力量催萌学生沉睡的理性之芽,力图深入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于初三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要求是:“着重培养议论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学习写一般的议论文,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初中的初三学生来讲,达到这个要求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我们在观察研究初三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十四、五岁,正从少年期进入青年期,他们的体力智力都有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议论文写作是初中生刚刚接触的一个新领域,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是初中教师颇感棘手的问题,我认为指导初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应遵循“循...  相似文献   

15.
董蓉 《考试周刊》2012,(36):39-39
议论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加快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初三学年段,对学生最重要的文体训练就是议论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6.
学生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建构体现自己思想、情感和思维的语言?广东中山的张华提出了“句径”的概念,议论文“句径”建构途径应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以此指导学生建构议论文语言,学生就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应有的思维品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只有语句的结构与内容表达相适应,议论文才能展现其议论性、深刻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一学生学过第一册第六单元记叙文后,就进入第七单元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他们对这陌生的文体往往困惑难解,有的学生产生厌学厌写的情绪.怎样指导学生完成由记叙文写作向议论文写作的过渡,“搭桥”就成了关键.下面谈谈我的浅显做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不能孤立,相关联内容相互链接的教学更有效。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链接“逻辑的力量”单元学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逻辑的力量”的积极性,更能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教学实践中,利用“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样本,更是通过议论文习作升格训练,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吕嘉兴 《作文》2024,(15):27-29
<正>单元要求1.分析思考,提出观点。2.科学构筑,明确观点。3.简明扼要,凸显观点。写作指导“观点要明确”写作训练是进入九年级后学生的第一次议论文写作训练,与第三单元的“议论要言之有据”和第五单元的“论证要合理”形成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  相似文献   

20.
议论文写作最能体现“真我”,最终看的是一个人思维的高下。如果议论文写作指导,总是习惯于形而下的反复体认.习惯于让学生掌握一些所谓的行文技巧.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拿到新的作文题,学生要么写不出,要么写出的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僵尸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