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一、文章是写海燕吗?重点在海燕吗?为什么题目要用《海燕》呢?题目既然用了《海燕》,为什么却占用全文多半的篇幅来写家燕? 二、家燕和海燕是什么关系?作品的重点在赞美燕子还是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阅读入门指津】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前半部分描写家燕,后半部分描写海燕,在二者中间,有几段很重要的文字,是我们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的关键部分。这是文中的三、四、五自然段: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  相似文献   

2.
何庆华 《课外阅读》2010,(11):41-41,39
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文章写得纯真而不浅直,蕴藉而不显露,平易中见深情,朴实中见真诚。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范读,朗读,品读,诵读”四个环节,用“读”这根红线来贯穿教学活动之中,取得了多彩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膀的神韵,用“剪刀似的”刻画燕子尾巴的形状。最后用“凑成”一词综合全段,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主体的雕塑感。在这里,作者巧用一个“凑”字,使画面增色不少,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小燕子极富灵气的形态美,又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无比喜爱之情。接下来作者根据燕子的候鸟特点,描绘了一幅  相似文献   

4.
李白《峨眉山月歌》全诗以“峨眉山月”为主线引出了作者浓浓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有对家乡的思念;有对亲友的想念;当然,经我们仔细地品析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月亮(尤其是故乡之月)的爱恋,也让我们领略了作者独特的恋月情结。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作家琦君在《留予他年说梦痕》中这样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正是这样一份独特、真挚的思乡之情,琦君写出了《桂花雨》。《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桂花和故乡的美。而寓情于物是本文创作的一个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透过“桂花”看到“故乡”,透过“物”看到“情”,寓情于物的写法就会在悄然之间融入学生的认知中。  相似文献   

6.
课文中的鸟     
鸿雁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茫茫大漠,残阳如血。词人站在层岩叠嶂的山峦之巅,举目远跳。穹际飘过几道黑影,原来是南飞的鸿雁。大雁南飞,飞到旧时的故乡。而词人呢?却“燕然未勒归无计”。望着南飞的大雁,又怎能不拨动作者心中的愁弦?一方面怀着忠心报国的豪情来戍守边疆,可另一方面对遥远的故乡的思念之情,又久久地萦绕在心间。  相似文献   

7.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描述了故乡杨梅的可爱,表达了热爱故乡的感情。一篇好的状物文章,总是寓情于物,物情合一的。课文在描写杨梅树美丽的形态和杨梅果惹人喜爱的形状、颜色、滋味的时候,都无不渗透着由衷的赞叹之情。在作者眼里,杨梅象象孩子一样可爱,“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雨雾中欢笑着”。作者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对杨梅进行了描绘。那“和  相似文献   

8.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人借寂静的月夜表达了思乡之情。可是诗歌中的“床’’字,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躺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  相似文献   

9.
一、笔酣墨饱抒真情 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是写文章的大忌,是不能感动人的。“情动于衷,始能为文”(刘勰)写文章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故乡的榕树》是作者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写此文时“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而且时间已过了“三十年”,但故乡、故物、故人、故事时时在脑海中浮现,离乡愈远愈久,思念愈切愈深。这是一种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是真切浓郁的,是崇高纯粹的,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只有真情,并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故乡的榕树》的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笔酣墨饱地抒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开篇扣题,欲扬先抑,抒发了对“湾里的村庄”即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作者采用全景式的描绘,先交代故乡“湾里的村庄”的地理位置和格局,虽然“平凡得几乎无人提起”,但是又“那么亲切、美丽,非同  相似文献   

11.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语言隽永、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课文以“爱”为线索,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赞美家乡、热爱家乡之情跃然纸上。文章首句点题,挈领全文,自成一段。杨梅,世界多处有产,“我”独爱故乡江南的杨梅,足见爱在故乡,寓情于物,自是明显的了。接着写杨梅树。先写树(整体),再分写树枝、树叶(局部),再以“这就是我故乡的杨梅”归总,层次井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作品中胎记般不可磨灭的中国情结,来自于他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与追慕;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坚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并贯穿于他大半生的创作之中。其用心编织而成的“中国情结”,将作者眷恋祖国母亲之心与母亲思念儿子之情不可分离地紧紧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故乡》写的是鲁迅回故乡搬家之事。从文字的表层看,鲁迅对故乡没有多少依依惜别之情,反倒是充满失望之情,可是,从文字的背后看,鲁迅对故乡又是依依不舍,充满思念之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迅表面上想通过对故乡的失望来"忘却"故乡,减轻思乡之痛,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深深地"怀念"故乡。吊诡的是,鲁迅对故乡的文字表层的失望之情与文字背后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对故乡的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闰土、杨二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董少权 《学语文》2002,(3):15-16
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一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谈谈《社戏》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一般理解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最新的中学语文课本却删去了这道题,我想可能是编者认为初一学生是难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确实,“好豆”、“好戏”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能结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社戏》中被删去的内容再读《社戏》,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更深一些。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生情、睹物思乡的抒情散文。它是以榕树为线索.围绕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展开了叙写,寄托于思乡之情的是一件件往事及生活情趣、乡土气息。是述因住所的“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而动了未泯的童心,产生思旧怀乡之情。叙述从儿时故乡的榕树周围发生的趣事.表达了对故乡和故土古老传统习惯的深切怀念,围绕故乡的榕树着重叙写像榕树一样多的记忆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天寒地冻,人之常情是希望风和日丽,而自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虽然“可怜身上衣正单”,但是却“心忧炭贱愿天寒”,在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反常的心理,反映的却是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和黑暗社会的现实,让我们从中读到了卖炭翁的无奈。这里作者实际上是运用了“反常法”的作文技巧。我们所说的“常”,是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  相似文献   

17.
【设计说明】《想北平》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一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专题要学生感受的人文主题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在这个专题中,编者安排了两个板块阐述人与故乡的关系,第一个板块“漂泊的旅人”是从故乡对于身处异乡的人的意义这一角度选取课文的,第二个板块“乡关何处”则是从人对故乡的精神层面的意义探寻这个角度选取课文。老舍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深深打动读者。因此,本案例重在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在诵读、品味和领悟中,体验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正>《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往事,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课文采用较为常见的总分总结构来写。第1自然段总起,开门见山表达情感。第7自然段总结,呼应开头,再次抒发思乡之情。表面上看,课文的主题似乎非常明显,实则不然。个人以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存在着两方面的难度:一是为何“故乡月”最令作者难忘?二是“小月亮”的“小”有什么内涵?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的散文,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平凡中见奇巧。日常琐事,泛泛谈来,却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故乡的野莱》便是周作人的散文佳作。它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 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莱是最被贱视的,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但作者不去写故乡的风花雪月,偏以这最被“贱视”的野菜为题,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野菜有什么新奇?故乡的野菜又何以值得著文留名”?这个看来似平淡的标题,却以它新奇的寓意紧紧抓住了读者。你若接着读下去就会发觉,周作人笔下的“野菜”,亦不亚于松竹梅兰,竟有那么多的趣闻。 在作者心中,“故乡”,无疑是极富吸引力的字眼。对故乡的一切,身居异地的作者无不感到怀念,野菜便成为作者笔下抒情之物。然而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在文章中并没有象火山岩浆一般地喷发出来,而是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把一幅清淡的浙东  相似文献   

20.
《故乡情》是从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中选出的两节。原小标题分别为“将军的私事”和“他与故乡同在”,课文改成现在的题目,简洁而生动。一个“情”字,是本文的“文眼”,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老前辈对家乡、人民之深情,这实质上也是对民族之深情。作者以生动的笔墨赞颂了他们细腻的人情美和可贵的品质。给读者以回肠荡气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