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经济必须要有资源作为基础,资源条件不足,它将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的资源无论耕地、森林、草原、淡水——以及石油、煤炭等矿产都是有限的,同时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粮食、能源及资源的消耗迅速加快,这样有限的资源日趋减少与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影响重大,所以人类必须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勿浪费资源,各种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延续的前提。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生态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有人认为无所谓,更有人认为是一种必然。这种错误观念是造成环境恶化,诱发环境事件的重要因素。人们必须明确这样两个概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已经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和恶性地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应寻求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地理课程作为以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三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其具有质、量、时、空的属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有明显的有限性。掠夺性的生产,破坏性的开发,不仅造成资源的高度消耗,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以人口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包含在体内的对经济起着生产性作用的一种生产能力。它不同于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
彭相刚 《贵州教育》2008,(13):47-48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它将对未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强 《新高考》2006,(2):46-49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产生的。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加,但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地理学科是着眼于揭示人地关系,剖析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地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是人类经历几个世纪探索后的必然选择。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总量是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了几十倍,物质财富的增加大大堆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长,人口总量高达60亿,并且以每年sop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受到破坏。人类不得不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产和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不断地扩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加重了自然生产力和自然净化能力的负荷。而生态环境的资源数量和资源再生能力具有相对限度,自然生产力的恢复和提高以及环境条件的稳定反应能力也有一定的阈值,因而,在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  相似文献   

10.
请节约用水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冲击。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人口过程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上,造成人口损耗或者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也可分为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类。 社会原因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变化而规定的。在封建社会里,生产力的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以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的发展而导致的农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而导致的争权夺利的内战等,诸如此类,都直接制约着人口的增长,是社会原因的具体表现。社会原因是导致人口损耗或下降  相似文献   

12.
语言作为一种音义符号系统,在人类社会发展里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借助语言形成社会,并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生产力.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语言作为决定性因素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成为制约信息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使之成为领先学科.深入研究语言规律,对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口,是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的主体.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组成人类社会整体,人群便是人类社会的细胞群;另一方面人个体又直接参与人类社会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的生物.任何一个神志正常,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消费与生产的二重性,他既耗能又创能,是社会基本消费者和生产者.所以,人口质量(或作为社会基本消费力和生产力的人口的再生产质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人群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劳动技能以及人本身的体质等因素,关乎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市位于杭嘉湖平原,钱塘江北岸。全市有28个乡镇.61万人口。改革开放给我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16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6.12亿元,年财政收入达到1.7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名列本省前茅。实践使我们懂得,要使海宁经济发展有后劲,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从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的基本战略和认识基础.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走向生态城。“生态城”指人类未来的住区,在那里,社会和生态过程以尽可能完善的方式得到协调。——奥·亚尼斯基城市化已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抗拒的趋势,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暴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程度越高,能源和资源消耗也越大。与此同时,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因子也大为增加,引起了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这些城市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工业布局,产品结构,人口发展,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然而单从上述一种或某几种因素去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生物教师,教学中要时时联系我国的实际,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王宗斌 《新高考》2008,(5):26-29
随着人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大,对地球表面环境系统演变的作用也愈来愈强,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土地、淡水、空气、矿产、森林等资源,向大自然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并将废料遗弃地球表层,以致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经济发展———水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刘玉波柴祥洲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二次大战以后,生产力巨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欣喜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成为与人口、粮食同等重要的问题。近20年来,虽然人类环保事...  相似文献   

20.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环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使得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天然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退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可利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