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第一讲里谈到过《暂拟系统》只包含词——词组——句子这三级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则扩展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换句话说,语素是《教学提要》中新增加的内容。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有关语素的几个问题向老师们作扼要的介绍。一、什么是语素?概括地说,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它不但可以构成词,而且可以构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暂拟系统》认为“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否定了这一提法,理由是作为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语素最活跃,一个语素可以构成众多的词语,所以语素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这个词是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汉字的特点及其教学》一文中提到了词。什么是词呢?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所谓最小的,就是说每个词都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它不能再分割了,再分割开就会失去原有的独立意义了;所谓独立运用,就是说每个词都能作为一个单位使用到句子里去。例如:我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里的六个词,都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如果把“我们”再分开,“我”虽然也是一个词,有明确的意义,也可以独立运用,  相似文献   

3.
先看几条带“词”的成语:“理屈词穷、振振有词、支吾其词、众口一词”,这里的“词”是“话、话语”的意思。“理屈词穷”指理亏了而无话可说。“振振有词”表示理直气壮地说个不停。“支吾其词”形容不肯爽快地说出真情。日常生活中讲“我简直没词回答了”,这里的“词”也是指“话、话语”。现代汉语中所讲的“词”是指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 吐鲁番的葡萄转卖给赵庄了。这句可分为7个单位:“吐鲁番、的、葡萄、转卖、给、赵庄、了”。它们都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所谓能独立运用。指能充当句  相似文献   

4.
某市某学科优质课竞赛在一所小学举行,课堂精彩不断,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热情回答问题,教师声情并茂,很多学生语惊四座,师生和谐令人信服。这堂课赢得了许多评委的赞叹!听课之余,我想到了调查一下学生的情况。问:小朋友,你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吗?答:是,我们都是一个班的。问:你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答:我们班有54人。不是,是60人。问:那个说“我们生活在阳光下,我们生活在花园里”的男孩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答: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好像是三班的,我是一班的。问:那你和他不是一个班的?答:是啊,我们六个班一个班选10名最好的。老师才不会让那些笨…  相似文献   

5.
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以致影响了自己考试成绩。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先弄清三者的概念。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  相似文献   

6.
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我们在语言实践中如何判定词呢?笔者以为可以用如下标准来判断.一、凡是能够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在语言交际中,有些最小的意义单位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例如“这是粉笔”,“那是门”,我们可以提问“这是什么?”“粉笔”.“那是什么?”“门”.“去不去?”“去”.“走不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问:什么是词组?什么是成语?怎样区别词组和成语? 答:词组是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能作句子的某种成分,但不能独立地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成语是“现成话”的意思,它是—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区别它们: 第一,从意义上看: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在成语里都失去了它的独立性,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我们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如“负荆请罪”是“认错赔罪”,的意思,“势如破竹”是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的意思,它们的真正含义都是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的。一般词组则不同,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起来的;这种词与词的组合是暂时的,组成词组的词的意义在词组里仍然是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道:“差生”真的很差吗?到底怎样才算“差生”?我采访了我们班的几位“差生”。问:A同学,你对学习有兴趣吗?A答:没有。问:为什么?A答:因为父母让我参加了许多兴趣班,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问:B同学,你害怕考试吗?B答:害怕,因为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所以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问:你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有何看法?B答:他们看到我考试成绩不好,就对我大声指责,有时甚至来一顿“竹笋炒肉丝”。我真怀疑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问:C同学,你在乎老师对你的看法吗?C答:当然在乎,…  相似文献   

9.
在合成词和动词短语这两个语言单位中,由两个单音节的语素构成的支配式合成词与由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动宾短语很相似,怎样来鉴别它们呢? 首先从构成二者的语言单位上鉴别。支配式合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动宾短语则是由词组成的,二者构成的语言单位不同。如“战士”,“开心”分别由“战”,“士”和“开”、“心”两个语素构成的。“打洞”、“提水”则分别由“打”、“洞”和“提”、“水”两个语组成的。(分析词的组成和分析短语的组成时,切入的角度不同,前  相似文献   

10.
许卓娅 《山东教育》2004,(12):24-25
问:请问是否可以教幼儿画简笔画?答:许多画家和心理学家不太赞同教儿童简笔画。问:我们不是都讲: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吗?答:这与你刚才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你举个例子说说看?问: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外出写生一个广场雕塑,孩子都抱怨画不像,并表现得很沮丧。后来我自己用简笔画的方式给他们画了一个样子,最后所有孩子都画出来了,并且都为自己能画出来而感到特别高兴。这样的结果不是说明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吗?答:你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这说明你会不轻易屈从于“权威”的看法,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下面我们尝试用一种更复杂的眼光来看看…  相似文献   

11.
四、词汇     
(一)词的构成词是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有的词是一个音节,如:“桌、笔、人、好、树”等。有的词是两个以上的音节,如:“火车、马路、三轮车”等。词是由词素构成的,在意义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构词单位叫词素。如:“学生”是由两个词素构成的,“学”和“生”虽然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都不能再分成更小的单位了。“萄葡”是一个词素构成的,因为“葡”和“萄”拆开后都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的思维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但数学问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刚开始,我请学生看图提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不问自答,如:图上有4棵树,树上有9只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问题呢?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观察、提问。到校园里走一圈,让学生认真观察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回到教室后,我先问:“学校里有几个滑梯?”学生齐声回答有7个。我接着问:“你能向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有了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一定会遇到词类划分的问题,这是在语言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如“学习文件”这个短语,是动宾关系还是偏正关系?从语义上讲,是“学习用的文件”,还是“学习某文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学习”一词是名词、动词兼类词,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是名词,在“好好学习”中是动词,因此,“学习文件”成了歧义短语。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和学习,我们单了解某词是哪类词还不够。比如“喜欢”一词,我们知道这是个动词,在“喜欢跳舞”中,两个都是动词,又不是连动或联合关系,怎么分析?这时,我们还应该明确,“喜欢”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这一次类的动词能带动词性宾语,所以,“喜欢跳舞”是动宾关系。各类词中都有这种现象,因此,给词分类很重要。词类的划分也不能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别,还应该对其再分,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这就是词的次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符号视角下的词和词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词,词是什么。关于词的界说问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我们先扼要介绍一些这方面的论述: 1.王力先生认为:“一个词,就是一个简单的意义单位。”(《中国语法纲要》) 2.吕叔湘先生说:“语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是词。”(《语法学习》) 3.陆志韦先生认为:“凡是拼音的时候必得联起来写的一堆字母就是一个词。”(《北京话单音词词汇》) 4.高名凯先生说:“词是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它表达一个概念,而有一个语音形式。”(《汉语语法论》)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湖南教育》2005,(5):45-45
单数还是复数 英 语 老 师 问 小 青 :“ 你 现 在 理解了 什 么 是单 数 和 复数 吗 ?” “理 解 了 。”小 青 回 答。 “ 那 么 一 条 裤 子 是 单 数 还 是 复数呢 ? ”老 师又 问 。 “ 很 简 单 ,”小 青 回 答 ,“ 上 面 是单数 ,下 面 是 复数 。 ” 派我去美国 二 班 召 开 “ 我 们 的 未 来 ”班会 时 ,班 主 任 老 师 说 :我 希 望 我们 班 十 年 后 有 几 位 同 学 去 美 国哈 佛 大 学 读 博 士 你 们 谁 有 这 个 ,志 向 啊 ? 小 青 高 兴 地 站 起 来 说 : 老 师 ,我 有这 个 志 向。我 白 天 上课 就 想 睡觉 ,晚…  相似文献   

16.
男女生问答     
1、女生问男生问:你们的考试成绩怎么没有打篮球那么棒?答:球场上有人合作,考场上没有。问:你们是不是喜欢围着“校花”转?答:不可能,我们不是密蜂。问:你们中午为什么要玩得满头大汗才肯进教室?答:这是告诉你们:什么叫男人味。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中小学生中,“有得”一词的用法越来越广泛,几乎与“没有”的用法等同无异。他们对这两词的区别不甚了解。例如,有的同学问:“你吃饭了吗?”答曰:“有得吃”。回答者的意思究竟是没有饭吃呢还是没有吃饭呢?回答者说是后面一种意思,但听的人却可理解为前一种意思。又如,问  相似文献   

18.
要当建筑师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问:“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以后您再让我到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要当建筑师  相似文献   

19.
第三章短语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语言单位叫做短语,也叫“词组”,如: 优秀学生 (偏正短语) 挖地道 (动宾短语) 好得很 (后补短语) 从上海 (介宾短语) 吃的 (“的”字短语) 词和词结合为短语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实词和实词的结合,如“优秀学生”、“挖地道”;或者是实词和虚词的结合,如“好得很”(形容词“好”与副词“很”结合),“从上海”(介词“从”与名词“上海”结合),“吃的”(动词“吃”与结构助词“的”结合)。词和词结合的手  相似文献   

20.
陈玉驹 《新高考》2011,(11):11-12
"命题作文"的题目,有时不是一个词,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短语(词组),甚至是句子。面对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目时,我们要学会切(qi)题。只有切题,才能写出切(qiè)合题意的作文来,才能获取高分,否则只能在45分(满分70分)上下徘徊。所谓切题,就是把作文题切成一个个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即还原成一个个的词。下面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