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捉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对实现该省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对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是"生活宽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全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建设农村的新热潮。但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视角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发掘和研究新农村建设中所蕴涵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用于指导我们构建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妍 《科技风》2011,(2):38
通过对梅河口市红梅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调研,了解了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的认识及心态,指出了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红梅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和打算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农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农林院校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更是时代赋予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制约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重点提出了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进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柔 《科技广场》2013,(6):168-171
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农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迎来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之风,为创建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农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达到有计划、科学、合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旅游的作用,农村旅游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帷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亦在全国全面开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地方领导意识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第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与建议。随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而高等学校又是科技文化的中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中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帮助解决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的需求,面向农村生产第一线服务是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发挥自身科技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信息技术在佛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佛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红梅 《今日科苑》2009,(24):32-3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及人力资源的不断流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村镇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它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于村镇规划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在努力推广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若要实行对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农地整理,这是目前农村建设当中的重要难题。文章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对农村的建设要紧紧抓住农村建设的内涵,以及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如何能够合理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地整理方面的建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金秋科苑》2009,(24):32-3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及人力资源的不断流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村镇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它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于村镇规划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基层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新形势下基层图书馆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体现。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深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和自觉的运用经济学基本规律,因此本文将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所在的广州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对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百建 《科技风》2011,(23):2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又为实现这一任务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系统论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这座大厦的基石。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地位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本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高校大学生接受了当今最前沿的教育,对于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加强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5,(3):115-1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剖析新农村体育发展中所要面临的挑战,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建设新农村体育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郝道合 《科教文汇》2011,(10):199-2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农村的发展较重视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的发展。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发展观念,提高农村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以对河南省新乡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基础,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探讨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