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一次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何以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人文奥运主题所蕴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拓展北京人文奥运在实践中的运作路径,更好地展示中国悠久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及魅力,这是一个有待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13日晚,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在五个申办城市中于第二轮胜出,一举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资格。消息传来,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沸腾了。在高兴与激奋之余,我们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为实现我们的承诺,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为中华民族崛起、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申办成功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办好奥运会的先决条件之一。 从体育大国到世界体育强国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新中国首次…  相似文献   

3.
明年7月,国际奥委会将在莫斯科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承办城市,中国北京是十个申办城市之一。几年前我们曾以两票之差与世纪之交的体育盛典失之交臂,这次北京离2008年奥运会有多远呢?北京此次申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北京期待新奥运”的口号,为的是向全世界表明:北京的发展已日新月异,古老的首都变得更加年轻。“北京的天蓝了,水绿了,路宽了,新设施增多了,北京变得越来越可爱,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心了。”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也自信地说道:“北京市申办奥运会的第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已具备了举办奥运…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世博会和世界杯足球赛,是当今世界三大顶级国际盛会。中国已成功申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我们还将申办世界杯足球赛,充分展示我们的大国风范。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2000年8月28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瑞士的洛桑举行会议,北京获得申办资格。从此,全国掀起申奥热潮。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东南沿海到大漠边关,祖国大地唱响时代最强音:愿2008年的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万众一心申奥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北京成立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  相似文献   

6.
通过申办、承办奥运会的历程,分析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时代意义和教育关联性,对后奥运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体育评价进行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金牌总数第一”的辉煌,说明我国是竞技体育强国.从宏观视角来审视中国体育,需要实现四个转变,进而探讨了中国体育未来的四个发展走向,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法制危机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给国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开始对包括体育纠纷救济机制在内的“体育法治”进行清醒的反思。由于奥运会过分依赖国际体育仲裁院的纠纷救济机制,国际奥委会甚至将国际体育仲裁院指定为唯一的体育性纠纷解决机构。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与中国包括《仲裁法》在内的立法所营造的纠纷救济体制造成冲击。如何协调中国立法与奥运会解纷机制中的仲裁合意性、体育纠纷的可仲裁性、临时措施和保全措施、仲裁裁决国籍以及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面临的,也是必须依法消解的法制危机。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中国竞技体育水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保障.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需要,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上重视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体育人才培养领域.  相似文献   

10.
祖伟华 《华章》2007,(9):206-206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数字化电视的发展和体育电视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国内的体育电视市场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本文分别从提升品牌、造就高素质人才、培养品牌主持人和加强与国际传媒机构合作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以2008奥运会为契机,对目前中国电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做一个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全运会作为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然而在其成功举办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运行机制缺陷、赛风赛纪等问题,“全运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全运会现象”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全运会改革政策的演变和有关全运会改革的一些观点,并提出全运会改革“留而求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主办"与"举办"只有一字之差,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差异。从语言学和法学的视角来看,区分"主办"与"举办"的关键是看组织者是否拥有对活动的所有权和决定权。"主办"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专属权,奥林匹克城获得的是"举办权"而不是"主办权",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而不是"主办"了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使用自编的《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问卷》对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329名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残疾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有着积极的认知。但与健全学生相比,残疾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比较消极,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较低。应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指导和奥运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正呈现扩大的态势。而人类体育从自然体育到现代体育再到生态体育理念的发展,表明人们在体育的发展进程中更为关注自然、关注体育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北京奥运会倡导的"绿色奥运"理念,其意义在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育发展观来举办奥运会。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体育发展观的内涵、时代意义与实施过程进行探讨是为北京"绿色奥运"理念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各种媒体议论的焦点。绝大多数专家对奥运经济的正面效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奥运经济将拉动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有人对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给予了善意的提醒。本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会有带来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及奥运自身创收等积极方面,将有巨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6.
许建 《高教论坛》2005,(2):34-36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体育院(校)系的“两课“教学应结合奥运形势,赋予“两课“教学时代感,以提高教学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体育已成为中国最耀眼的领域之一,但在历史长河中,体育曾长期被边缘化,近代体育的崛起有其独特的时代因素。在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时刻,许多睿智的思考者把体育作为救国的重要途径,大量的体育爱好者也积极参与到体育救国事业中来,促使近代体育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同时,西方体育爱好者也把近代体育带入中国,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崛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了国人百年的体育救国梦。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中的民族精神观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的意义及价值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与中华体育精神互为映衬,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人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大餐。在此基础上,北京奥运会又借助其自身组织结构的特点,采用树立祖国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感、弘扬志愿者文化精神、组织各种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市民活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等方式提升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北京2008奥运的传导效应和挤出效应,分析了河南作为北京奥运旅游的辐射地所拥有的巨大机遇及原因,探讨了河南旅游如何迎接奥运的主要策略,希望对河南旅游业的近期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奥运会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城乡与区域间的体育发展水平、赛后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非奥运项目等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本着抓住奥运有利契机,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原则,对我国群众体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