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2006年6月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3位女子网球单打选手6场比赛的录像观摩,对其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法网女单8强第4轮8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女子单打球员发球的力量、速度、发球得分率等方面与世界优秀球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女网选手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李娜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7场比赛10项统计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二发得分率、制胜分、破发次数、破发率、总得分五项优势指标均高于对手,且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这是李娜获胜的关键因素;非受迫性失误、重压之下关键球的处理与世界顶级女单选手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比赛录像分析,进一步诊断与评价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技战术运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一发成功率较高,得分率较差,发球的攻击性不足;非受迫性失误较高,接发球得分率和破发点较差。发球抢攻技术、接发球抢攻技术以及上网技术的使用率比较低。得分方式有17.8%是靠主动得分,45.3%是靠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得分,36.9%是靠对手的受迫性失误得分;失分的主要方式为非受迫性失误。  相似文献   

5.
2011年法网赛我国女单选手技术优劣势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权 《体育与科学》2011,32(4):102-106,34
通过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网站数据统计,采用个案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对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单选手与对手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单都属于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成功率较高,但速度不够快;上网成功率较高,击球稳定性较强;在主动得分能力上李娜表现非常的出色,而郑洁、彭帅、张帅主动得分能力相对较弱;在技术、战术运用方面,李娜表现非常全面,而彭帅、郑洁、张帅表现不太理想。分析其胜、负的原因,观察现今网坛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进行技战术、体能、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等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李娜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等要高于对手;体能水平、心理素质及运动智能强于对手;但是非受迫性失误也明显多于对手。着重对李娜在决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进行研究,以便为中国女子网球队员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201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的技术统计数据,对本届女单冠军塞蕾娜.威廉姆和中国进入正赛的6名女单选手的技术应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威廉姆斯技术全面,尤以发球技术突出,以偏力量型打法为主;中国选手各项技术一般,没有突出的技术,打法趋于平稳,主动进攻能力较差.从技术、打法和理念方面提出了对中国网球女子单打竞技能力的几点建议,为我国女子单打再次实现突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体育》2006,(8):24-24
世界冠军 6月10日至12日,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比利时选手海宁获得女单冠军,西班牙选手纳达尔获得男单冠军;美国老将雷蒙德和澳大利亚选手斯托瑟搭档夺得女双冠军。  相似文献   

9.
点球成金     
《当代体育》2012,(32):82-83
相比费德勒的金满贯梦碎伦敦,小威廉姆斯要幸运得多,在网球女单决赛中她以2比0轻松击败莎拉波娃获得冠军,同时成为继格拉芙之后第二位完成女单金满贯的选手。白俄罗斯选手阿扎伦获得铜牌。而在女双决赛中,她和姐姐大威廉姆斯搭档,第三度斩获女双金牌。  相似文献   

10.
意女子选手首个大满贯 6月5日,201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进入女单决赛的争夺。在菲利普·夏蒂埃球场结束的女单争冠战中,两位首次打进大满贯决赛的7号种,澳大利亚悍将斯托瑟和17号种子意大利老将斯齐亚沃尼展开厮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别对我国女子优秀选手和国外女子优秀选手比赛中的发球进行观察统计,对她们发球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选手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我国女子网球发球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的成绩进步很快,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中国女子网球与欧美女子网球的优劣势比较分析,并就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点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使中国网球运动走上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心理旋转测试研究了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空间能力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的空间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同一水平男、女运动员空间能力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女子乒乓球多球训练和比赛中一些指标的变化 ,探讨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理据、方法及合理运用 ,经过二个月的多球训练 ,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果说明 ,磷酸原→磷酸原糖酵解→糖酵解 3种组合模式的多球训练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对中外优秀男女网球选手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男女网球选手平均年龄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处于黄金竞技年龄或最佳竞技年龄发展稳定阶段;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女选手平均年龄均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我国男女选手比国外优秀选手年龄均明显偏小;中外选手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菜指数上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子大于女子;我国男女选手身高比国外优秀选手均明显偏低;在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我国男子均明显低于国外优秀选手,说明我国男子选手选手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国女子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体重及克托莱指数无明显差异,这尚需作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女子单打八强的发球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选手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特征的不同之处,发现其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2006三届网球大师杯14场单打比赛15名选手首末盘比赛的发球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世界优秀网球单打选手首末盘发球战术及效果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我国网球的科学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谈了在第六届城运会比赛网球项目成绩排名前五名省市,包括湖北、河南、天津、安徽、北京等的一线优秀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对我国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指标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得出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中有显著差异指标,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选材以及建立机能评价标准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统计分析、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揭示世界女子网球单打优秀运动员在以4大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的特征表现,阐述各类型网球场地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影响与要求,同时,结合当前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研究表明:1)发球方面,4大赛场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的发球稳定性趋向共性,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二发能力是适应各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温网、法网发球威胁性与美网和澳网相比较突出,且温网一发有效性最高,澳网、法网、美网之间差异表现不显著;2)接发球方面,美网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接发球优势较突出,温网、澳网的接发球相对被动;3)技、战术运用方面,4大赛场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较强,制胜球、上网成功率是4大赛场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上网能力是适应各种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另外,优秀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温网和法网赛场能以较小的失误获得更多的主动得分,澳网和美网则技、战术运用的稳定性较差,得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