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本教育的致命问题在于它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个性。正如丰子恺先生一幅《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  相似文献   

2.
从Gitanjili到《吉檀迦利》,冰心真可谓上演了一出穿越时空的爱恋:从对Gitanjali的一见倾心,到冰心和泰戈尔之深沉大爱的相知,以及之后冰心用爱浇灌,用心雕刻之天成佳"偶"——《吉檀迦利》,无不显示中"偶"中有"泥","泥"中有"偶"的煞是情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冰心的爱成就了《吉檀迦利》,而《吉檀迦利》成就了Gitanjali,使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获得生命,让它与中国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一言蔽之,Gitanjali与《吉檀迦利》可谓是"偶"中有"泥","泥"中有"偶"的天成"佳偶"。  相似文献   

3.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用“烂醉如泥”来形容人饮酒过量,醉得扶都扶不住,瘫成一团的样子。如《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又如《聊斋志异·黄英》云:“曾(姓曾的书生)烂醉如泥,沉醉座间。”那么,何以用“烂醉如泥”来形容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呢?“泥”又是什么呢?明代陈继儒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眉公群碎录》中说:“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则如一堆泥。”又《中华大字典》引《五色线》一书云:“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然。”二书所言相同。原来“泥”是一种虫,…  相似文献   

5.
河间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丽颖 初中语文第二册,公刘《致黄浦江》诗歌中有“烂醉如泥的外国水兵”;又如《后汉书·周译传》有“一日不斋醉如泥”的句子。 查《中华成语大辞典》、《辞海》、《辞源》等可知:“烂醉如泥”的含义是形容喝酒过量,醉得昏昏沉沉,东倒西歪,瘫成一团的样子。但都未对“泥”字进行单独解释。 那么,为什么用“烂醉如泥”来形容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呢?“泥”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6.
一 、同心夯基歌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泥台泥凳泥房子”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临河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临河教育吹来了和暖的春风。面对薄弱的教育现状,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着力解决“一无两有”,夯实办学基础。特别是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市委、政府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通过认真分析临河地区经济和教育现状,制定了《临河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成立了由分管市长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义务教育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7.
高广 《物理教师》2003,24(8):55-55
近读本刊2003年第2期刊登的《泥茶壶致冷原因的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泥》文),觉得这是研究性学习较好的一例,笔者也愿对此问题谈点自己的意见。 《泥》文认为致冷的原因是由壶四壁毛细小孔蒸发的水汽比塑料壶多得多,因而降温要比塑料壶的低,甚至低于室温。为检验是否是该原因所致,可将泥茶壶套入塑料袋内,留开壶盖缝、壶口(即将壶身覆膜)。这样再和塑料壶相同情况下比较,或者将泥茶壶用石蜡打擦,堵塞壶身四壁毛细小孔,再和塑料壶同情况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烂醉如泥"是形容一个人喝酒喝得大醉的样子。其实,"烂醉如泥"的"泥"不是一堆烂泥,而是一种虫子。南宋作家吴曾在他的笔记《能改斋漫录》中考证道:"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泥而是种虫子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烂醉如泥”来形容人饮酒过量,醉成一团的样子,并且固执地以为“如泥”就是像泥土一样,其实不然。明代陈继儒在他的《眉公群醉录》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日泥,在水中则活,失则如一堆泥。”《中华大字  相似文献   

10.
梁梅芳 《动漫界》2022,(12):66-6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指出:"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 其中的捏泥活动即幼儿园陶艺活动的通俗说法.《指南》的提出为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提供了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努力方向.如何充分利用陶艺活动这一载体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1.
钱大昕论证举例《切韵》音系的三十六字母中,舌上音有知、彻、澄、泥四母,舌头音有端、透、定、泥四母。但据清代学者钱大昕(晓征,1728—1804)的考证,上古音无舌头、舌上之分。即《切韵》音系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时代,其音读与端、透、定无异。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结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即女娲将绳子在泥中滚动,便造出了人。早期的人类曾经崇拜过绳子,并常以结绳记事。史书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梅山中心幼儿园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一个小海岛,岛上一年四季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泥上偏碱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14.
张守节《史记正义》声类38个,代表中唐时期的官话音,接近《切韵》.不同的是:唇音分化清楚;泥娘完全不分;喻三、喻四完全独立。  相似文献   

15.
芬轼的词里.除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人肺腑,还有一首也十分凄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泓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相似文献   

16.
一 《砂和粘土》,课前备好砂和粘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然而地处城区的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不容易弄到粘土。试教中我们用建材商店买的耐火泥供学生观察认识粘土的特征,教学效果也很好。试教中我们还发现,该课的教学如果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方法,城市里的学生对于和泥、摔泥的活动还缺乏相应的  相似文献   

17.
唐末小品文简论刘朴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指出:“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认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泽丛书》里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  相似文献   

18.
手握泥劫的人在一块理想和希冀的土地上为圈丁们精拼细作杜粗饱满的种于是一篇篇充满情感和智慈的丈章撒出去就是一片金色的风基手握泥锄的人和那些土地的躬拼者一样在四季中劳作精心推敲每一个汉字帷恐一次不小心的疏忽就是一个春的失误手握泥姗的人在太阳下给中国的春蚕们作一次精神食粮的培育使无数贫血的幼苗一夜减长成林手握泥姗的人以教育的名义在人才的薄本上络下历史的功蜻在灵魂工程师和祖国花朵之间建起了一座丰碑般的桥梁手握泥锄的人——献给《师道》@杜怀超$江苏泗洪石集小学  相似文献   

19.
<正>《红楼梦》有一句被经常引用的话: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一清一浊,又很容易混在一起。男人更喜欢这样说,可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堆泥呢?现代文明人讲究洁净,谁愿意让自己身上沾泥呢?人的一生都在躲避泥,天天洗泥,直到洗死,死后还要通身洗一遍。擦洗干净以后却要入土为安,最终化为泥土。人都是土里刨食,最后被泥土所吃。人虽然厌恶泥,却  相似文献   

20.
此语最早见于《后汉书·周泽传》,周泽字稚都,北海安丘人,少习《公羊严氏春秋》,曾为渑池令,永平十年,拜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病老,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时人为之不平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应劭又在《汉官仪》中续曰:“一日不斋醉如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感于此,甚觉愧疚,其《赠内》诗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有人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