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朗读指导不具体深入课堂听课,我发现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够具体,泛泛而谈。如有个老师上《鸟的天堂》一文,学了第八自然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后,要求学生用赞美、喜爱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可学生还是地达不到要求。请问:什么是赞美、喜爱的语气?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教师没有作具体的指导,学生也读不出来。同样,许多老师上课也是有要求,可具体怎样读出要求的语气,学生不知道,也读不出来。我认为教师不光要指出用什么语气读,还要作具体的指导,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有必要教学生读一两遍。这样,学生才会明白。(二…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中,“也”字用得多且用得妙的,当推韩愈的《马说》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数情况下放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解释或判断语气,还可表示感叹、祈使、疑问或反诘等语气。比较这  相似文献   

3.
《爬天都峰》篇幅短小,结构严谨,线条明快.我在教学中重点进行读和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在朗读的指导上下功夫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的录音,初步定下课文朗读的基调,学习各段课文时,再加以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教师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啊”、“哩”’两个语气词,读出惊叹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天都峰陡的一句,“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在飞机上拍摄的天都峰,陡峭而险峻.此时再让学生读,学生读出了“笔陡”、“挂”的感觉,“发颤”一词读得声音都发抖了.  相似文献   

4.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词语丰富,生动优美、文笔精巧,跌宕有致。把索溪峪的景物描绘得洒洒脱脱、活灵活现,把其“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教学这一课,可指导学生三读悟其“野”,从而让学生读到其“趣”,学到其“真”。一、粗读品词。知其“野”何意为了让学生懂得作者在课题运用这个“野”字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来品  相似文献   

5.
谈录音机在导读中的运用江苏陈静一、给“小播音员”录音《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应该做到正确、流利的地读课文。这个环节的教学步骤,一般是先自读课文,粗知大意,然后点名读,集体纠正字音。在这个...  相似文献   

6.
深入课堂听课,我发现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够具体,泛泛而谈。如有个老师上《鸟的天堂》一文,学了第八自然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后,要求学生用赞美、喜爱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可学生还是地达不到要求。请问:什么是赞美、喜爱的语气?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教师没有作具体的指导,学生也读不出来。同样,许多老师上课也是有要求,可具体怎样读出要求的语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朗读的教学目标高度重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可见朗读教学不容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也重视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但往往从技巧上人手。如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方要读得慢些,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读。怎样朗读才是“有感情”呢?就是运用恰当的语气、声调,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气氛,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现行教材,是很重视朗读训练的。很多课文后的作业题中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的要求,我是这样指导的:  相似文献   

9.
感情朗读不仅是语音技能的外显,所有声音技巧的外化训练都会表现出“无病呻吟”的难堪:或调平声稳,语感淡然;或装腔作势,语气夸张;或统一声调,缺乏个性……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从“情”字人手,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10.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子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字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靠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读 ,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 ,不丢字 ,不添字。“流利”即要求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 ,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 ,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 ,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相似文献   

12.
《学弈》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言文 ,也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通过记叙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 ,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 ,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 ,可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 ,让学生“读中悟 ,悟中练 ,练中创”。一、指导朗读 ,熟读成诵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开始 ,应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 ,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 ,要把握好范读这一环节 ,通过教师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 ,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 ,通过范…  相似文献   

13.
课文朗读有多种形式,但教师在课堂操作时多根据文本学习的需要或者齐读或者点名读或者自由读或者分角色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而下面这两堂课的朗读设计,则令人耳目一新。其共同特点都是将课文内容变形、组合,在变化多样的朗读活动中感受体验文本。【示例一】《珍珠鸟》学习过程中,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教师扮演作者角色,学生扮演小鸟角色,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  相似文献   

14.
《再见了,亲人》(第七册)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抒情散文。文章语言生动、精炼,表达的感情充沛、真挚,非常适合朗读。一、抓住重点词语,读好重音。学生朗读平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重点词语没有加重语气朗读,对这种状况,我用比较法指导朗读。如,我和一位同学先后读同样的句子:“为了帮助我们洗补衣服,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而重点和难点在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从技巧入手,如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  相似文献   

16.
一、强化语音、发音训练 ,使学生读得入格所谓“入格” ,是指朗读要正确、流利,达到最起码的技术要求 ,其训练重点是语音和发音。首先要严格正字正音。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是朗读的基本条件。所以 ,在教学各环节中 ,教师都要注意把学生读错的字、发音不准的字 ,随时严格地加以纠正。特别是形似字、多音字和一些变调、轻声、儿化韵、语气助词“啊”的变化等词。第二 ,不唱读。过多的集体朗读是造成唱读的原因之一 ,教师要多用指名读的方法 ,以便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二、强化朗读技巧指导 ,使学生读得入情所谓“入情”是表情朗读 ,要求朗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朗读指导便成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后,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样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朗读教学,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看似热热闹闹,可读前没有清晰的要求,读中没有有效的指导,读后没有积极的评价,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更没有用情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明确指出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 ,采用以读为主 ,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读中思意 ,从意中悟道。一、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 ,不减字 ,不读错 ,不重复。认识生字、新词 ,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教师范读。学生对教师的朗读 ,看得着 ,听得见 ,可以模仿学习。想一想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它的题目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清层次。1 .…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的课,他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这样要求学生:“接下来把这段话读一遍!”“接下来把课文朗读一遍!”然而均没有提出明确的“读”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误区之一。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这就失去了读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一、感知读,理解字词,了解大意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读,重点应该放在初步感知、读通读顺上,这就要求学生:①理解字词,扫清障碍。利用字典读准字音,特别是多音字、易混字的读音;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例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丹  陈幼芬 《小学语文》2010,(12):29-31
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两大误区:一种认为既然是略读课文就只需“粗知课文大意”。在课堂教学的处理上,教师往往让学生随便读几次,就任由他们去交流读后感了,不指导、不总结,如“蜻蜓点水”般掠过了事,从而出现“教似不教,读似未读”的无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