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家曾指出:要给儿童三种食品,即营养、知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热爱孩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可贵的职业感情。班主任只将自己的爱无私献给学生,才能搞好班级工作,才能造一颗颗美好的心灵,才能不负众望地托起明天的朵———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一、进入学生心灵深处沟通师生情感是重要的。无数实践证明:“情感的量是不可想像的。”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眷恋着学生,学生中才会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们发向…  相似文献   

2.
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和教育是相通的,爱是一种力量,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只有给学生一颗爱心,让学生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一名教师若没有爱而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才能使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后进生的表现往往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牵制了教师不少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和教育是相通的,爱是一种力量,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只有给学生一颗爱心,让学生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一名教师若没有爱而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爱是阳光,能唤醒沉睡的种子;爱是雨露,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是催化剂,能融化冰冷的心灵。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才能演绎出教师生活的精彩,才能从所有的付出和艰辛中体会内心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班主任,则更应该一丝不苟地实践这一天职。热爱一词,有关心、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含义。班主任只有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学生,才能搞好班级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班主任须从四个方面去爱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工作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是啊!学生们一颗颗广阔的心灵,不正需要老师爱的雨露吗?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与学生相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教育境界。"微笑、关爱、宽容"恐怕是最令学生愉快,最能使师生情感交融的一种方式了。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带一些笑意,捧一份关爱,多一点宽容,交织成爱的雨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说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班级管理体会就是班主任应该学会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学生。如何做好这一点,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教师要有一颗爱生之心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现代教育呼唤的是"爱"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饱含拳拳的爱心。我校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多数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因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心和爱护而倍加需要班主任的关注与爱护。教师只有对  相似文献   

9.
爱,是理解的阶梯,是心心相通的桥梁,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实践证明:凡是学风好、班风正的班级,班主任都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j关键是要寻找好“爱生”的切入点,要有耐心和信心。班主任要能感受到学生的可爱,要容忍学生,看得惯学生犯错误,站在学生的立场,放手让学生做事。对他们要充满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崇拜老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如果班主任具有童心、爱心和耐心,学生就会亲近他、信赖他。 一、纯真的童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而且,每个儿童的世界都各有特色。教师不仅要了解儿童世界,而且要习惯于儿童世界。”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可见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爱学生是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更是一个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基础。班主任只有把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全部倾注到我们所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同,因而形成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也不相同。从这个实际出发,班主任首先要有颗真挚爱心,急他们之所急,爱他们之所爱。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爰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野马”驯化。班主任要怀着真诚的爱生感情。从学习、生活等待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帮  相似文献   

13.
陆小华 《考试周刊》2014,(90):181-181
<正>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勤奋好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其次,还要舍得投入,不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更要投入情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还须掌握一定的处理事情的技巧和艺术。一、让爱领舞,凝心聚力1.爱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爱  相似文献   

14.
脱小平 《甘肃教育》2004,(12):13-13
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应突出一个“爱”宇。班主任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班主任岗位,热爱自己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只有爱才能使自己对工作充满信心和激情,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只有爱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尤其是要善待后进生,只要拥有一颗爱心就能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进而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特殊群体,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更好的求和挑战。聋哑学生的教育工作更是如此,这更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艰巨和光荣。面对特校中一颗颗纯真、无暇而又是脆弱、自卑的心灵,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多变的心世界,班主任只有深切的关爱、真心的尊重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教师进行的教育工作才能获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要想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若是班主任缺少爱,甚至没有爱还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吗?陶行知也认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地教育,他提出了教育理论"爱满天下"。因此,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因此没有爱的工作艺术便是"骗人术"。  相似文献   

17.
<正>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班主任的工作复杂而艰巨。班主任必须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工作,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你怎么能让这双眼睛充满智慧呢?一、用爱教育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高尔基说:"无论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真的爱他,照顾他,并担心他,无  相似文献   

18.
齐敏 《吉林教育》2006,(4):54-54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注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9.
于桂珍 《成才之路》2011,(23):12-12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以关心人、教育人为己任。是的,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对此感触颇深。教育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心发现心的艺术是用爱搭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八字法”古浪县一中祁成勤“爱”。爱学生、爱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事事为学生、为工作着想,才能打开学生心扉,增强教育认同效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亲”。亲近学生,和他们交朋友,与他们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