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除潜心精进之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亦应须臾不离左右。钻研历练品性,积累铸就大成。治学或科研之路因其艰辛,难以真正登堂入室,惟立志笃学、坚韧不拔者方能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2.
《问说》教材注解对《孟子》“求其放心”的释义为“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这是不确的。既然是“放纵散漫的心”,还要“找回”它干什么呢!查《孟子》原文,知道“放心”的“放’不是“放纵”的意思,而是“丢失”的意思,“求放心”就是“找回丢失的本心”。盂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沦,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是普通的人容易丧失这些“本心”,“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他认为学问之道就是在于找回已经丢失的善良的本心。至于“大人者”,则“不…  相似文献   

3.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其本意是说,人们应当把那丧失了的具有"良知良能"和善性的"心"找回来,这样才能使心扩而充之,得到培养和发展.他的这种观点,很明显是唯心主义的.但我们认为,如果扬弃其唯心主义色彩的一面,而取其合理的内核,则可以把"放心"理解为:一是注意的分散;一是注意的分心."求放心"就是要求集中注意,克服分散,防止分心.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散和分心呢?先说分心.分心是注意不集中的表现,它是由于某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使人  相似文献   

4.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丢失)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摇摇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者,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忧指忘心者诫》节选![战国]@孟子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何在?从孔子到柏拉图以至于康德都曾经给出自己的解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回答是:教育是内心的敞亮。但是,他这旬睿智的名言只说明了教育的结果,却没有给出通往“内心敞亮”的途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种说法与雅氏庶几近矣。  相似文献   

6.
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对于百姓的道德教化是实施“王道”、实现“王天下”的必要举措,他还提出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宗旨,意思是要通过学习,找回人生本来就有的善良之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格,学会如何做人。他告诫统治者:“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教亦多术矣”,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形成了“反求诸己”的自  相似文献   

7.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除了进入睡眠和处于昏迷状态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活动可以离开注意而独立进行的了.数学教学活动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自然和所有的活动一样,必须要有注意来组织和维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8.
就“求学”.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有一精辟论断:“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短短12字,读来,朴实无华;品之,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为学生打基础的小学教学各核心学科的教师而言.读来.品之,当可受到应有的震撼和启迪:求学问,为什么需学“问”?自己平时的教学是否注重让学生学“问”、会“问”:只学“答”,为什么非学问?自己平时的教学能否致力于让学生求到真学问?  相似文献   

9.
以儒家为主干之传统教育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德性”和“道问学”,前者主要是指“发乎本心”、对性善的发挥与坚守,具体表现便是孝悌之道,由此推广开来便是仁民爱物的实现;后者虽然与向内反省之“尊德性”不同而表现为“格物穷理”,但这只是对本心的穷理、对性善的探究、对诚敬的融会,可谓修养学问的他种途径。对于师德楷模的种种说法只是传统“圣人理想”的现代演化。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之重创与反省,其具体出路在于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德性要体现于德行中,公私德分明并尊重私德,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之根本宗旨,探究学理并引导学生生发对学问之兴趣进而培养学问人格,为首要之师德。  相似文献   

10.
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表明,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忽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对此,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作为教育的顶层组织,大学不能一般地定位于“面向”未来,大学还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引领未来需要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因此,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而通往大学之道。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的体现,也是大学释放其批判功能的体现。因此,引领未来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职能的回归与当代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每学期从“擂鼓进军”到“鸣金收兵,是一个勤奋的整体系统。身为“主帅”的当家校长,在运筹帷幄时,应审时度势,念好“三字经”:开端管理的用兵之道求“实”,过程管理的调控之道求“活”,终端管理的评估之道求“正”。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这部大机器正常而高速地运转。  相似文献   

12.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除了进入睡眠和处于昏迷状态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活动可以离开注意而独立进行的了。数学教学活动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自然和所有的活动一样,必须要有注意来组织和维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胡思乱想;或翻阅其它书籍,摆弄文具,等等。这便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分心”现象。分心时有关的心理活动松驰、动摇,只…  相似文献   

13.
<正> 宋人王禹偁有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日长简仲咸》)。所谓“道根源”,即指《老子》五千言对“玄之又玄”、“常无为而无不为”之“道”的探寻。对此,前人或重其自然性之超越,或重其社会性之权诈,解“道”说“德”,滋蔓颇甚,故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册《老子王弼注》谓:“道不可说,无能名,固须卷舌缄口,不著一字,顾又滋生横说竖说,千名万号,虽知其不能尽道而犹求亿或偶中,抑各有所当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谓“道”,即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之“道”。从广义上来理解,“道”应涵盖道理、知识乃至技艺诸方面。《学记》上说:“师严然后道尊。”诚然,一个不尚师德、不重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尊严感和权威性的教师,其所传之道也很难为学生所尊重,正所谓“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道。”但是,倘若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威信和尊严看得比道更尊贵,甚至宁失“道尊”,但求“师严”,那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在吴敬梓笔下,官僚典型王惠虽着墨不多,却颇耐人寻味。如果说“功名富贵”确为《儒林外史》“一篇之骨”(闲斋老人序),那么通过梦里梦外的王惠实对这一主旨作了深刻揭示。娄氏公子访贤求道之心是真诚的,然而他们既不具备可以访求的自身的道德学问修养,更不具备着意访求的时代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统阅读教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的阅读教学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学贵自得——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早有论述,如孟子就主张“学贵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还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朱熹强调“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主要在内圣学的维度上,发展了儒家思想,可以说是第一个关切安身立命之道的儒家先师.他提出性善论,使儒家人道学理论更加完备;提出天道诚,确立了内在超越的形上指向;提出"求放心"的修养论或工夫论,构成孟子安身立命之道的最后一个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谓“道”,即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之“道”。从广义上来理解,“道”应涵盖道理、知识乃至技艺诸方面。《学记》上说:“师严然后道尊。”诚然,一个不尚师德、不重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尊严感和权威性的教师,其所传之道也很难为学生所尊重,正所谓“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道。”但是,倘若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威信和尊严看得比道更尊贵,甚至宁失“道尊”,但求“师严”,那又将如何呢? 记得宁鸿彬老师在谈到教学中的封闭现象时,曾举过一例。说是  相似文献   

19.
“问”才是学问之源,创新之本.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保护好儿童的这一天性,是使其善学求知的前提条件.学问即是要通过勤学好问而获得广博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效能感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方法.学问既是静态的结果,又是动态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所期许并要达致的结果.要做真正的学问,首先应该摒弃学“答”模式,回归到学“问”之学问.从问中学才是学问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20.
《老子》(五章)被选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便是永恒之道和永恒之名,老子似乎在忽悠我们,“道”犹如水中月,“名”好像镜中花。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