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江兆民著译作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国学者对日本哲学的研究兴趣提高,全国规模的日本哲学研究会成立,其中对中江兆民(名笃介)的注意尤为突出。1979年,《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的翻译出版成为一个标志。1981年在长春召开的“日本近现代哲学史座谈会”(有26人参加)上,滕颖作了题为《中江兆民及其代表作〈三醉人经纶问答〉》的认真的学术报告(见《哲学研究》1981年第九期)。《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版亦说,“中江兆民近年来成为研究比较集中的日本哲学家”,除提及上述滕颖的论文外,还提到刘及辰《中江兆民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江兆民与幸  相似文献   

2.
3.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并要求统治者给予“民”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限权利,这种以“民为贵”思想是否意味着孟子将“民”的地位置于君主之上呢?通过分析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措施及其终极目的发现,“民”只是在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并非在国家政治权利结构中居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民以强国,是严复启蒙思想的核心命题。严复基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力图探寻一条从根本上使近代中国摆脱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走向振兴富强的道路。严复以国民素质为视角,以新民为要归,形成一系列有关“新民”与“强国”之间的关系命题,其中观点不乏精深和独到。  相似文献   

5.
中江藤树(1608-1648)是日本江户时代阳明学派的鼻祖,他在著作中对《易》多有阐发,但学界较少关注其易学思想。早年修习朱子学时,藤树就热衷《易》的筮仪,并以“太虚”为“皇上帝”“太乙尊神”“易神”“人伦之太祖”,又视“明德”为“本心”,为“太极”之异名。“太虚”这一概念贯穿了藤树的整体哲学思想,是其吸纳宋明易学后独自思考的产物,而且也超越了朱子学形而上的范畴,不仅带有强烈的宗教特征,同时也是藤树转向阳明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后人对“散动”学说的评论作一综述 ,力图理清作者语法思想中模仿与创新、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先进代表,在其一生的理论求索中,使用了大量与"民"相关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为民、救民、重民、爱民的主张,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熏染、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洗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几个方面对李大钊"民"思想进行理论探源,说明李大钊"民"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并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民彝”是李大钊为追求时代潮流、将中西方思想有机融合而提出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礼仪、习惯、道德等的总和;伸张、扩展是其特性,可能被压抑、障蔽,但最终会“发扬光大至最高点”;它实质是关于“人”与政治、社会历史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尊重和强调个体——“我”的自由发展。“民彝”思想的渊源主要是中国明清以来的风俗决定论和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人性论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又有董仲舒的人性论是中民之性的新说提出。但董仲舒的人性论并不存在所谓人之性与民之性的两类文字的区分,更没有以人之性即为圣人之性的观念,新说关于中民之性的论述,也难以成立,究其原因在于新说不了解董仲舒的人性论处于儒学人性论“性同一说”向“性品级说”转变的逻辑关节点。  相似文献   

10.
真德秀“仁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宗荣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3):97-101,119
真德秀是朱熹之后影响较大的一位理学家,也是一位深谙治国良谋的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政平惠民 ,这与他的儒家“仁政”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的许多施政思,至今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在诸多方面展开讨论,阐述其作用、地位及局限,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不断深入。"中体西用"思想和中国近代化问题关系的研究是其中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反思”一词在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里经常出现,它作为黑格尔首创的俗语来解释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各类范畴。因而,对于黑格尔“反思”定义的认识,会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深刻含义。本文试从这方面作一个探讨,期学术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3.
田胜男 《文教资料》2011,(35):29-31
本文阐述林义光《文源》在古文字构形研究中的“互体”思想,并试图从其生平及研究成果中探究其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在其代表作《大同书》中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该思想主张消灭家庭,由公立政府公养儿童。这一思想虽具有空想性,幼教主张也欠缺科学儿童观的指导,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却具有深刻的启蒙价值,对我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公共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都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19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上,陶行知详述了他关于“新教育”的主张。陶行知对“新教育”进行释意时指出,“我们中国的教育,倘若忽而学日本,忽而学德国,忽而学法国、美国,那是终究是无所适从。所以新字的第一个意义要‘自新’。今日新的事,到了明日未必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毛泽东考察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如何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问题。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转述了毛泽东关于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十五个大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形成并系统化。在上述文章中以及在此前后毛泽东的讲活中,他主要阐明了六个方面的思想。(一)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考察了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状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国际国内阶级斗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是80年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它是对过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错误思想的彻底否定。它的提出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思想对党政关系的涵义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认识不足,这是它在1989年后被新的改革理论取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述评毛泽东关于精简课程设置、讲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改变考试方式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论断,以期对实施新课程“还学于生,以生为本”的理念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所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奴隶主贵族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政治学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其中关于“哲学王”思想的论述,对我们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迪。“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救治社会方案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他的“理想国”的支柱。柏拉图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末至四世纪初,即希腊奴隶制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雅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思想。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学者研究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使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