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程强  盛世明 《林区教学》2020,(5):110-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结构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则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小学教师“适应小学综合型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初春开 《考试周刊》2011,(85):224-225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同时强调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三级”宏观课程的结构中.地方课程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寒冰  陈娴 《物理教师》2006,27(3):48-50,F0003
1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一般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它具有潜在性的特点。所以也叫潜在课程.近期的研究拓展了隐性课程的范围.人们把有些预期的课程也规划为隐性课程,更注重隐性课程的“意图性”和“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由注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这种概念的扩大对于研究隐性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庆  杨留才 《考试周刊》2009,(46):203-204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程体系结构应当来源于工作结构。本研究遵循“以工作结构为框架”的课程改革理念,从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从实际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进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解剖》课程体系的开发。笔者仅讨论模块课程的必要性和针对培养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还应理清和解决以下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作为职教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过程”目前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大家对它的理解却多种多样:如有的关注生产和服务流程。有的则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程序。事实上.作为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对工作过程的讨论至少应当涉及三个方面,即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计划、实施和评价)、要素的全面性(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应满足这三个要求,这与传统基于知识的课程相比有很大区别.也是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最大的困难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潘施文  杨留才 《考试周刊》2009,(43):160-161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程体系结构应当来源于工作结构。据此.我院遵循“以工作结构为框架”的课程改革理念,从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从实际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进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解剖》课程模块的开发。现笔者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分析实施模块课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框架体系的制约,突破了单纯的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构建课程的模式,它跨越了惟“理性世界”的樊篱,走出了“规范性知识”的视阈,强调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综合课程这种课程形态的转型,不仅仅意味着学科边界的模糊与融合,它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组织理念,即综合课程的组织目的,不仅是形成一种有别于学科课程的课程形态或课程载体,而且是以促进人的完满、丰富的成长为最终价值取向的。在这种课程组织的目标定位之下,综合课程组织面临问题是如何协调“制度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准确的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倾向.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科学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学科体系的严密性。注重知识传承,突出教师、教材和课堂的作用。学科课程体系的这些基本特点,高效地“传递一接受”学科知识.也决定了学科课程为保持自身的优势必然造成对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和知识综合性的忽视,造成对培养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的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着从课程理念、课型结构、教师角色三个方面 ,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作一个简要的比较。课程理念的比较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滞后的一个弊端在于课程重视对知识体系的建构 ,强调课程本身知识的系统、严密和权威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反映在语文学习的一个领域“听话、说话”上面 ,同样受其“课程是知识”的影响 ,把听话、说话进行知识点的量化。例如 :以前的“听话、说话” ,大多采用看图说话的呈现方式。课堂教学中 ,单幅图怎么说 ,双幅图、多幅图又怎么说 ,均有知识的传授。图上什么人 ,在干什么 ,…  相似文献   

12.
向学生提供课程和以人与知识的统一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知识口袋”式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突出了“适应性” ,在课程发展史上是一种试探性的进步 ,由于这种课程过多强调了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性 ,有其不切合现实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因此 ,改变“知识口袋”式课程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特殊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包括“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基于“学习为本”价值观.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建构“学程式”新教材结构.以强化其实作性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并依托互联网,应当从“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余俊文 《物理教师》2011,32(2):11-13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我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强调物理知识的基础性,另一方面强调自我学习,学会迁移.奥苏泊尔认为:“为迁移而教.”从物理课程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类比学习,是实现物理新课程强调知识基础性和自主学习迁移性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新教材的编制的关系,把握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同时进行课程内容、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这样,才有希望实现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整体优化,“统一”与“多元”的动态平衡等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夏正江 《早期教育》2005,(8):i001-i001
要把握“生成性课程”的性质和内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必须把“课程”当作动词使用,看做“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与体验)的总体,若把“课程”当作名词使用,理解为“教材知识体系”,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生成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黄忠敬 《早期教育》2004,(7):U004-U004
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观基础上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产品,而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课程。课程与其说是“跑道”,不如说是“在跑道上跑”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经验的结构在社会中对知识进行不断重组与建构,它强调的是跑的过程以及个体在课程实践中的体验,强调奔跑者通过理解和对话寻找意义和发现意义的活动。这样,课程被看作为一个动态的创造性过程,此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动态的而又开放的、灵活的、情境性的、时间性的并与现实相联的。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不仅是由一系列材料所组成的静态文本,不仅是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体现时代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得“教育回归生活化”“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家庭、生活区以及社会的课程资源.使得课堂与生活实际保持一种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实践和生活成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19.
一、课程批评:新课程改革争论引发的思考 课程批评的提出有着广阔深厚的现实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的需求。这种培养目标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实施重“教书”和“背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存在的问题遭到了激烈批评。  相似文献   

20.
一、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原则我国学者在总结、研究国内外课程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学问知识的结构、系统和逻辑;一是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结构和过程。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认识逻辑”,同时又不能丧失学问知识所具有的严密的逻辑性与科学系统性,这就是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根本原则。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根本原则?我认为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1.素质中心。在课程开发史上一直存在着三种主张的争论:其一是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