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意思是说章内容要有真情实感,遣词造句要巧妙。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它的存在原本是呈不规则和游移状态的,只有当作运用它缀合成的时候,才可望规则起来,才有血有肉地灵动鲜活起来。言语机智正是驱遣和调度大脑里的语言库存,使之生动活泼,使之充分发挥工具效能的一种技巧。  相似文献   

2.
王易的言意观——王易对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易是二十世纪早期成绩卓著的修辞学家 ,是中国语言学界、修辞学界第一个深入探讨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学者。他认为语言与思想无必然之关系 :“言语非思想”、“思想非言语”。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过程的工具 ,是承载思想的容器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离。语言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有时不需要凭借语言 ,语言与思想有先后之别 ,语言不是十全十美的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包括两个部分:“说明”部分指出了小学语交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方法;“教学大纲”部分规定了小学各学年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这个大纲(草案)是在几年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说明”部分明确地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什么说发展儿童语言是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呢? 这要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加里宁说:“如果人们不能用言语明确构成自己的意思,那末人类思想的最高成绩,最深刻的知识和最热情的心情,都无法使人知道。言语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想只有用言语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言语倾吐出来,只有——如哲学家所说——被傅达和被体现出来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思想。”所以,教儿童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密切联系的一种高级言语形态。它的重要特点是:先想后说或先想后做,对自己所要说的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分析综合,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换句话说,内部言语的主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例如: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先考虑怎样回答;在演算习题时候,必须先考虑运算的层次、方式方法等。那么,发展内部言语对小学数学教学到底有何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作用:一、内部言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有让学生能充分施展自己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的机会,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要有思维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想一想,才能去说去做。这就使小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了学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言语是美辞的形式。但美辞的形式并不等于言语。这如同说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交际工具并不就是语言。言语作为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个人变体,它还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作为形式,它也只是美辞的符号形式,即语言形式。美辞的形式除了语言符号之外,还有自身内部的思维形式,即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事物之间的规律性通过思维的作用在美辞中的内部表现。它相当于话语,文章的思路或内容本身的层次和结构。在语言学中,它不属言语的形式而属于言语的内容。可见言语和“辞形”不是等值的。从只一方面看,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也有自己的形式和内容。语言、文字和语法就是它的形式,语义就是它的内容。语义在美辞中只能算是形式而不是内容。美辞的内容只能是语义所表示的事物而不是语义本身。可见,美辞和言语各有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各属不同的科学范畴。因此,我们对  相似文献   

6.
言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凡是在运用和交际过程中的都叫语言,即有声的语言信息,而在心理活动中,即思维的过程中的都应称作言语。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感知与理解过程两个方面。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总是边想边说,两个过程是迅速地转换、交替进行的,说出来的话,是前面想过的东西,在说的同时又在想后面要说什么,这就把言语与语言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一年级教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  相似文献   

8.
语文即人     
人本主义在语文教育中体现为语文——言语与人的生命血脉相连。人的言语需求,既外在于生命,又内在于生命。归根结底是内在于生命的。因此,应内(生命)外(生活、社会)同致,以内为本,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为本。美国人类学家怀特说“: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正是语言符号才使我们的类人猿祖先转变为人并成为人类。仅仅由于符号的使用,人类的全部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流传不绝。”人是符号动物,人是理性动物,人是分类的动物,这些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命特征与符号、概念思维联系起来的论断,在学界已有较高的认同度。如果这些定义可以成立,那也可以顺理成章直截了当地说:人是语言(广义的语言,含言语)动物、文字动物。因为,人运用的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的思维的本体和载体。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我们言说,因为言说是我们的本性。它并非首先源于某种特别的意志。有人说,人是靠本性而拥有语言。这把握了人与动植物的区别,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这一陈述并非意味着人只是伴随着其他能力而也拥有语言的能力。它是要说,惟有言说成为人的生命存在。作为言说者的人是人。这是洪特堡的话语。”人本能地具有言语的需要,言语需要——说和写——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言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凡是在运用和交际过程中的都叫语言,即有声的语言信息,而在心理活动中,即思维的过程中的都应称作言语.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感知与理解过程两个方面.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总是边想边说,两个过程是迅速地转换、交替进行的,说出来的话,是前面想过的东西,在说的同时又在想后面要说什么,这就把言语与语言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薛法根老师的语文世界,有别于其他名师很突出的一点,是他常常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源头活水,去滋养语文,引领课堂,改变学生。
  薛老师提出“为学生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观,相当精彩简洁,却很“心理学”。言语,是语言学的一个概念。言语不同于语言。言语是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它自由,呈现相对的运动状态。而语言则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稳固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融汇在一篇篇课文,即相对规范、经典的言语作品中。学生通过课文,通过自己的言语活动去学习语言。弄清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大家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疑惑或会“云开日出”,少去许多不必要的争议与讨论。智能,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语言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它与思维的关系密切 ,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语言吸收与语言表达相互沟通、密切联系的言语链。”(何炳骅、云天椿、林志荣《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只有充分地认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既注意语言要素 ,又不忽略思维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吕叔湘先生也认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辅助书面语言表达的标点符号,它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一种是体现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言语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言语外,也要留意与之紧密相联的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一、留意看似误用实则巧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经常会和一反常态的变形语言不期而遇“,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就是读书人如数家珍的典例。其实,辅助文学作品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标点符号也经常以反常态的陌生面孔进入读者的审美区域。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段话: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在通常情况下,文段中“债务”后的句号当换为逗号才不至于留下“误用”的“瑕疵”。先有思想意识“要偿还”,后才有外现行为“设法偿还”,前后组成连贯的话语——一个表示顺承关系的复句。既然前后相承,之间使用逗号当属常理。倘若如此,那仅是语言问题,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还有后续文字...  相似文献   

13.
“情智语文”:走向高远的境界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情智语文”就是要超越“实用价值观念”,发掘“语文”所蕴含的特有的灵性力量,孜孜追求那种“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高远境界。—“—情智语文”指向学生智慧看得见的地方。它以“文本中的语言”为基点,注重唤醒、诱导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追求有思维性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智慧的言语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孙双金老师倡导“多元启悟,悟中生智”。在深…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的语言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获得思维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由语言和思维之间彼此难离的密切关系可见,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实质问题。乌申斯基说过:“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的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过程主要是交流思想,思想又是思维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词和句子记载下来,固定下来,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人的思维——无沦它以何种形式实现——没有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对此西方的哲学家也形象地说“思想是卷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上,我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简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想说就说.然而学生有时的言语也让我陷入深思而难以忘怀.一、让我震撼的学生语言复习苏教版数学第6册第11单元“认识小数”时,我提问“: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有哪些收获?”有的说:“我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了.”有的说“:我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有的说“: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听到这个回答,我有些愕然,教材并没有给小数下定义,内容只是初步认识一位小数,课堂上我也没有讲小数的概念.我顺势问“:那什么是小数呢?”大多数同学一时说不上来,稍后有同学说“:小数就是有小数点的数.”我说“:可不能光看它的长相,要明白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我们不能说有分数线的数就是分数呀.”接着就有同学说“:例如0.1,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我提示“:0.1的后面可没有单位呀.”听我这么说,有同学赶紧补充“: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例如0.1就是110,0.7就是170.”未等我作评价,伍琛站起来说“:小数是分数的化身.”我震撼于他的回答,非常...  相似文献   

17.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人类对智慧是很崇拜的。古代希腊人就把智慧尊称为雅典女神。文艺复兴以后,许多有识之土也极为尊颂智慧。例如,黑格尔就把智慧称之为“理性的机巧”。他还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人类利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中。他写道:“理性是有机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机巧,一般讲来,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①如果用唯物主义观点,把黑格尔说的“理性”,理解为有理性的人,有智慧  相似文献   

18.
<正>“静慧学习”,始终聚焦学生的言语智慧生长。言语智慧,即言语创造性表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它是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基础的言语实践深入发展的结果。新时代语境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贯彻创新理念,引领学生走向从“新”到“心”的言语智慧生长。具体而言,要联结创新生活,确定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要发展创新思维,设置进阶有序的学习任务;要促进创新互动,开展持续有效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意思是说文章内容要有真情实感,遣词造句要巧妙.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它的存在原本是呈不规则和游移状态的,只有当作者运用它缀合成文的时候,才可望规则起来,才有血有肉地灵活鲜活起来.而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攻坚的堡垒.多年来写作训练的途径"过于单一"--让阅读唱独台戏.事实上,说话与写作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同属表达能力,说话是基础,写作是提高,说话训练对写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在认识上应重视说话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想说"的观念;在行动上给学生以引导,激发学生"乐说"的兴趣;在训练中有意识的进行强化,培养学生"善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学生只有通过读,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表情达意。非读无以广识,有知才会有能。而“读”本身就是一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可见,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