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学者和学人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大学校训存在的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本文对贵州省19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校训做了统计分析,首先对19所学校校训进行归纳总结,从大学校训的文字构成、大学校训的来源、大学校训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所呈现的问题从环境层面和个人层面剖析其原因,最后从校训的内容制定、校训的内容制定的方法提出解决校训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 基于LY市17所小学校训的调查,小学校训可以分为时代脉搏、自身特点、儒家文化和人文关怀等类型. 当前小学校训存在内容雷同、形式单一、缺少特色、忽视教师发展等问题. 为此,加强小学校训文化建设应做到充实校训内容、丰富校训形式、凸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3.
校训校歌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学风校风的象征。文章通过解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的校训校歌,分析其办学理念及对当今高校办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校训作为一个学校的精神财富,更是菁菁学子持之以恒所践行的理念。大学校训所传递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宁夏大学以"尚德、勤学、求是、创新"作为校训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为宁夏地区培养"实干兴宁"人才做出了重要的价值指引。但要将此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将这八字箴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池州学院2010年提出的"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是池州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勉励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以孔子为师"表现了学校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做到古为今用,孔子的教育纲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池州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强调以"道"(人生理想)为目标,以"德"(德性教化)为根据,以"仁"(关爱奉献)为依靠,以"艺"(文化专业学习)为内容。"以行知为友"就是积极从陶行知先生求真、求实、求新、求活的教育思想中,寻求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启示,推进学校改革创新。"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校训也基本契合了池州学院的办学实际,学校在近四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以生为本,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博学重行,在社会服务上注重以用为先,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传承创新。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追求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师砚农张运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人才,其书艺人品名重乡里。在当前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主旋律和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砚农先生的书道人品,弘扬其爱生如子、深入经典、强调基础,关注修养、全面育人的书法教育思想,对于传承晚清民国以降的书法艺术创作及书法教育理念与方法,承嗣正统、开引后学,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及大学院校书法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范式,对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士君子风范,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局外人》自1942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批评学者和文学界的关注,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倾向以及文本对其"局外人"身份的定位也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点。其实社会人群对默尔索的身份之所以定位为"局外人",这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孩童般的纯真与自我,坦诚无欺、善良宽和的人格品质都使得默尔索与其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荒诞世界里,默尔索终将成为社会人眼中的另类,一个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局外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和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对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系列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生成是时代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的统一;其内涵上,对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的依据、目标、核心、举措、保障、关键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彰显了“人民立场”“辩证思维”“话语生动”“全球视野”的理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我国民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遵循。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深化对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特征的审视,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业性和公益性是同一教育本身固有的二重属性,不是存在着产业性教育和公益性教育两种教育.公共财政政策和公共教育政策的偏差、人们对教育二重性及其二者关系的误读造成了当代中国教育的乱相和腐败.江泽民在关于教育的两次讲话中论述了教育的产业性和公益性,正确把握教育的二重属性,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学籍服务水平,须切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籍管理服务水平,做到"以制度约束人"提高人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柳"(willow)在汉英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国俗语义.其独特的外在形象,经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内化后,融入了复杂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折射了中西方意蕴复杂的杨柳情结.  相似文献   

13.
运用法学和保险学等基本理论,从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内涵、特点、承保对象及与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区别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设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可行性及作用,使人们意识到设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重构现代武德内涵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德的发展也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写照。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其部分内涵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甚至有些内涵正阻碍着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了重构现代武德内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归纳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趣的七种方法,即:新颖导入激趣法、巧设情境激趣法、多彩语言激趣法、电化教学激趣法、赞扬鼓励激趣法、艺术欣赏激趣法、参与实践激趣法。  相似文献   

16.
和谐体育的内涵是和谐体育理论研究的基石。没有对和谐体育内涵的清晰把握,就不可能展开对和谐体育的深层次理论研究,更不可能使和谐体育理论成为和谐体育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指针要求,概括出:内部系统相互协调、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和谐体育内涵,阐述了和谐体育必然是法治有序、公平竞赛、拼搏进取、团结友爱、充满活力、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体育。  相似文献   

17.
构建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理论,将班级、代表队、体协等作为学习型组织进行整体设计;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由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课外体育锻炼、竞技体育训练课组成"学习平台";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建立学习型体育教学的导向机制;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突破口,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运行机制;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大环境,建立实践与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公私观念只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公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传统中国的公私观念则既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哲学范畴,公与私道义上的对立,源于古代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源于中国的专制政治。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公德与私德的正确理解,才能明白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重心在于社会公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风尚的内涵、缺失及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体育风尚是学校体育活动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涉及到人的价值观、精神氛围、道德习惯等方面,它贯穿于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道德价值评判导向和标准,它通过强大的思想道德、价值评判的氛围对学校体育活动产生影响,它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协调”者,具有较强的规训作用,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学校体育风尚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学校体育风尚的缺失,并就学校体育风尚的培育机制提出了建议,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风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是中山市委市政府贯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实现文化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所提出来的。中山是博爱之乡、礼仪之邦和文明城市,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既是城市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中山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深化创建文明城市的体现,又是提高城市文明的根本。虽然中山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积极参加到修身行动中来,少数基层领导干部没有带头以身作则,修身取得的成绩离最高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