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专家浅析中老年"起夜多"问题通过对全国大中型城市中老年人调查发现,很多中年人到40岁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起夜频繁现象,中老年人虽然深受其害,却不知原因和解决方法。为此,我们特地咨询了名老中医曾宪策教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邢克敏 虽说学电脑已成了当今时尚,可我认为中老年人学不学关系不大.特别是老年人眼睛花了,手又不利索,加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会汉语拼音,不识英语字母,用五笔字型打字,脑子不好又背不下来字根键位图.再则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而言,久坐电脑前极易诱发多种疾病.一句话,中老年学电脑不是不可以,而是利少弊多,没有多大必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老龄化人口大国.早在1999年,中国即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9%即为老龄化社会).截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7亿,占全国人口的12.5%.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75%,有1.2亿多,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中老年图书市场大有潜力的情势,为准确了解当前中老年人在图书方面的阅读需求与购买状况,给中老年人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图书及更便捷的图书购买服务,作为出版社编辑,笔者以向社会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城镇中老年图书市场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4.
常有些老年人想用探险或旅行,证明自己依然年轻。其实年龄增长并不意味着处处禁区,很多国家的中老年人开始破除社会上的年龄禁忌,用行动告诉人们中老年人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移动优先战略背景下,帮助中老年人手机用户跟上时代脚步成为时代重要任务.对中老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盲区情况进行具体划分,做到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中老年人有效解决其使用盲区问题,缩小"数字难民"与智能数字化时代的鸿沟,从而达到"数字精准反哺"的目的 .围绕"数字鸿沟"的转变、"银发数字盲区"的隐忧及其生成机制、弥合之道、未来期待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今后中老年人与智能时代融合发展提供启发性思考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程明 《东南传播》2022,(9):69-72
本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农村中老年抖音用户为调查对象,研究这一群体的短视频使用行为。经过调查,在抖音技术加持下,农村中老年人的短视频作品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用夸张的美颜特效修饰面容,以经典情歌作为配乐,用封面文字点缀短视频,在镜头面前扭动身体或者对口型唱歌,这实质上是用身体表演和社会模仿的方式进行短视频内容生产和传播实践。更深层次来说,这样的使用逻辑实则是被差序格局的短视频社交网络所构建,致使农村中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沟通上带来独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人过四十,天过午。意即人过了中年,身体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对于50后、60后的人来说,已经深切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健康的每况愈下。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知不觉中,早衰已不请自来。六大早衰信号,背后有玄机信号一:起夜。40岁开始,每天晚上无论喝水否,都要起夜2次甚至3次。信号二:腰酸痛。稍微久坐、久站、久走一会儿就会感觉腰酸、腰胀、腰痛。信号三:精力差。头昏沉,精力很难集中:稍微熬夜,需要2-3天才能勉强恢复精力。信号四:脱发、白发。每天都掉一大撮,甚至出现秃顶,白发越来越多。信号五:感冒频繁。40岁以后,感冒次  相似文献   

8.
春分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桃杏芬芳,莺歌燕舞的时节来临.很多怀旧的中老年人最喜欢的春天,不光是那明媚的春光和美丽的花朵,还有那些刚刚冒尖鲜嫩可口的美味野菜.不少人可能已经准备好塑料提兜儿和小铲子,准备出门踏青挖野菜了.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用户占网民群体的一半以上,是微信用户的主力。与中老年用户相比,青少年微信用户好友数量较多,微信使用、信息表达和信息互动更加活跃。青少年用户在微信使用目的和信息内容选择上具有更强的情感交流、休闲娱乐和消费营销特征,而中老年用户具有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获取属性。青少年用户的新媒体使用更加具有多样性,虽然每天使用微信的频率低于中老年用户,但使用微博、网站、客户端的频率均高于中老年用户。与中老年人喜欢通过微信了解新闻和突发事件不同,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和其他客户端了解新闻和突发事件信息。青少年用户对微信的媒介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评价低于中老年用户,比中老年用户更认为微信需要加强治理。在治理手段上,青少年用户更倾向于通过提高用户素质和加强审核把关与技术监控来治理微信。  相似文献   

10.
黄志文:中老年不学电脑的理由很多,诸如没有学习条件,困难太大,业务上要用电脑可以让年轻人去应付等等,看起来既"合情",又"合理".所以强迫中老年学电脑似乎勉为其难,有人说,只要本单位有懂电脑的年轻人,中老年学不学电脑都无所谓,这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1.
说到红色经典片.中老年人是一往情深。据我了解,这类人群的影观活动中约有85%的时间在看“红色片,真所谓百看而不厌。因此对红色经典片的改编和重拍很多人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平台正在迅速发展,作为“数字移民”的中老年群体在这一新兴媒介上的使用日益活跃,其媒介素养和信息识别判断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对19名中老年人进行了短视频观看和信息判断的干预研究,针对中老年人在干预过程中的判断逻辑和日常短视频观看中的辨别方式进行深度访谈,运用结构化扎根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系统性路径”“边缘性路径”和“社交路径”三条路径在内的中老年人短视频信息识别和判断机制模型。研究刻画和深描了在信息识别领域里中老年人表现出的三类不同画像:情绪主导者、经验依赖者、综合分析者,并尝试对中老年人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提出建议,对内容生产的治理责任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3.
包恒岩 《大观周刊》2012,(22):126-127
现今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的主要活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文化传播和运动的结合已经体现出来它更加广泛的作用和意义了。中老年人通过对社区形式的体育文化交流从中得到了更大生活上的充实和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意义]数字反哺是中老年人数字融入的一道桥梁。本研究旨在了解城市中老年人个人数字存档情况及数字反哺情况,分析影响个人数字存档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关建议。[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了15位城市中老年人的访谈资料,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中老年人个人数字存档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媒介因素、环境因素、资源因素、个体因素和自身需求因素均能够对城市中老年人的个人数字存档行为产生影响,且数字反哺从多个角度对个人数字存档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顶尖国手中,除了容国团、庄则栋等,上海籍的运动员占了大多数—很多上海人都会扳着手指头去数,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等。熟知他们成长经历的人都晓得,这些运动员大都是从弄堂里走出的孩子,而弄堂乒乓,在当时的上海,曾红火过许久。至今,很多中老年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关于弄堂乒乓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16.
郭鹏 《民生周刊》2020,(7):56-57
更多现代化技术与智能设备的应用,给老年人带来了多样化的服务内容,解决了更多元的养老需求,这也是智慧养老相较传统养老更具优势的地方。"小小同学,打开床头灯。"话音一落,房间的角落里就亮了起来。2019年,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郭阿姨给家里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在以前,起夜时老要摸着黑找手机,手机亮屏后才能下床,年纪大了难免担心摔倒磕碰。  相似文献   

17.
睡觉     
人的一生当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其中又要数幼年时代为最甘美。我幼年时,有在一切地方睡着的本领,不管是坐着,躺着,甚至是走着,都有可能到太虚幻境里神游一遭。夏日晚上,从外面看露天电影回来,我走在路上就经常睡着了,被人拖拉着,完全是下意识地在跟着走,步伐踉踉跄跄,形同醉汉。一次起夜,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1,(2):30-32
补钙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早在1978年,国家卫生部就公布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在我国有37%的儿童和59%的中老年人缺钙。3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仍然存在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的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孕产妇和中老年人更须适量补钙。  相似文献   

19.
《天津老年时报》从1992年创刊到2010年更名为《中老年时报》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这些年来,报纸在不断调整、创新中发展,从最初几万份到如今发行近二十万份,从最初的周末报到1997年调整办报思路,以报道老年新闻为主,到2003年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到2009年全面改版,再到2010年更名为《中老年时报》.多年办报实践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为中老年人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是老年类报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大伟  谢兴政 《新闻大学》2022,(8):1-16+121
唯有融入互联网,农村中老年人才能共享互联网红利。研究发现:农村中老年人新媒介素养整体水平较低,对新媒介处于“基础使用”状态,与“熟练使用”尚有差距。囿于农村教育机会和硬件条件的缺位,部分农村中老年人掌握的新媒介使用技能并非通过“老年大学”等正规的教育方式获得,“关系”成为他们提升新媒介素养的关键路径。“关系”发挥作用的机制因情景而有所改变,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且“内圈人”和“外圈人”会随时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