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在北京病逝。让我们走进这几篇有关王选的文字,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以至世界文明技术做出卓越贡献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3日,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在北京逝世.王选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中国科技奖励》2006,(3):78-79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在京病逝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3日,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在北京逝世.王选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他的研究成果使印刷行业完成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您的名字,已经被‘印刷’进人民的心里。”……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享年70岁。2月19日,王选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王选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的“当代毕昇”作最后的送别。人们感谢王选,悼念王选,报刊上、网络上,关于王选的报道、文章如雪片纷飞,不计其数。而作为一名科学家,又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王选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王选的人生之路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哪些启迪呢?本刊特别摘编了王选1998年10月在北大的讲座《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让我们的读者由此领略这个用一生诠释创新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中科院院士黄昆颁发证书和奖金。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王选简介:现为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并于一九九二年、一九九四年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抉择     
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8.
王选不走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同志因病逝世。噩耗传来似晴天霹雳,震惊了科技界、印刷界、新闻界,于是人们纷纷发表演讲、文章予以深切哀悼。其中,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网上发表的悼念文章写得非常有特色,今天,让我们通过《王选不走》重新领略一下这位老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吧。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3日,著名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王选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王选教授的重要贡献是发明了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术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被誉为“当代毕升”。他的这一里程碑式的发明,不仅使书籍报刊印刷进入一个新时代,而且使古老的汉字焕发了青春,击碎了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笼罩在汉字头上长达80多年的“汉字不死,中国必亡”的“汉字落后论”。王选教授之功,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光照青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的发展演变,也折射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王选教授开创的激光照排系统,结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有“四大发明”,成就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特别是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和北宋毕的活字印刷术,使得文化传播得以真正在人类社会薪火相传。这两项发明,也让汗牛充栋和韦编三绝的竹木简成为绝响。往事越千年,北京大学的王选院士在上世纪后半叶又引发了我国的印刷革命。故当新华社2月13日发布王选院士逝世的消息时,全国学人均沉浸于惋惜和悲痛之中。70岁,正是科学家出成果和传帮带科学中坚力量的黄金时期,不想王选先生离我们而去。作为个体的人,王院士是离开了凡世尘间。但是他在科学上给予社会的贡献和人们的念想是永续的。只要有书,只要…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3,(11)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人称“当代毕升”的知识英雄、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发明了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使中国的印刷业又走在了世界印刷业的最前列。大量产品占领了海内外市场,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本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三院院士。王选于1937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数学专业。知识英雄王选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做学生干部,王选对此有两点感受:一是学习好不一定靠花很多时间。有些同学一有空就拼命做作业,这种疲劳轰炸的效果不一定好。学…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重奖王选院士 3月18日,北京大学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王选院士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在奖励大会上,王选院士说,他的最大愿望是把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他衷心感谢多年来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和同事,并希望北京大学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有团队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人公王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被称为“当代毕异”。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青年才俊的导师,他爱才护才,有口皆碑。长歌当哭,天公洒泪。2006年2月15日,这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院士与世长辞。在全国自主创新的进军征途中,我们更加怀念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人物简介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使中文印刷排版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进步到光与电的时代。他与癌症抗争5年后,于2006年2月13日逝世,终年70岁。  相似文献   

15.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共有223个获奖项目,有2067人获奖。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度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主持了大会。王选和黄昆各获得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我国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的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中关村知春路的“科学家手印手迹墙”已成为北京又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从外形上看,她更像一本展开的“书”,不仅刻有革命领袖的科学论述,还有几十位院士的手印和留言。例如,王选院士:“想像力与求实精神相结合”;王大珩院士:“传承辟新,寻优勇进”;高登义院士:“知  相似文献   

18.
杨巍  葳蔓  智飞 《职业技术》2006,(7):4-15
王选档案:王选同志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8年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任教,参与北大自行开发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工作。1961年,他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1975年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他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9日至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叶笃正院士、吴孟超院士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中长期科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14日至3月20日国内1.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