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比较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对于这类病例如何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总结了1986-1999年间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一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适当证和手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96年以来,采用雾化吸入以及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128例,与常规西药组对照,疗效满意,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23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男63例,女65例;年龄≤3岁30例,7岁98例;病程1~3d27例,3~6d51例;体温≥38.5℃105例,37.5℃~38.4℃23例;咽部疱疹为主88例,疱疹溃疡并见40例,对照组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3岁35例,>3岁75例;病程1~3d68例,3~6d42例;体温≥38.5℃96例,37.5℃~38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 ,虽然近年来对其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在基层县级医院如何选择一种价廉、安全与疗效好的药物仍显重要 ,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38例 ,作随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的选择 选择本院急诊科 93— 99年 72例急诊患者 ,全部病例 4 8小时内经内镜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活动性出血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4 6例 ,胃溃疡 13例 ,胃、十二指肠糜烂出血 13例 ,男 5 8例、女 14例 ,平均年龄 4 7 8岁。1 2 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等方面无…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病29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本组共计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28岁~53岁,平均年龄36.4岁。反流性食管炎5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所有病例均经消化道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胃底贲门部的良性溃疡被认为极少见,并且难以与癌性溃疡作出鉴别。随着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的开展,笔者发现胃贲门下区溃疡并不罕见。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经手术和/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资料齐全的11例胃贲门下区良性溃疡的X线检查方法、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24~64岁,平均47岁。临床表现上腹痛10例,呕血2例,黑便4例,吞咽困难1例,病变局限于贲门下区,小者0.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2年6月—1990年1月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HSV)治疗十二指肠及溃疡引起的穿孔、出血并发症共76例,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76例中男性69例,女性7例。年龄19~55岁。临床症状自觉上腹部疼痛55例,有消  相似文献   

7.
<正> 穿孔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年来对穿孔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意见趋于统一。但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各家持不同态度。我院85年10月—91年1月共行一次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7年~1987年共做胃镜5000余例,其中筛选与钡餐造影有比较的20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一对比资料:胃角胃窦幽门胃体食管贲门十二指肠多发溃疡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溃疡癌胃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应用达克普隆治疗消化性溃疡6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达克普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66例均系门诊经胃镜或X线确诊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5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12年,对照组30例病人在年龄、病程、溃疡部位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1 一般资料 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岁。 2 临床资料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年,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周期性发作,疼痛以钝痛、灼痛、锥痛、剧痛多见。往往在进食后3—4小时疼痛,有时半夜疼痛,进食可缓解。体征:上腹偏右压痛,便潜血阳性,x线龛影直径2—5mm,压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5例患者中男90例,女45例,男:女为2:1;年龄17~70岁,平均41.7岁;血型:A13例,B48例,AB17例,O57例;吸烟者73例(其中长达10年,每日20支以上者58人),饮酒者59例(其中5年以上,每日50g以上29人)。 1.2 临床症状 135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终痛及腹胀,其中伴有反酸79例(58.5%);恶心110例(81.4%);呕吐99例(73.7%);黑便27例(20%);呕血13例(9.6%)。 1.3 内镜下表现 13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部位中:前壁为72例(53.3%);后壁为27例(20%);小弯侧为27例(20%);大弯侧为10例(7.4%)。溃疡直径1.0~2.5cm,溃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85-93年共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认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急症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我院1986—1991年应用甲硝唑预防和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并选择1981~1985年间未用甲硝唑34例(用青霉索,庆大霉素或氯霉素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组)做对照。临床资料34例甲硝唑组,男21人,女13人:对照组,男19人,女15人。甲硝唑年龄组5~14岁5人,20~49岁17人,50~70岁以上12人,对照组年龄5~14岁6人,20~49岁14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其手术并发症常常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65年至1986年共治疗10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及讨论一、胃回肠错误吻合、例1,患者、男、24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B—Ⅱ式吻合术。术后胃肠减压量极多,呃逆、腹泻、呕吐、呕吐物有臭味,不能进食,术后第8天经钡餐检查,确定输入袢为回肠,当即手术证实并行胃空肠吻合术,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1月至1988年12月,5年间共收住各种小儿泌尿系统疾病253例,占同期住院5689人次的4%,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53例中男166人,女87人,男女比为1.8:1。其中急性肾炎男72例,女40例,男女比1.8:1。肾病综合征79例,女19例,男女比4.1:1。紫癜肾炎男14例,女10例,男女比1.4:1。发病年龄:急性肾炎6~14岁86例,6岁以下26例.肾病综合征2~7岁51例,2岁以下1例,8~14岁46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0.5~2000.4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8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现就其病因与诊治等问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9例,女9例,60~65岁41例,66~70岁11例,>71岁6例。有溃疡病史者23例,伴有黑便35例,急性出血49例,其中大出血(>800ml)45例,慢性出血13例。胃镜检查结果:肿瘤26例,其中胃窦癌17例,胃体癌4例,贲门癌3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手术重建的吻合方法有许多种类,近年来亦有创新和改进,但术后发生吻合口梗阻和瘘仍难以完全克服。我科自95年1月至96年12月胃癌切除后行胃十二指肠羊层吻合35例,术后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4~65岁。均为远端胃癌,行根治术27例,姑息切除8例,全部采用Albert单层吻合法。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梗阻和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8.
我院对43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行鼓膜烧灼贴补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共43例(44耳),男29例,女14例。年龄:6~16岁12例,17~35岁31例。致伤原因:打架手掌击耳部致气压性损伤鼓膜穿孔26耳,异物刺伤穿孔12耳,头颅外伤合并鼓膜穿孔原因不明2耳。伤后就诊时间:1~7d30例,8~30d9例,1~3个月4例。治疗结果及随访:1次烧灼贴补穿孔愈合39耳,2次烧灼贴补穿孔仍未愈合1耳,经住院内置法软骨膜修补术治愈。随访:1~5年继发穿孔1耳。1.2 治疗方法就诊时患耳干燥有血痂者,清除血痂后仔细检查鼓室内无异物存留。以1%地卡因棉片行局部表麻。检查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0年2月-1991年5月应用局部封闭合并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共记录84例瘢痕疙瘩门诊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18例,女38例,年龄18~35岁,病程3月-15年。对照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45岁,病程1年~8年。所有病例损害以胸前为主,为坚硬的扁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12月,本饭店医务室对128例因腹泻就诊的外籍旅游者进行观察治疗。128例患者中72例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发热,粪便常规检查除有粘液外无其它异常,经口服止泻药和小剂量抗生素,合理休息后,三天内腹泻停止,临床症状消失,占腹泻门诊总数的56%。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1995年因腹泻就诊的外籍旅游者128例,其中男57例,女71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