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激发认触冲突,初步感受三角形边的关系 课前谈话.缪兵老师以温和的语气请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袋、数学教材、作业本和笔摆放整齐,一边说着“同学们要注意啊,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却可以看出你是不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边巡视检查。随着上课铃响起,师生互相问好后,上课了。  相似文献   

2.
一、热身复习 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唐俐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讲台,然后变戏法似的出示一个卡通猫。  相似文献   

3.
一、点击问题,直入新课 稳健的步伐不失自信,文静的表情里透现活力,廖卉老师与同学简单问好后,点击课件:“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她请大家齐读一遍后.从语言角度问学生文本中有几种小动物,学生回答后。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铃声响起,穿白色薄衫、紫色西式外套、波西米亚风格裙,身材小巧精致的李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从天气的熙和而至学习的愉快进行短暂的课前谈话。见引出学生的快乐情绪后,李老师说着“看见你们这么高兴,我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5.
王超 《四川教育》2008,(6):24-24
人们常说,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的、教条的。在追求互动生成式课堂的今天,我们愈发困惑:如果学生生成的资源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怎么办?学生生成了资源后又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对资源进行解读、重组、比较、分析,从而达到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如何以知识为载体,去传承我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以王礼勇老师执教“运动会中的数学”一课为例,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吧!  相似文献   

6.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课题,梳理内容 课前,李勇老师曾经和个别学生交谈,了解学习状况。课始,李勇老师就学生用旁批的学习方法入课。他随手拿起同学的课本,以“多好的学习习惯呀”、“如此多的批注”两个赞赏后,提出“六年级的学生,读一篇文章,一般会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然后以两种写法板书课题(见下),让学生读完课文章后,看哪一种最符合自己的看法。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王玉琴 《四川教育》2008,(12):21-22
一、模拟商场购物,从生活中析出数学微笑常在脸上,充盈着自信,得体的套装,标准的普通话加上流利的英语日常口语的使用,让人顿生亲切之感。在介绍高斯速算后,黄老师展示了一个题目:“你想在10秒内算出这道题吗?(1)765+999+998,(2)5364—999—998.”黄老师没有立即让学生心算,而是从设置悬念、引时出现不同的人民币票样。  相似文献   

9.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0):18-19
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数学对象描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非就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实际,但价值取向是指向学科特点,所以,尽管有生活形象向数学抽象演绎的过程,但知识的传输性十分明显;新课程强调生命课堂,强调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与资源的整合,价值取向明显指向"以学生为本"。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负载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学习数学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给定的具体情景中识别并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和计算方式,能够做数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许多著名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发出了在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的同时,要突出"数学味"的呼吁。那么,怎样求得"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契合呢?卢秀娟老师获得省竟课一等奖的"升与毫升"一课,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10.
一,交流信息,以中心句带动全篇 身着纯白圆领短衫和纯绿筒裙的候俊杰老师款步上台,给人淡雅素净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采访过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我问她最想向西部农村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除了问候,我想告诉西部的农村教师们,首先把课上得生动些。”其实,窦老师这个话题不新,但见她颇有语重心长的意味,倒让我深深思考:怎样的课是生动的?巧的是,宋中泽服务的学校——泸县玄滩小学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西部农村学校,在观完他的“角的度量”一课后,我突然想起窦老师的话。突然的记起总有一定的缘由,或者就是因为经历了宋中泽老师课的生动吧。这是朴实的生动!就像是读老舍、赵树理的小说。没有花哨,没有做作,课堂情节是平实的,师生的语言是朴素的,甚至还夹杂些“方言”、“土语”,然而,课堂的线索清晰分明,探究的氛围触动人心,思维的演进引人入胜……当然,生动的课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我想,我们真的该好好思考窦老师的那句话。那么,就请从读“角的度量”开始吧。  相似文献   

12.
主题描述 曾经有幸零距离聆听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与一线教师交流,吴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把课上得更厚些”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记得当时吴老师用北京市一名青年教师的课例来阐释,将“把课上得更厚些”的思想形象地层层呈现给我们。两年来“,把课上得更厚些”一直指导着我观一线教师的课。  相似文献   

13.
一、唤醒童趣,切入文本 一袭洁白的短衬衫扎进西裤,加上稳健的步伐,赵清华的亮相给人质朴的印象;一口浑厚清亮的纯正普通话加上协调自然的举止彰显出大气,让人顿生成熟魅力之感。  相似文献   

14.
【主题描述】美术是与文学、音乐等并列的艺术门类,在人的生命成长中,它更接近儿童语境。一个儿童或许还没有文学与音乐的自觉,但他可能就有了美术的自觉,通过带有颜色的线条,将他所理解的这个世界表达出来,于是在玩耍的时候涂鸦并乐此不疲。如果你有兴致,他会告诉你他画的是什么,期间,还会流露出他的想法、他的需要、他的希望、他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的美术素养与美术创造与生俱来。当然,这样的素养与创造是无序的、稚嫩的。小学美术教育难道就仅仅是把这些无序的变成有序的、把稚嫩的变成成熟的吗?或许,马铭罕老师的《玩美术》能够给我们的美术老师些许启发。我只想说,关注课堂中的生命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但如何提升课堂中的生命质量,形成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或许更应该引起教师们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乐山市实验小学的胡桂容老师是近年来颇有课名的教改新秀。说她有课名,是因为她曾经参加过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人教社语文实验教材的课例拍摄,受到崔峦等小语前辈和专家的好评,并获得多项赛课大奖。她的校长——一位精于校本科研和善于打造教师队伍的专家型女校长乐呵呵地这样评价她:“胡桂容老师的课极有特色,有新锐的思想蕴于课中。要了解真实的她,只有听她的课,在课堂上,你会发现激情澎湃的胡桂容。”  相似文献   

16.
一、热身复习 课件出示一张乐山大佛的图片,师生看图说话。T:What' s this? 学生小声回答说“大佛”。T: Yes. This is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Leshan is in Sichuan. What's the Giant Buddha like?(引导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18.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8,(10):22-23
一、谈话导入,和谐的融入奠定快乐节拍 文静甚至有点腼腆的刘红梅老师站上讲台,立即变成了一个“大孩子”。她先用充满童音的语言向孩子们问好,灵活的肢体一展,便来了个快乐的pose.孩子们纷纷哈哈大笑。接着,刘老师问大家想不想自己,在孩子们纷纷回答“想”后,刘老师出示并板书课题:《噢!苏珊娜》。整个课堂已经充满了师生浓浓温情和快乐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应用”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一身西装托衬着帅气,杨勇老师的亮相给人严谨而不失奔放的感觉。他先播放一段录音,这是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儿歌(他们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已经听过):“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学生们在倾听后,杨老师问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学生齐答“熟悉”。有的学生说还会唱。  相似文献   

20.
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题目都做过、讲过、考过无数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次“相同内容的”课堂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