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小斌 《新高考》2005,(7):25-25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有一次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了一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按惯例,报告之后,丁教授回答提问。在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您觉得您所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  相似文献   

3.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个不知道,让所有的听众感到愕然。这一幕发生在2004年11月7日上午,丁肇中教授的报告会上。这次报告的主题是《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AMS实验是由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造价约7亿美元,目的在于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于是,开场的一问三不知,让在座的南航大学生们颇…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到中山大学访问。面对记者的一系列提问,他“一问三不知”。因为这15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  相似文献   

5.
雷钟哲 《成才之路》2011,(7):11-I0007
不知道出国留学状况,不知道大学变化,不知道中国高校体制和发展前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访问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因为“这15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幽默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也就可以在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说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丁肇中出生在地灵人杰的山东半岛日照县城涛雒镇的一个书香之家。这个书香之家的长辈是那么擅长教育,尤其是丁肇中的当教授的父亲丁观海。虽然他回答人们问他如何培养得诺贝尔奖的儿子时只有一句话:“不管他!”但我们只要沿着丁肇中成长的足迹,就可以知道他对儿子的引导、放手、信任和朋友式的尊重,对于丁肇中成长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编者  相似文献   

7.
林志华 《成才之路》2011,(31):13-I0008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参加完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之后,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赶了两个场——媒体见面会和山东大学大家讲坛。面对记者和学子们的“拷问”,丁肇中教授获得掌声最多的不是他所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而是他的六个“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9.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出生2个月后,父母就把他带回到中国。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相似文献   

10.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对媒体表示,自己做实验时最大的想法是尽力做好,而不管结果;在他所认识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中,很少有考试第一名的,“考试第一也是重复别人,而科学需要创新”。“考试第一也是重复别人,而科学需要创新”,不能不说,丁肇中的“考试观”闪烁着真知灼见;也不能不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名为“学”生实为“考”生——忙忙碌碌只为考试,千方百计只为寻找考试的捷径。在考试指挥棒下,只见亦步亦趋,不见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1.
三月五日晚上,早春的合肥已是暖风拂面了。在春意盎然的合肥稻香楼宾馆北苑,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和科大少年班同学亲切座谈。丁教授和同学们一一握手,询问了同学们的姓名、年龄,家在哪里,学什么专业。然后说:“你们为什么选择学物理呢?物理,应当是靠自己学。虽然教育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靠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由于早产出生在美国,成了美国公民。但在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把获奖的研究成果——第4种夸克命名为“J粒子”,因为他觉得英文的“J”很像中文的“丁”。当他得知每一位诺贝尔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月9日上午,在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及物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山大学逸仙名家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丁肇中先生,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为该校师生做了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结果"的学术报告(图1)。报告中,丁肇中教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他主持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AMS实验(参见本刊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县涛雒镇的一个书香之家.当人们问他的父亲丁观海是如何培养儿子时,都只回答一句话:"不管他!"但我们沿着丁肇中成长的足迹,可以知道父亲对儿子的引导、放手、信任和尊重是何等重要. 给儿子宽松的学习环境 丁肇中少儿时代正值战乱动荡,加之体质不好、疾病缠身,因此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946年,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父亲丁观海送丁肇中到青岛一个天主教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254-255
<正>新物理大发现的前夜目前,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等待丁肇中团队的这第一篇文章。丁肇中委托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同事向中国记者发来邮件表示,研究进展很好,但此前媒体的报道不完全正确。丁肇中教授(图6)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篇论文绝非一篇次要的文章,它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一小步",但不是最终答案。他还曾透  相似文献   

16.
1976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有一位中国科学家坐在领取诺贝尔奖金的典礼台上,紧靠他身后,坐着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这位中国科学家便是进入不惑之年的丁肇中,丁肇中身后的老人是他的父亲丁观海教授。从1901年至1976年,丁肇中是第三位中国血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获奖者通常总是让妻子坐在身后,而丁肇中则请其老父上台,让妻女坐在台下。这打破常规的举动,使西方人大为诧异。这不但体现了中国人敬老孝亲的美德,也包含了父子情深,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如丁肇中所述:“我的父母待  相似文献   

17.
丁肇中教授由于在高能加速器的质子碰撞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J”粒子而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重视科技应体现在何处?丁肇中:首先政府要在科学技术方面给予足够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科学和科学家.由于经济原因,一个地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技工作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很难说这个地方科技发展会有什么希望.如何看待由于基础研究离生活较远,所以对基础研究缺乏重视和支持这一问题?丁肇中:照这种观点,我现在进行的粒子研究是没有用途的.其实,有用没有是很难立即判断的.有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当记者问及:“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的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  相似文献   

19.
2002年6月,一家知名的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当记者问及:“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  相似文献   

20.
我要用中文     
丁关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 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 3 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三种。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 4 种最小结构。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 年 10 月 18 日,丁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